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很好,这些上面沾着百姓的血,他们花的心安理得,等着,你们给我等着,老娘早晚要收拾你们。
再说那天晚上周文远和他的五姨娘死在了房里,直到早晨丫鬟在门外扣门,没人回应,就想着还没起床,就在外面等着,左等没动静,右等没动静,赶紧找来衙门里的师爷,师爷领着人把门踹开闯了进去,两人光着身,趴在一起,身体早就冰凉。
师爷赶紧着拿东西把两人盖上,通知了周夫人,又快马加急把这事上报了府城,又找来仵作,县衙后院一片大乱,周夫人和那四位姨娘围着周县令的尸体哭天喊地,周夫人正哭着,突然想起什么,忙站起来,急急忙忙的跑向私库,看见门上的锁还在,才算松了口气,然后取出随身带的钥匙,想进去看看,等推开房门一看。
空的,空了,什么也没有,周夫人眼一翻,晕了过去。等她醒来,已是第二天的上午,还是自己的丫头来找她才发现的,周夫人醒来以后就两眼无神,生无可恋的样子。
府城衙门很快就派人来了,县令之死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如果正常死亡那就是小事,如果是被人杀的,那就是大事,杀朝廷命官就是跟朝廷作对。经过几个仵作的仔细查看,再找来有经验的医师,最后结果是运动激烈,导致心脏猝死的症状,又查看了一下公库没有丢失任何东西。
即不是盗杀,也不是仇杀,死亡原因也只是突发性的,身上没有伤,也没有中毒,只能草草的结了案,只等着上报,然后派新的县令上任了。
周县令的几个姨娘,心里很是心虚,因为在平阳县这几年,周县令那可是举世皆公敌,没有不恨他的,这些女人没少在周文远跟前出谋献计坑害百姓。现在他死了,她们的心里慌啊,没了靠山,她们的下场可想而知,好在她们都是不拖家带口,半夜的时候纷纷收拾了一下行囊全跑了。
只有周夫人不能跑,她的家人还有孩子都在京城,她的心里可是清清楚楚,也只有她和周县令心里明白,他们来的目的,眼看着三年一次给七皇子府送钱的日子马上就到了,结果就出现了这个差子。周县令死了不足惜,可是那钱没了,钱没了七皇子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可是当府城的人来寻问时候,她却不敢说丢了钱财,因为那些银子,根本不是一个小小的县令所能承受的,这事一担查出,查到七皇子的头上,那将来的太子之位就会与七皇子无缘。
急的周夫人在床上躺着唉声叹气,她心里知道,周文远的死不是心脏猝死,是被人杀了,不会那么巧,死的这一天私库的钱也没了。
她的贴身丫鬟在一边看着也是着急,“夫人,咱们还是先收拾一下回京吧,您这样也不是办法,回京了让老夫人帮着您一起出个主意,不过依奴才认为,此事必须尽快上报给七皇子,这事如果他知道的晚了,会更加牵怒于您,您只须把事情经过,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都回禀七皇子,并说可能是他的对头所作,相信京城之地天子脚下,七皇子再怎么也会故虑一下的。”
周夫人一听忙惊喜的坐起来,“你说的对,那咱们快收拾一下,叫师爷派人备好马车,我们现在就回京”
从平阳到京城要一个月的路程,周夫人和丫鬟坐在马车上,一刻都不敢停歇,只用了二十天,就赶到了京城,两个女人和车夫都累的精疲力尽,他们连休息也不敢休息,直奔七皇子的府邸。
在七皇子府的书房里,有一位身穿紫金袍,腰缠紫金带,头带紫金冠,五官端正,天庭饱满,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看年龄有二十多岁,这位男子就是那位七皇子,他正在书房写字。
第三十五章 七皇子
大丫所在的这个王朝就是大明王朝,当今皇上姓明,叫明莅,已是四十多岁,目前有十五位皇子,六位公主,只有二位皇子一位公主没有大婚,其他人都已娶妃在京城各自有自己的府邸,但是这位皇帝却迟迟没有立太子,也没有给皇子封王,更没有特意宠过哪位皇子,对谁都是一样的不偏不向,不知道这算盘是怎么打的。
听到书房外有人来禀报,平阳县令的夫人求见,七皇子放下手中的毛笔,“带她去前厅等我”“是”
周夫人和身后的丫鬟战战克克的等待,一见七皇子来了,忙跪下,“给七殿下请安”“免了,起来说话“,七皇子表现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
“周夫人怎么这个样子,快坐下休息会儿,来人给周夫人上茶”是指周夫人一脸疲惫不堪。七皇子一脸的和蔼
“多谢殿下关心,”周夫人让自己的丫鬟退下去,看见上茶的人也走了,上前忙跪下不起
“殿下请恕罪。是我家老爷出事了,所以我才急忙赶到您这儿来禀报一下,让您好做个准备”
七皇子不以为意“出什么事了?准备什么?”
“是这样,,,,,,,,,,”周夫人把周县令之死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殿下,我家老爷的死不会这么巧,这肯定是有人发现了我们在平阳县敛财的事,故意来针对您的,请您一定要小心应对”
“哦?好,我知道了,你一路车马劳累,早点回府休息吧“,周夫人一见七皇子没有发脾气,还和颜悦色的关心她,那颗心才算放了下来。
周夫人向七皇子行了一礼后,由丫鬟搀扶着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