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工回去,方大嫂赶紧送来二百斤土豆当做口粮,脸上美滋滋的。
小缸就成日里跟在小燕屁股后面打下手,也不跟小伙伴们疯闹了,像是长了两岁。
收获好的土豆要拉到各级单位食堂去,这下又用到拖拉机。
青梅跟赵小杏一组,开车拖拉机先往县里的单位送。送来送去,这天竟送到014部队。
站岗的战士不是别人,是那回青梅捐赠赃款时的新兵蛋子。
他看到青梅一愣,然后咧着大嘴说:“同志,又是你!过来登完记我带你去三食堂。”
青梅笑盈盈地跳下拖拉机说:“欸,我就来。”
登记时,新兵蛋子悄么悄地说:“你好厉害,不光会...扛自行车,还能开拖拉机。”
青梅知道他认出自己,笑着说:“没想到你还记得。”
新兵蛋子憨厚地说:“能不记得么,我们团长还找人跟我一起做了模拟画像。”
“......”青梅板着小脸说:“哪个团长?”
新兵蛋子说:“就你之前说的,鼻梁上有痣的那个。”
他往旁边看了看,低声说:“可厉害了。我特别怕他。”
青梅压住上翘的唇角点头说:“那你可小心点,站岗还能跟人随便说话的?”
新兵蛋子说:“他抓不到我,我就跟你说说话,属于正常询问流程。换成别人我都不理。”
青梅强忍着笑说:“那你也挺厉害的。”
新兵蛋子嘿嘿笑:“过奖。”
登完记,他在前面引路,青梅驾驶着拖拉机一路嘟嘟嘟地开。
路过练兵场,坐在地上休息的战士们纷纷看过来,见到是一位穿着朴素的女同志开着拖拉机,一个比一个惊讶。
赵小杏坐在车斗里,恨不得站起来告诉他们,她也会开。
三食堂在家属区那边,*青梅开到半道,想让新兵蛋子上拖拉机指路,他说不符合制度,就在前面稍微加快脚步走着。
走了十来分钟,经过一栋办公大楼,新兵蛋子往后看了青梅一眼,意思是很厉害的军官就在这里。
青梅理会到了,这里是顾轻舟办公的地方,也不知道能不能偶遇,嘿嘿。
拖拉机开到三食堂门口,已经有厨师接到门岗电话在门口等着。
“哟,还真是位女同志开拖拉机送来的,辛苦了辛苦,师傅快过去喝口水吧。”
青梅对这类大惊小怪已经免疫,她跳下车以后,打开车斗,扶着赵小杏蹦下来,指着一车斗的土豆说:“两千斤,每个袋子一百斤。你们上称看看吧。”
三食堂属于家属区食堂,里面干活的不是炊事班的人,都是各地家属和转业战士,同样一个萝卜一个坑。在这里算是军区职工的待遇。反正比外面好多了。
青梅坐在台阶上,接过递来的茶缸喝了几口水。赵小杏凑过来说:“里面还有挺年轻的妇女呢。”
青梅说:“有可能是随军过来安置工作的。”
赵小杏说:“原来还能这样,我以为当军嫂都是享福的。”
青梅轻笑着说:“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大家都各尽其责吧。”
特别是看到顾重山和阮思桥,她真觉得军嫂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多了许多不为人知的苦衷。
军人难处多,军嫂的难处也不少。
她正在感叹着,厨房里面传来声音:“馒头怎么又发不出来了!谁来帮我看看啊!”
外面都在干活,扛土豆称重量。有个人回答道:“我们不会发馒头,你自己发挥一下研究精神吧。”
需要帮忙的女同志追出来,心急如焚地说:“这可怎么办啊,我师傅又不在。”
青梅说:“馒头很好做啊。”
对方眼睛马上看向青梅:“同志,你会做馒头吗?”
赵小杏在边上说:“馒头算什么,我们还会做办寿的花馍馍呢。”
这下可好,这位女同志像是找到救星,拉着青梅说:“快帮我做点馒头吧,我师傅今儿休息,马上要到饭点,我一个人弄不了啊。”
青梅还没考虑好,被她拉到食堂内部去了。
青梅没办法,看着白案上乱七八糟的面团心疼极了,只得伸手说:“围裙。”
对方赶紧拿来围裙,亲手给青梅围上。
青梅洗干净手问她:“就是发不起来?用什么发酵的?”
