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他接话的时候,他接。
不需要的时候,他就是聋子哑巴。
这时,御书房的门外,有小太监禀报。
“启禀皇上,三皇子求见。”
“宣!”天熙帝心情很好的说道。
很快,御书房的门被推开,轩辕谨大步走了进来。
“儿臣叩见父皇。”
“起来吧。”
轩辕谨起身后,看向天熙帝,说道:“父皇,北齐、西秦、西琉、南夷等各国使臣俱已到来,已经全部安置在了官驿。”
天熙帝点了点头,语重心长的说道:“各国使臣此次前来朝贺,表面上或是臣服,或是友善,或是想要结盟,实际上各有所图,总归离不开一个利字。”
天熙帝说到这儿,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尽量查清楚他们的来意和弱点,做到一切尽在掌控!”
“是!儿臣明白!”轩辕谨郑重答道。
天熙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即,想起了刚才的话题。
“福丫的五哥倒是学问甚好,竟然能斩获此次会元之名。”天熙帝的语气轻松了起来,说道:“倒是不知道殿试的时候,会不会被朕惊喜?”
“五哥原本天赋过人,兼之勤奋刻苦,得虞夫子倾囊相授,学问自然扎实。”轩辕谨一副很客观的表情,说道。
说完,顿了顿,又补充道:“五哥出身乡野,自小便能体恤民间疾苦,领会百味众生,将来为官,必定是能为天下忧的好官。”
天熙帝听了轩辕谨的话,露出了思忖的表情。
自己儿子什么脾气秉性,自己知道。
眼睛里没几个能看的上的人!
如今竟然如此夸赞苏家这个老五,可见这个苏老五确实不错。
不仅仅是学问不错,人品定然更好。
不然的话,凭儿子那副臭脾气,定然不会如此赞誉人家。
虽然天熙帝觉得,这里面应该有糖宝的原因,轩辕谨爱屋及乌,但是却也不能否认,苏老五定然人品和学问都不错。
“若是果真如此,我大燕倒是又得一栋梁之才。”天熙帝的眼睛里,露出了一抹好奇。
他当年去大柳树村的时候,苏老五在县学读书,天熙帝并没有见到。
轩辕谨闻言,不动声色的说道:“父皇,若是殿试的时候,五哥能够得中状元,便是连中三元了。”
“谨儿,你是在向父皇暗示什么?”天熙帝意味不明的问道。
刘公公几不可见的缩了缩脖子,心里开始打鼓。
这个三皇子胆子越来越大了。
这种话都敢说。
这不明摆着犯皇上的忌讳吗?
轩辕谨却是神色不变,朗声说道:“父皇为何这样想?若是儿臣希望父皇,钦点五哥为状元,直接说出来就是了,毕竟儿臣是父皇的儿子,和父皇说话用不着拐弯抹角,就算是想要父皇讨要什么,也可以直截了当。”
轩辕谨说到这儿,皱起了眉头,继续道:“难不成父皇以为,儿臣和苏家五哥的关系,更为亲近?”
轩辕谨的眉头皱的更紧:“他只是一个外人。”
天熙帝心里的那点点乌云,立刻就烟消云散了。
心里升起了浓浓的父子情!
自己的儿子,自然和自己最近!
当儿子的和当老子的讨要东西,当然是可以开口直接说的。
刘公公察觉到皇上心情的变化。
心里不由的感叹,三皇子越来越会哄皇上开心了。
相比较起来,其他几个皇子倒显得太逊色了。
天熙帝看着轩辕谨,龙颜大悦,说道:“好!苏家老五若是果真有本事,让朕钦点他为状元郎,连中三元,朕就御赐一块新的匾额给苏家!”
天熙帝一边说,一边哈哈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苏家才刚砸了一块旧的,朕再御赐一块新的,只不过这块匾额,不是挂在百年世家的苏家,而是挂在大柳树村的苏家!”
“儿臣替苏家谢谢父皇!”轩辕谨行礼说道:“父皇一言九鼎,定然不会食言。”
天熙帝:“……”
笑声一滞。
咋感觉被套路了?
