没等苏老头回答,旁边的人就纷纷开口。
“可不是!你们苏家,又出了个秀才老爷!”
“不但如此,还是第一名!”
“苏小秀才那叫啥?青出于蓝?反正就是比老五当初考的都好……”
“说起来,你们老苏家,又有一个吃公饭的了……”
这倒是没有说错,苏承耀也是廪生,每个月有朝廷的补助。
众人越说越羡慕。
苏家这已经是一门双秀才了……
殊不知,这才在哪儿呀!
虽然苏老头自己没咋读书,但是基因好着呢。
苏承耀红着小脸,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躬身给两个叔叔行礼。
“侄儿见过三叔,五叔。”
苏老三激动的拍了拍苏承耀的肩膀。
“好好!”
侄子有出息,他这个叔叔做生意,才会越来越有底气!
一个家族的兴盛,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若是没有有出息的子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苏老五也满脸高兴的,拍了拍苏承耀。
“不可懈怠,勤勉自律,五叔等着看你金榜题名的那一天!”
“侄儿谨遵五叔教诲,绝对不敢辜负五叔的期望!”苏承耀神情郑重的答道。
虽然年纪小,小脸上不乏青涩稚嫩,但是却也隐隐的有了一股外溢的才气。
苏老头看看秀才儿子,又看看秀才孙子,心里那个得意呀!
四周围的人,看看苏家大秀才,小秀才,眼里那个羡慕呀!
大盼和二盼听说三叔和五叔回来了,也飞快的跑了出来。
“三叔!五叔!”
两人仍然和小时候一样,特别有默契。
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个头已经快追上两个叔叔了。
“你们两个启蒙晚,这次没中也是意料之中,不得气馁,认真苦读,终会考中!”苏老三鼓励两个侄子。
二盼嘿嘿一笑,说道:“三叔,您看我和大哥会是气馁的人吗?我们俩若是考中了,那才会奇怪了呢。”
苏老三,“……”
好吧,他白担心了。
众人进了大门,苏三嫂已经快步走了过来。
苏三嫂身上穿着一套素雅的棉布衣裙。
头发挽起,只插了一支银簪。
柳眉香腮,薄施脂粉,明艳动人。
虽然生过两个孩子了,却依然纤腰若柳,行动间如同细柳扶风。
“相公!”
苏三嫂看着苏老三,脸上压抑不住思念的喜气。
苏老三不由的就想起了,才刚九娃偷偷说过的话。
——娘想您了。
若非是在院子里,苏老三真想把媳妇儿搂进怀里。
这几年他不是出海,就是四处奔走做生意,真是愧对媳妇儿了。
两口子眼神儿一碰,就有些分不开了。
几个在院子里择菜的妇人,忍不住开始打趣。
“哎哟,老三这是想媳妇儿了吧……”
“可不是!你看看那眼睛,都粘到媳妇儿脸上了……”
“老三呀,要我说你也真舍得,这么俊俏的小媳妇儿,咋就舍得一走就是一年半载的……”
“谁说不是呢?这么俊俏的小媳妇儿,晚上不搂着,睡的着觉吗……”
这话一说完,一群妇人都笑了起来。
苏老三和苏三嫂立刻被众人笑了个大红脸。
苏老太太走了过来,见状说道:“老三,你先把行李拿回屋去,洗漱一番出来吃饭。”
说完,又看向苏三嫂,继续道:“老三媳妇儿,你去帮着老三规整一下。”
“是,娘。”
苏老三两口子齐声答应。
看向苏老太太的眼神儿,满是感激。
很明显,苏老太太是让分开多日的两口子,去说几句贴心话。
同时,也摆脱窘状。
第642章 :孙子多,也不够分的
苏老三提着一大包袱,苏三嫂提着一个小包袱。
两口子脚步匆匆的回了自己的房间。
苏老三一进屋,把包袱往旁边一扔,直接就把媳妇儿搂了过来。
“媳妇儿,这几年难为你了。”苏老三满是歉意的说道。
“相公,这几年,你才是辛苦呢。”苏三嫂心疼的说道:“风里来雨里去的,从来没有正经的歇息过……”
“我不辛苦,就是想你……”
苏老三说着,低下了头,准确的堵住了苏三嫂的嘴……
**
院子里的妇人们,打趣了苏老三两口子,又把目标转向了苏老五。
不过,现在看到苏老五,真切的感觉到了,自家闺女(侄女、亲戚家的闺女),确实配不上人家。
以前还有些青涩的秀才老爷,现在光华绽放,不由的就让人自惭形秽。
虽然自家闺女(侄女、亲戚家的闺女)配不上,并不妨碍她们八卦苏老五的亲事儿。
“苏嫂子,你家老五的亲事儿,咋样了?”有人问道。
“苏嫂子,你们家不会挑花眼了吧?”有人怀疑的问道:“咱们村儿象老五这么大的后生,孩子都两三个了。”
“苏嫂子,老五这次是去的府城吧?不会是福丫的干娘,在府城给老五说亲了吧?”有人猜测道。
八姑婆这些年给人做媒,业绩突出,唯独在老苏家吃了瘪。
此时听了人们的话,眼光闪了闪,说道:“莫非是知府家的小姐?”
