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三天,大丫都没来打扰方夫子,第四天的时候,大丫带着二丫三丫和大山,穿得工工整整的来到了学堂后院,去拜见方夫子。
双方见过,互相介绍了一下,“夫子,这就是我想请您来教的学生,这是我妹妹,李子欣,十岁,”二丫忙上来一弯腰,手搭在腰间,“见过夫子,”“嗯”方夫子点点头
第二十九章 开学
这是我二妹李子研,今天八岁,三丫也上前一步,学着二姐,一施礼“见过夫子”,我这是我小弟,李子康,今年五岁,大山上前一步一鞠躬“夫子好”
夫子看着三个孩子点点头“不错不错,”
“夫子,您主要是教我的弟弟妹妹,另外,学堂设立一个小班,主要是教我们村的孩子一些识字写字和一些基本算术,如果村子里的孩子再想继续深造,那就比外面便宜一倍的学费,一个月一两银子如何,这些不算在月银里,收入都归夫子。”
方夫子有点好奇,说了这么多,她怎么没说自己,“学费的事好说,你不学吗?”大丫一笑“不埋夫子说,我们无父无母,所以我要养家,没时间学习,只要教好我弟弟妹妹就好。”
“哦,原来是这样,那你真是很不容易”
“呵呵,再难,我们也过来了,”
“对了,还不知道你叫什么,怎么称呼”
“我大名叫李子鸢,村里人都叫我大丫,您怎么喊我都行”
“好,子鸢,你对弟弟妹妹在学习有何要求,我想知道一下,这样有助于日后怎么教学”
大丫想了想“不死读书,不读死书,”
“你不想让你的弟弟科考吗?”
“我只想我的弟弟妹妹这一生平平安安的幸福生活,那些东西我从没考虑过”
“好,说的好,真是想不到啊,一个小小的村落竟然出了你这样的姑娘”
“对了,我弟弟妹妹的课程,能不能在下午”
“嗯?为什么?”
“呵呵,我还请了教头,教授他们武艺,我有时候忙,也许会出门,我想请人教他们一些防身之术”
“行,即然你这样说,那我就列个课程表,”
“夫子不急,您先准备着,这事我先得跟族长说下,看看村里谁的孩子想来学,到时候来这里报名,你要考考他们,如果调皮导蛋的,就不要进来了,影响了别人不好”
“嗯,好”大丫又寻问了一些夫子他们的生活,看看缺什么,习不习惯后,就离开了。
当天大丫就去找族长,把学堂的事一说,族长当时就乐得找不到北了,学堂一般都是县里才有,家里有点家底的也上不起,一个月可是二两的学费,还得天天接送,一般人家根本就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学堂穼然就在自己村里设立了,听大丫说还是免费让村里的孩子上学,高兴的族长立码拿起院里的敲锣招集族人,把这个情况高声的向全村的族长说明,那些希望孩子有出息的家庭听完后,全都领着孩子急匆匆去学堂,到方夫子那里报名了,全村一共三十多名到了上学年纪的娃娃,考上的却只有十五名,加上大丫家的和方夫子的两个孩子,一共整二十名。
入学仪式就在第三天的早晨,放了一串鞭炮,由夫子说了几句话后,学堂正式开课。课堂是每天上午二个时辰,下午二个时辰,因为都是没有学习底子的,现在只有一个初级班,不过二丫他们却是中级班,因为这二年里,大丫教了他们很多东西,方夫子考过他们的,所以直接给三个人和自己的孩子安排的中级班课程。
刚开课没几天,教授武艺的人也到了,是一名身材魁梧的人,姓郝,大丫就叫他郝师父,郝师父为人一脸的冷漠,不喜说辞,但是却没有嫌弃和高傲的神色,可能是性格的原因吧,大丫又把弟弟妹妹介绍给他,然后安排了住处,第二天就开始授艺了。
夫子和郝师父都教的很认真,大丫会时不时的过去看看他们授课,感觉还是很不错。吩咐管家好好派人侍候着,不能薄待了。这时候已经进入了五月,麦收即将开始,大丫家的麦子长得非常好,今年的天气让大丫猜对了,一滴雨都没下过,天上有时候乌云满天,刮阵风就走了,幸亏挖了渠引水,不然今年的庄稼又得减产,好多村都旱的不行,看着李家庄的人有水浇地,都眼气的不行,纷纷集资从李家庄接通大渠,也开始修建引水工程。
很快大丫家的地也收完了,翻耕好,就种了一茬玉米,果树也长高了不少,明年就可以出果了,鱼塘里的鱼长的个头也不小,时不时的还来个鱼跃龙门,牧场只有鸡和猪,鸡长的很肥,每天都有很多鸡蛋产出,为了长时间存放,一大部分都做成了松花蛋,少部分自家食用,奶牛和好的种马种羊还有鸭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等着吧~
终于在六月中旬,镖局的人才出现,拉了好几大车的东西,浩浩荡荡的送了过来,十对上等种马,二对奶牛,三对山羊,五十只水鸭,各种树苗,种子,包括别的国家的都有,管家派人卸车,种子和树苗交给了大丫,牲畜放到了牧场里,镖局的人把帐单一递给大丫一看,我去,连本金带赏金,一共五千两银子,给钱吧,帐单一结完,交易也算完成了。
等人都走了,大丫想想空间里只有二千多两的银子时,眉头皱的真想夹死一只蚊子。大丫二话不说,连夜整理了空间里的草药,贵重的,不贵重的,通通整理出来,第二天就拉到了镇上的保和堂,到了镇上才知道,许掌柜被调到府城的保和堂当掌柜了,高升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