第1058章 :这才是他的女儿
对于夏家来说,春闱的结果是喜忧参半。
苏老五高中会元,夏家全家都很高兴。
白书之落榜,夏家全家人都不高兴。
一个是当做亲侄子看待的,一个是未来的女婿,简直是让人又欣喜又失望。
“咋就落榜了?”夏大人不解的说道:“书之在京城素有才名,又师从房大儒,即便是名次差一些,也不应该落榜呀……”
夏夫人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在,白家是世家,即便是落榜了,也可以走恩荫的路子,入朝为官。”
夏大人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其实,绝大多数的世家子弟,都是走恩荫的路子谋职的。
认真读书的世家子弟,并且颇有成就的,并不多。
白书之这样的,确实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自然了,这是他落榜之前。
随着他的名落孙山,才名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因为以前的才名,白书之也算是京城世家子弟的楷模了,算是别人家的孩子那一类的。
正所谓爬的越高,跌的越重。
白书之这一脚,简直是跌到了泥地里了。
“苏家那边要去道贺,白家那边虽然不用道贺,却更要过去一趟。”夏大人思忖着说道:“雅儿不日便要嫁过去,不能因为这件事,影响了两家的关系和气氛。”
“我晓得。”夏夫人点了点头,说道:“万不能让白家以为,书之落榜之事,我们夏家心里不喜,看轻了书之。”
虽然,确实如此。
但是,不能被人家看出来就是了。
免得带累女儿,将来被婆家不喜。
“不过,原本准备的礼物,却是不能送去白家了。”夏夫人又道:“倒需要再仔细斟酌一下,选择一些其他的礼物代替。”
毕竟,事先准备的礼物,都是祝贺白书之高中的。
夏大人听了,点了点头。
心里,说不出的失望。
唉!咋就没中呢?
这时,两个丫鬟各自捧着一个包袱,走进来禀报道:“启禀老爷夫人,郡主府里送了东西来。”
“福丫这孩子,咋又送东西来了?”
夏夫人嘴上说着,眉宇间露出了一丝无奈。
自己这个干女儿,才来了京城不多时日,却隔三差五的,就让人送东西过来。
真真是比亲女儿都孝顺!
夏夫人一想起糖宝,心里就觉得无比熨帖。
再大的烦恼都没了。
她真是有福气,收了这么好的一个干女儿。
夏夫人心里想着,让丫鬟把包袱放到炕上。
随即,伸手解开了小一些的那个包袱。
包袱里是一套浅绿色的春衫,上面绣着彩蝶戏百花。
做工精致,绣工更是一绝,一看便是出自糖宝之手。
另外,衣服下面还有一个荷包。
荷包鼓鼓囊囊的,里面装着——
夏夫人嘴角一抽。
银票和碎银子!
夏夫人不用问也知道,定然是女儿偷着拿了银子给福丫,让福丫替她下注了。
好吧,其实她也让人去赌坊,用私房钱押了福丫赢。
如今,福丫赢了,那个百年世家的匾额也砸了,自己也大赚了一笔银子。
只不过,这件事不能说出去就是了。
夏夫人想到这儿,把荷包系好,当做没有看到,又放到了衣服下面。
“去把小姐喊过来。”夏夫人吩咐道。
丫鬟答应一声,快步走了出去。
夏夫人又打开另外一个包袱。
包袱里是两套衣服。
一套天青色的,一套紫色暗纹的。
天青色的是男装,上面绣着祥云纹。
紫色的是女装,上面绣着缠枝海棠。
很明显,这是给自己夫妻二人的。
“老爷,福丫又给你做了新衣服,快穿上试试。”夏夫人拿起衣服,笑着说道。
夏大人感叹道:“这孩子真是有心了,只不过,她毕竟年纪小,莫要累坏了才是。”
“我又何尝没有说过?可这孩子总是不听。”夏夫人无奈的道。
一想到糖宝小小年纪,却要做这么多绣活儿,就心疼的不得了。
糖宝知道夏家两口子的尺寸,衣服自然合适。
“娘,您找我?”夏思雅快步跑进来,笑着说道。
夏夫人嗔了夏思雅一眼,说道:“和你说了多少遍,姑娘家走路要莲步轻移,不能如此毛躁,更不能说话叽叽喳喳,白家是世家,规矩多,你嫁过去不能被人家嫌弃不懂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