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_鹿子草【完结+番外】(521)

  叶满枝想去看看。

  夫妻俩在周末再次来到石道街,摊位和顾客似乎比上次还多。

  有些小摊已经摆到石道街外面,占用了机动车道,自行车铃声和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

  见状,叶满枝爱凑热闹的本性压不住了,所有小摊她都想逛一逛。

  她拉住男人的手说:“这里人多,你跟紧我,咱俩别走丢散了啊!”

  说着就一头扎进了人海里。

  吴峥嵘陪她逛街的经验很丰富,在此期间,他只需要做好两件事。

  一是在必要的时候,帮选择困难的叶来芽做出选择。

  二是看好身上的钱包。

  改革开放了,各种宵小也冒出了头,在市场里丢钱包丢孩子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避免麻烦,吴峥嵘每次陪她出门时,都要穿没有肩章的军装。

  叶满枝带着他从头开始逛,除了服装摊位,还会在皮鞋、墨镜和录音机摊位前面逗留。

  “这里成衣的价格便宜,样式也好看,”叶满枝担忧道,“估计百货商店的日子很快就要不好过了。”

  “优胜劣汰很正常。”

  叶满枝还想说什么,突然听着前面有人喊“幸子衫五块钱一件”,她赶忙住了嘴,拉着吴峥嵘去看幸子衫。

  “山口百惠穿的衣裳挺好看的,咱给有言买一件吧!才五块钱!”

  吴峥嵘:“……”

  那个日本电视剧热播了一段时间,这母女俩看得特别起劲,每晚都守在电视机前面看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

  听说小摊上有电视剧主角穿的“幸子衫”,叶满枝立马来精神了。

  她拿了两件衬衫在身上比量,“怎么样?给有言买一件吧?五块钱多便宜啊!”

  吴峥嵘觉得这种衣服只能算是样子货,质量看起来很一般,但五块钱,让闺女穿个新鲜也行。

  卖货的小伙子特别能说会道,“在商店里五块钱只能买半截儿衣裳,还没有这种款式,姐,你买了就是赚了。”

  叶满枝瞟那小伙子一眼,瞧着也就十几岁的样子,但卖货的架势已经很成熟了。

  钱包在吴峥嵘身上,她示意男人掏钱,自己则拿了两件幸子衫,准备挑件质量好的。

  然而,钱还没递出去,就听前面有人吹了一声口哨,有个人喊:“公安来了!”

  摊主们训练有素地将花床单的四角掀起来,把所有服装包住,变成一个大包袱,然后扛着包袱就往最近的岔路里跑。

  叶满枝拿着两件幸子衫,急道:“钱还没收呢!”

  小伙子回头喊:“姐,你先拿回去穿吧,改明儿有空了把钱给我送过来。”

  喊着话的工夫,这人已经脚底抹油,跟着一群人跑得不见踪影了。

  吴峥嵘笑道:“这小子挺机灵,跑得还挺快。”

  隔壁卖花裤衩的大娘说:“不快不行呀,万一被抓住,那可是要蹲笆篱子的!”

  “大娘,你怎么没跑啊?”有顾客问。

  “呵呵,他们那些服装是从南方偷运回来的,属于投机倒把,公安肯定要抓呀!我这些裤衩是从县制衣厂进的货,公安不抓我这样的。”

  叶满枝环视附近的几个摊位,服装、墨镜、打火机、录音机的摊主都跑了。

  这些货大部分是从南方倒卖过来的。

  叶满枝将两件幸子衫递给吴峥嵘,“先收着吧,找个时间来把钱补上。”

  他俩在石道街逛了一下午,收获着实不少。

  叶满枝给自己和闺女买了三条裙子和两件衬衫,还给吴峥嵘买了条皮带。

  可是,回家以后,复查今日战果的时候才发现,她买的衣裳居然全都没有锁边!

  “这衣裳也就能看个样子,质量真是不如国营厂呀。”叶满枝坐到缝纫机前面,亲自动手给衣服锁边。

  这种没有锁边的衣服,放在国营工厂都是不能出厂的残次品。

  吴峥嵘说:“一分钱一分货,你俩就穿个新鲜吧。”

  叶满枝把几件衣服回炉重造了一下,次日下班后,又往石道街跑了一趟。

  看到那摆摊的小伙子时,她还回去一件幸子衫,交了五块钱。

  那小伙子没想到她真能将钱送过来,挠挠头笑:“你咋还特意跑一趟呢?”

  “你小小年纪做生意不容易,大人不占小孩便宜。”叶满枝问,“刚中学毕业吧?”