对方说:“用食堂采购的发酵粉,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受潮了,前几次做也发的不好,今天干脆发不起来了。我刚才还尝了一口,还有点发酸。”
青梅说:“发酸那是要添点碱面。发馒头的时候最好再放勺糖。”
她把发酵粉看了看的确受潮了,她说:“还有老面吗?”
对方慌慌忙忙地往后面货架上跑,过一会儿,气喘吁吁地拿来一个碗,碗里是团面。
“这是我师傅摆在这里的,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我闻着味道已经酸了。”
青梅无奈地说:“你师傅应该知道发酵粉不好用,所以想用发酵的老面做引子,直接发酵新面团。”
对方二十多岁的年纪,比青梅大不了几岁,扎着两个辫子,听到这话惊的辫子都要翘起来了:“同志,你可不要诓我啊。咱们虽然不是给战士们做饭,可过来打饭的都是家属,也是很重要的,给他们吃坏了我可就完蛋了。”
青梅说:“同志,你要是需要我帮就听我的,要不然中午大家只有菜没有主食了。”
对方“啊”一声,眼睛落在墙上的挂钟上。已经快要到十点了,她的面还没发好。
她狠狠心决定相信面前的漂亮姑娘一回,伸出手说:“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叫佟真真,你呢?”
青梅说:“我叫青梅。那咱们别说废话,快开始吧。”
青梅把面粉、老面和水进行一定比例的调和,一边揉面一边说:“揉面要做到三光,面光、手光和盆光。”
佟真真说:“你跟我师傅说的一样!”
青梅感觉她就像个马大哈,什么都知道,就是不会做。
青梅无奈,继续揉面发面,干了两大盆,擦擦汗问:“够不够?”
佟真真还没说话,前面搬土豆的人回来了。一帮子人呼啦啦地过来看青梅揉的面,称赞道:“干脆让小佟跟这位同志交换个工作,我瞧着她比小佟中用多了。”
赵小杏跟着进来说道:“那可不行,我们可是要开拖拉机的。”
这话她把自己成功带进去,果不其然受到嫂子们的花式赞扬。
青梅既然帮着揉面了,后面见她们还得做菜,干脆帮着把馒头醒发蒸上。
做白面馍馍比花馍馍简单的多,不需要考虑造型,搓一搓面团就好。
嫂子们在旁边各忙各的,见青梅干活实在利索还会开拖拉机,忍不住打听说:“你住在什么地方啊?”
青梅说:“我住在东河村。”
其中一个胖嫂子像是在里头领头的,跟青梅唠着家常说:“唷,那可不近啊,都是你开拖拉机过来的?”
青梅说:“村里的土豆下来了,每天我跟我姐妹俩人轮流往单位送。今天轮到我开,回去得她开。”
这话说的圆满,赵小杏在边上搓着面团表示满意。
胖嫂子显然意不在此,她又说:“那你多大岁数啦?处对象了没?”
青梅笑盈盈地说:“处了,已经定亲了。”
胖嫂子可惜地说:“那男方哪里人啊?”
青梅说:“跟我一样都是东河村人。”
胖嫂子说:“看样子挺会疼人的。见你提了他,眼睛笑的跟小月亮一样。”
赵小杏在一边说:“那已经不属于疼人的范畴,那是把她当做宝贝捧在手心里护着。上个月定亲整的比一般人家结婚还热闹呢。”
胖嫂子说:“那真好。姑娘,你干脆帮人帮到底,把馍馍都做出来呗?”
青梅想了想说:“行。”
胖嫂子见她回答的干脆,对她更加满意。
胖嫂子边上有个瘦一点的嫂子,青梅不知道称呼,姑且在心中叫她瘦嫂子。
瘦嫂子负责剥大蒜,想起之前的八卦,一边剥一边说:“到底男人会疼人重要。甭管什么样的,要是不会疼人,长得再好、职务再高,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让人见了就害怕,谁要嫁给他,跟睡冰窟窿没区别。”
另外一脸八卦的男厨师过来,压低声音说:“就是啊,个人条件那是一等一的好,可性格不好,见了女同志要么不搭理,要么挤兑。这样也难怪一直单身。”
青梅没听过还有这样的军官,皱着眉说:“怎么能这样呢?见女同志都不知道客气?”
胖嫂子说:“这个军官还是咱们家属区的大红人,未婚王老五,基本上能达到人见人爱的程度。”
大家听她提到了那人,心照不宣的笑了笑。不过也仅限如此,她们不敢把名字说出来,这位可是“不可说”。
前段时间陈李利闹得笑话传遍014东南西北每个角落。后来传播事情的人也被处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