八姑婆的话音一落,众人眼睛齐齐一亮。
这几年,夏思雅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苏家住着的。
近水楼台!
若说是苏夏两家结亲,谁都不会意外。
苏老太太脸上露出一丝愠怒。
“八姑婆,这话可乱说不得!关系到姑娘家的闺誉!”苏老太太冷着声音,说道:“老五一直把思雅当亲妹妹,思雅也把老五当亲哥哥,两个孩子就是兄妹关系!”
八姑婆一看到苏老太太恼了,表情不由的有些讪讪的。
“侄媳妇儿,我也就是随口一说,你可别往心里去。”八姑婆连忙说道。
苏老太太听了以后,也不好再绷着脸了。
心里,却叹了一口气。
糖宝都能看出来的事情,苏老太太又岂能看不出来?
当初,夏夫人想把夏思雅嫁给苏小六,苏老太太也早就看出来了。
只不过苏小六从军之后,夏夫人怕是舍不得女儿嫁去边关吃苦,所以就没了那个心思。
这一点,苏老太太自然也察觉了。
说起来,苏老太太还是很喜欢夏思雅的。
若是果真两家结亲,苏老太太也是乐见其成的。
可惜,两个孩子没有缘分。
“奶!蜜饯!”
“奶!五叔给的蜜饯……”
随着一连串稚嫩的叫声,苏家的一堆小萝卜头,手里举着苏老五给的蜜饯跑了过来。
苏老太太被一群孙子围着,脸上不由自主的就露出了笑容。
一个个的小萝卜头,小手里举着蜜饯,纷纷踮起脚,想要往苏老太太的嘴里塞。
“奶不吃,你们自己吃吧。”苏老太太说道。
有人满脸羡慕的说道:“你瞧瞧这些孩子,个个虎头虎脑的,还个个孝顺听话,苏嫂子真真是子孙满堂的好命……”
“可不是!要说咱村子里,最好命的还是苏嫂子。”有人附和道:“苏嫂子,你家老五俺是不想了,你看看你家这些孙子,能不能给俺家一个做孙女婿?”
这个声音一落,如同捅了马蜂窝。
无论是在院子里择菜的,还是在旁边洗菜的、切肉的、打水的、烧火的……
所有人都心思活泛了起来。
“苏嫂子,还有俺家!俺家那些孙女,苏嫂子你相中哪一个都行!”
“苏嫂子,我看十娃和俺家二妞同岁,倒是般配……”
“小十一和俺娘家的侄孙女招娣,就差一个月……”
“五六七八娃和外孙女,差不多大……”
“五娃,张奶奶给你说个媳妇儿,好不好?”
“六娃,姨婆给你说个小媳妇儿……”
“七娃,让你桂花妹妹当你小媳妇儿,好不好?”
“八娃,喜不喜欢你春燕妹妹?”
五六七八娃:“……”
知道媳妇儿是啥意思,小脸羞的红彤彤的。
虽然,八娃因为小脸太黑,看不出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