  “嘿嘿,初中毕业。”

  “那你年纪可够小的,我听说去南方的火车上可乱了,”叶满枝坐到小板凳上跟他拉家常,“你自己应付得过来吗?”

  “我三舅去南方进货,我跟我哥只在咱这边销货。”

  “嗯,你们这幸子衫才卖五块钱,那进货价估计不到三块,这南方的商品确实便宜。”叶满枝问,“是从私营厂采购的吧?”

  “那肯定的呀,国营厂哪有这种款式?”

  “如果国营厂也有呢?”

  “那也不行,价格太贵没人买,来咱这市场上转悠的,都是想买点便宜货的,超过五块钱的卖不出去。”

  叶满枝皱眉说:“但你们这服装质量真是不怎么样,我回家还得二次加工一下。”

  “哈哈,以前一件衣服穿好几年,现在年轻人都赶时髦,一件衣服能穿一年就成。质量不重要,关键是样子好,穿出去有面子。”

  叶满枝觉得跟倒爷聊天还挺有意思的,之后又找机会往石道街跑了几趟,跟几位年轻倒爷打听了南下路上的见闻。

  等到周末时,她将夏竹筠也约来了石道街的市场。

  夏竹筠望着摩肩接踵的人群,意外道:“怎么想来这里了?”

  “我这段时间总来市场逛街,这里面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

  叶满枝心知她未必受得了市场里的嘈杂,只在外围简单转了转,便将人请去了对面刚开业的茶楼。

  “您天天伏案工作可不行,偶尔也得放松一下。”

  夏竹筠如今已经是副省了,工作非常繁忙,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

  今天能答应跟她出来逛街,还是来石道街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相当不容易。

  两人坐在靠窗的座位,夏竹筠透过窗户,望向对面的商业街,下意识叹口气。

  这商业街瞧着繁荣,其实内里的问题着实不少,被公安写到了黑名单上。

  “你常来这边,有什么收获吗?”

  叶满枝颔首说:“有个想法,想先跟您讨个主意。”

  “嗯,你先说说。”

  叶满枝往窗外指了指说:“石道街的繁荣,您也见到了,很多无业市民实际上非常需要这么个地方,给自己找个营生讨口饭吃,可是很多摊主是提心吊胆摆摊的。这里最起码有四分之一的人可以被公安定性为‘投机倒把’。”

  “嗯。”

  倒卖大宗工业品确实是非法的。

  叶满枝说:“这些人之所以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做南货北运的生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特区那边的商品进价便宜,花色又多又时兴,很受老百姓追捧。”

  夏竹筠感叹道:“特区的经济政策是咱们内地没法比的,这是客观存在的差距。”

  “但是,今年国家放开了五百多种小商品的定价权,”叶满枝低声说,“我觉得这对咱们来说是个机会!”

  商品定价权被放开,说明工厂不用再按照计划经济的统一定价出货,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涨价或降价。

  “重工机械、轻工机械这些是有统一定价的,咱们没办法,但是既然五百多种小商品的定价权已经放开了,那咱们是不是可以鼓励国营工厂生产受市场追捧的产品?就说那个幸子衫,南方私营工厂可以生产,那咱们北方的国营工厂为什么不能生产?只要盯住了南方的时兴货,咱们其实也随时能进行打版。”

  “而滨江的发展重点一直在重工业,轻工业远不如广东上海,那五百多种小商品中,至少有一半在滨江是没有生产的,即使有也是公社集体小厂。”

  “未来几年内,滨江国营工厂的重点仍是重工和家电行业,不会对薄利小商品投资。所以,我觉得咱们可以适当引入民营经济,填补滨江在小商品生产上的空白。”

  叶满枝将她这段时间的所思所想一股脑倒了出来。

  “最近国家抑制民营经济的发展,主要是想保护国企,担心民营工厂抢夺国企的原料,扰乱市场秩序。可是那五百多种小商品的定价权已经放开了,而滨江的小商品生产不发达,即使引入个体经济,也不存在抢夺生产原料的隐患。”

  从五哥和四嫂接连下海就可以看出,大家想赚钱的心情很迫切,她觉得不能一味抑制民营经济的发展,还是要进行有效引导的。

  “在这时候鼓励个人办厂,不但能填补市场空白,还能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如果政府适当引导,比如鼓励国企临时工,开办民营工厂,也许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企冗员问题。”

  夏竹筠搞了一辈子经济工作,闻言就若有所思地望向对过的石道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爽文 甜宠文 鹿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