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隔着飞舞的乱雪,上吊的黑影在视野里也逐渐清晰起来。
那竟然是一堆麻袋!
深绿色的长麻袋,是农村里最随处可见的那种塑料编织袋。一端系了个扣子,用很粗的绳子挂在了树枝上,另一端自然垂下,无怪远远看着像一个人在上吊。
这是矮丘边的一片樟子松林,树木都不高,一眼看过去起码有十几棵树的枝头上吊着麻袋。
谢萦震惊中又有些悚然,脱口道:“这……是什么东西?里面不会……”
里面不会装着人吧?!
两人对视一眼,显然兰朔也有相同的猜想,他点点头道:“这事很好验证。”
“怎么?”
兰朔抬手就对着枝头开了一枪。
一只麻袋应声落地,发出一声沉闷的响,里面似乎填得很实。兰朔摸出了折叠刀,很小心地划开麻袋,顿时有土块和碎屑从破口处漏了出来。
谢萦屏息静气地看着,只见他把麻袋彻底撕开,里面装的居然就只是些泥土,大概是就地取材,里面混着些碎石,在严酷的寒冬里已经冻得干硬。
少女已经做好了里面混着残肢的准备,这下反而觉得异常讶异:“就是土?”
上吊的娃娃尚可说是具有恐怖片氛围的道具,可是装了一半土的麻袋,这又是什么行为艺术?!
第二只麻袋被打落下来,里面依然是一模一样的干土,除此以外再无他物。装的量并不多,像只是为了保证一定的配重,能让麻袋吊在枝头,又不至于被山里的狂风乱雪吹飞。
谢萦百思不得其解地折了根树枝,在那堆干土里戳来戳去,想翻拣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兰朔也不大死心,抬头观察着仍然吊在树上的十几只麻袋,绕着它们走来走去。
砰地一声枪响,离矮丘最近的树上,吊着的麻袋重重落地。
这只麻袋吊得更高,装得似乎也更实心,擦着矮丘坠地,落下来的时候几乎带着风声,在积雪里砸出了一个深深的凹坑。四处碎雪飞溅,两人都不由得向后退了半步,而一片雪白里,那只军绿色的麻袋居然向下陷了下去,很快消失不见。
少女惊道:“这地底下有东西!”
不用她再说,兰朔已经箭步上前拨开积雪。只见雪坑底下的冰层也被砸的粉碎,露出一个黑洞洞的入口来,里面阴沉沉的,歪歪扭扭的石阶向下延伸,消失在看不见的深处。
这里竟然有一条隐秘的地道!
那居然是个地道的入口,只不过被这么厚的积雪盖着,底下又盖着冰层,从表面已经根本看不出什么端倪,如果不是麻袋砸落下来时的冲击力,他们就算在这里走再久也不会发现什么异样。
麻袋已经滑进地道半截,两人一齐用力将它拖了出来,再扫开周围积雪,让地道的入口露出天日。谢萦忽然“呀”了一声,只见那是个水井宽的地洞,洞口边斜搭着一块白色石板,因为颜色极浅,几乎已经与大雪融为一体。
上面歪歪扭扭刻了三个字。
山衙门。
第78章 瑞雪兆丰年18
兰朔搬开那块石板,半蹲在洞口打着手电向里面照了照。只见灰尘飞舞,地道似乎很长,再往前就看不清了。
来都来了,不下去就真是白跑一趟了。
地洞很深,向下延伸的土坡也极陡,入口处凌乱地铺了几级石阶。兰朔担心石头年久松动,叫谢萦跟在身后踩着他的脚印。
两人手脚并用向下走了一段,谢萦也分不出他们下了多深,终于踩到稍微平整的地面时,她向背后回望一眼,洞口和外面的天光都已经看不见了。
一股陈旧的土腥气扑鼻而来,周围异常昏暗,只有强光手电的光束照亮眼前很小的一片区域。
地道只有单层,不算很狭窄,能供两人并身通过,但是高度将将超过一米八,谢萦还好,兰朔就得时刻小心碰头了。
封闭的地道里声波来回反射,任何微小的声音都变得很明显。谢萦压低了嗓音,用唇语嘀咕道:“怎么感觉好热?”
外面是零下三十多度的狂风暴雪,可地道里的温度起码在零度以上,他们身上都是南极科考标准的羽绒服,在地道里走了三五分钟,谢萦就不得不拉开了外套的拉链。
兰朔把手电照向两边的土层,仔细检视片刻,在某处拉住了她。谢萦顺着手电光柱望去,只见那里居然有几个黑洞洞的排风口,里面垫的陶管上面积满了灰,已经完全看不出颜色。
“这是什么?”
“这是地源热泵。”兰朔看着她迷茫的眼神,又解释道,“就是一个土空调。地下水和土壤的温度要比空气高得多,应该是那里有热泵,再铺上管道送风过来,所以地洞里才能保持这样的温度。”
谢萦嗯了一声,“也就是说,这条地洞应该是近些年修的?”
“不一定,这种方法在电还没发明的时候就开始用了。”兰朔摇头,神色却依然慎重,“但这里的确应该经常有人出入。”
“为什么?”
“我们一路上都没有看到蜘蛛网。”
地洞深处不知还藏着什么,两人一手紧握,一边向前走,屏气凝神地望着前方。谢萦想了想,觉得气氛如此紧张,还是应该稍微活跃一下,便小声道:“这种地道也不是很吓人,你想想英雄的东北抗联战士,当年说不定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抵抗日本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