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从包里掏出本子撕了三张下来,递给刚才要出题的人。出题的人二话不说,抢过汪川兴手里的书,翻了几页后龙飞凤舞的开始抄题目。
这年代大家娱乐活动太少,看到这边有比试,阅览室里十多号人都把目光挪过来。
到底是追求进步的人,看到题目出好了,大家第一时间是看看自己会不会做,第二才是看热闹。
小娟本想着陪着青梅去比扛自行车,没想到自己先跟别人比上了,还是个男同志。
她发现许多目光探究的落在身上,这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聚焦的视线。
她脑子乱成一团,脸红的发烫。当出题的男同志把题目送到她面前,她读了一遍甚至有点没看懂题目。
忽然一双冰凉的手捧着她的脸,青梅明媚的笑容在她眼前绽放:“不要紧张,坐下来就当做在自家里做题。”
小娟咽了咽吐沫,看了汪川兴一眼,他已经坐下来抓耳挠腮的思考题目了。
小娟跟青梅感激的点点头,抛掉乱七八糟的想法,镇定下来重新看题目。
出题的同志出了一道简单的应用题,但凡学过公式一眼就能做出来。
然而先一步坐下来的汪川兴都要把题目读破了,在数字下面划完横杠就不知道后面该怎么做。
反观后坐下来的小娟,拿着笔,看了一遍题目后迅速明白考点在哪里,快速的列出式子就开始计算起来。
青梅其实也不知道小娟的水平怎么样,站在她旁边帮着加油之余,扫了眼她写的答案,接着笑了。
小娟做对了。
出题的男同志诧异地看到这一幕,他做这道应用题得需要打草稿,但他知道答案,所以能一眼看出小娟做的是正确的。
而青梅不但没打草稿,也仅仅只是扫了一眼就知道谁对谁错,那青梅的水平应该是他们之间最高的。
等到五分钟到,汪川兴把乱七八糟的纸交给出题的男同志,交上去以后,低头看到桌面上小娟的答题纸,瞬间反悔,想要抽回自己的答题纸。
然而一直在旁边观察的青梅哪里会给他反悔的机会,一把拽着他的胳膊,小手暗暗使劲往下压:“汪川兴同志,交上去的答案还能改吗?”
不等汪川兴回答,其他渐渐围上来的同志们纷纷说道:“不能改!”
“考试你能改答案吗?”
“绝对不能改!”
出题的男同志拿起小娟的答案纸,反过来和汪川兴的答案纸举在一起,担心后面的同志看不到,他还站在板凳上给大家看:“谁是真学习,谁是假学习一目了然!让他给小娟同志道歉!”
小娟字如其人,秀气工整,有这个年代特有的楷书书写习惯。
反观汪川兴的答题纸上,全是黑漆漆的墨水,还有乱涂乱画的痕迹,这样要是在真正的试卷上即便做对了,也会被扣一定的卷面分。
这下换汪川兴脸红了,大家左一言右一语的挤兑他,有的脾气爆的还说他不配当图书管理员。
“文化水平差不要紧,关键是素质也差。”
不知道谁说了这么一句,这句话好巧不巧落入下班过来的周阮军耳朵里。
周阮军不是别人,正是天天要求汪川兴进步的妻子。
她站在远处也不说话,插着腰远远地看着汪川兴在人群里束手无策的狼狈样子,站了一会儿,她转头去到操场上。
“对不住同志,以后你要借什么书,只要这里有我觉得不会跟你磨叽。是我错了。”
汪川兴看到阅览室里聚集越来越多的人,他真怕犯错误被领导知道后开除。在其他人的起哄下,他利索的跟小娟道歉。
他不光跟小娟道歉,还顺势跟其他人说:“同志们对不住大家,还请大家不要在聚集了,要是我领导来了肯定不会放过我。我知道错误了,还请给一个机会吧。”
开除事小,被他妻子知道他不务正业,更瞧不起他可就完了。
小娟成功借到书,又得汪川兴的道歉,整个人很兴奋。
她丈夫总说读书无用,这不是证明了有用?还有那么多爱读书的同志们给她支持,她今天太高兴了。
青梅和小娟二人不管汪川兴在里头再怎么说,得了道歉借了书就出来,还得往操场上去。
小娟叽叽喳喳地在青梅耳边说她的解题思路,青梅偶尔跟她讨论几句,多数是她在说。
她挽着青梅的胳膊,整个人都活泛起来,像是忽然有了生气。
操场上王蕾等了许久。
她战友跟她一个劲儿地说:“哪有跟老百姓比试的,要是被班长知道肯定要批评咱们。人家现在还没来,说不定不打算来了,被你给吓跑了。”
另外一个战友也说:“你非要说人家是假青梅,你又没有见过真青梅。你这是刻板片面,你思想要犯错误了。”
“我没见过你也没见过,怎么就说我错误了。”
王蕾坐在操场台阶上,往铁门那边看去,眼珠子一动不动的瞅着,半天说了句:“等就是了,哪有那么多废话。”
她面前放着两台女士自行车,是她刚到家属区找熟人借的。
又等了十来分钟,一个班的战友们七嘴八舌的劝她回去,马上要吹号了。
这时悦耳的笑声从铁门那边传来,青梅和小娟手挽着手来到操场。
家属区操场上锻炼的人不少,有些下班的干部也喜欢没事过来锻炼锻炼。
不少人看到操场上出现自行车,还过来问过:“好端端的操场怎么能骑自行车呢?”
不等王蕾说话,她边上的战友就跟人家说:“她要跟人家比赛扛自行车跑。”
大家都是部队大院的人,见过扛沙包扛炸药包就没看过扛自行车的,一传十十传百,这种新型的比赛居然吸引了不少人来观看。
青梅的到来,让不少人觉得眼熟。
家属区不如军事区管理严格,有些人出门在外能接触到地方报纸。这时候的报纸都是油墨印刷,人的五官在报纸上并不是十分清晰逼真,但青梅和其他人站一起的身高与神态,让不少人注意到,觉得一定在哪里见过。
“你看这种自行车行不行?”王蕾站起来,走到青梅旁边说:“二四的自行车是最轻的。”
青梅环视一圈看热闹的人,发现有的人似乎认出她来,正在跟边上的人咬耳朵。
青梅原本长相出色,过来就吸引不少人的注意,走到哪里她也习惯了,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反而笑眼弯弯地跟王蕾说:“你把青梅当偶像却不认识她?”
王蕾直爽地说:“我刚从连队上来,连队里没有地方报纸,只有广播里报道过青梅同志的英雄事迹。回到女兵团,大家更不能随意外出。但我已经打电话让老家的亲人们帮我收集她的报道,很快就能收到挂号信了。”
青梅信了,她听顾轻舟说过新兵战士入营后,会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里全封闭式管理军纪,就是为了端正个人不良作风和习惯。随意进出部队,与地方联系那是不可能的。
青梅也不跟她废话了,走到自行车前面跟王蕾抬抬下巴说:“怎么跑?”
王蕾拍拍自行车座,往操场上看了眼,跑步的人不多,她说:“一圈四百米,两圈?”
青梅笑了笑,瞧不起谁呢。
从东河村到镇上市集哪怕抄近路也有几里地呢。
王蕾见到青梅细胳膊伸到车座下,用个巧劲把自行车轻轻松松抗在肩膀上,随后冲王蕾抬抬下巴。
围观的人群里顿时爆发出喝彩声,他们都没想到青梅真的会扛起自行车跟一位高她一头的战士比赛。
王蕾歪着身子蹲下来,架着自行车直接做出奔跑的姿势。
一声令下,两个人拔腿就跑。
王蕾刚开始以为自己肯定会领先,甚至没有用出全力。等到她发觉糟了时,青梅已经抡着两条腿,急吼吼地冲到三米开外。
王蕾在后面使劲全力蹬地追赶,而青梅不光在前面跑的快,仿佛肩膀上的自行车不存在一样,还能频频回头看一看相互之间的距离。
在王蕾眼里这就是火辣辣的挑衅。
青梅其实并不是她想的那样,而是被天雷追久了,没有养成良好的赛跑习惯,总会时不时回头看一眼天雷劈到哪里了...
说实话,要是没人追,她还跑不了多快。被追赶似乎按下她骨子的保命开关,两条小腿疯了似得往前倒腾。
小娟在边上大喊着加油,看青梅眨眼间冲出去,很快领先王蕾七八米的距离。就在大家都以为距离会进一步扩大时,这个七八米一直保持到最后。
王蕾一边跑,一边认为青梅在逗她玩。不远不近一直保持这个距离,不是逗她玩是干什么?
哪怕王蕾把吃奶的力气用出来,她始终追赶不上青梅。
肩膀上的自行车在第二圈开始显示出它的存在感。
金属铁块硌得肩膀上的皮肤火噜噜的疼,来回颠簸不断摩擦同一块皮肤,久而久之,王蕾觉得自己像是被磨露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