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衣半狼藉_山负雪【完结】(94)

  她起身,迈步下阶,“李予未致书,或蜀军兵临不得洛阳城下,又当如何?”

  “陛下只能信我。”

  “按兵不动,冷眼观望唐国之内乱。”沈却淡笑着反问:“陛下,甘心么?”

  窗外正为艳阳日,钻窗亮色随树影浮动,却照不入内,而阶下那张脸隐于光后,似笑非笑,终于显出几分意图。

  偏她确因此言,真生了心思。

  故当那封自洛阳而来的信真呈于案上时,她与徐文宣再度相争。

  “杨见隐,你疯了不成。”徐文宣冷喝,“不许去,此信我来回。”

  “凭什么?”

  “凭你如今坐不稳身下此位。”

  剑张弩拔的气氛似火簇燃,杨知微重重搁下书折,“徐砚昭,我立时便可叫人要了你的命。”

  案前人笑了。

  静默一息后,方缓下语气,“你去争唐国地作甚,殷素与沈却分明各设圈套引你入彀,分明想搅得洛阳大乱,纵使李衍世死,唐国亦不乏继位之人。见隐,此非一笔划算买卖。”

  杨知微不明白,她起身昂首,目光灼灼,“可是砚昭,机遇难求,中原踞坐百年,不会一直辽阔,淮水似屏障,至少捉住此机遇,咱们能迈入中原。”她握紧徐文宣臂膀,“不止吴国,马楚、大蜀国、还有正在幽州的契丹,他们皆瞧望得清楚,倘若最后当真为大蜀代唐,他必然吞不下整个唐国疆域,不说四镇,至少唐国南面两镇,可归我杨吴。”

  “见隐,你有野心,然楚国未必如是。这么些年,他不称帝,唯向周边各国上表称臣,时不时劫掠那些朝唐国所进贡的财物,如此君王,如何成事?更惶谈契丹。”

  ,眸中炽热稍褪,转而触案静坐。

  ,她揭盖饮尽。

  “徐文宣,

  “朕是告知。”

  铜镜里,映照出身旁孤立的郎君,浅烛间他亦淡下眉目,“兵可去,你不可往。”

  但

  杨知微自忆念抽身,凝住镜中容颜。脖颈间那道血线仍在,她抚痕轻问:“我出宫一路,可探得有人暗随?”

  很快,便有一玄红郎垂目拱手,“禀娘子,并未。”

  杨知微打开白瓷药膏,朝伤处轻抹,“倒是稀奇。”

  李予竟真不知殷素便在洛阳。

  “杨空他们行至何处了?”

  “杨将军暂未来信,属下估算该已至陈州。”

  “陈州,也快了。”

  她微扬颌,随意捡了条绿松石链,于脖颈间比划,又道:“行了,去罢,盯着些宫内宫外的动静。听说李予有个宠妃,她的消息也去探一探。”

  “是。”玄红郎抱臂而退,踏出宫门,换上一身素色缺胯袍,幞头抹额一戴,轻巧融入洛阳宫仪卫。

  但他所行有限,不敢真靠近腰悬横刀的唐卫处。可隔着三重殿而望,便发觉一殿宇外有重兵看守。

  年轻的帝王正迈步跨槛,神色冷肃,须臾那道赤黄衫已没入殿影。

  今日乃李予第三次来见沈却。

  自其被杨知微送回洛阳,便是一副冷拒缄默之态。

  殿中无灯,窗棂透入的混光模糊李予脚下影。

  “沈却,朕对你没有什么耐心。”

  “告诉朕,殷素在杨吴的下落,朕可保你不死不伤,你远在吴越的父亲母亲,亦可安度晚年。”

  屏风垂帘下,独坐石身终于动了,他忽而仰颌,冷笑一声,“李予,当初你也是如此轻易地、逼死她的双亲么?”

  “她活着于你而言,算得什么?一场悔过后的补偿?少时情愫之寄托?”沈却彻底转过身,眉梢尽是霜寒,“她该恨你入骨,你怎敢去见她,怎敢以令人作呕之情缚她?”

  “放肆!”冷炉前那道身影怒迫近他跟前,紧接着一只手用力攥起他的衣襟,“你见过她,殷素还活着。”

  活了二十四年,除了殷素佯装嗔怒时,沈却未尝受此无礼之遇。眼前那张脸额角青筋隐露,迫切要一个答案。

  他偏不答。

  沈却扯起笑,他知道李予与他一样,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脖颈间的几丝蛮力谁都有,不分什么高下。

  “还重要么?”他掰开李予攥死的指,从容起身,“你已有妃,寻她作甚?生死之内外,殷素皆为我妻。”

  “她连双亲尸骨皆寻不得,见你,又能得何物?帝王忏悔价值千金么?徒添愤恨。”

  后几音他几乎是重咬而述,可李予却笑了。落在空寂殿内,显出一分疯意。

  “阿姊念着我啊……”李予手扶案,视线亦随之下移,似乎要在昏暗里理清桉木纹路,像那时在幽州,与她数断木年轮一般。

  他低低笑喃:“也会如我一般,常忆往事么?”

  “你与她多年未见,自朕相伴阿姊起,鲜闻她口中有你沈却之名。她常流连琴肆,独爱听一人弹曲。”李予偏头,反问:“你与阿姊重逢才得几载?她对你,有深情么?”

  漠然回视,可那双厌人的眉眼与他相峙,笑意未褪,渐渐变得锋芒。

  他说,“沈却,朕真想杀了你啊。可你还不能死,想知阿姊对你有几分情么?”

  李予指腹摩挲案沿,声沉几分,“朕恨你夺殷素半颗心,可又怕在她心里,没有你沈却的地位,不若同朕一齐瞧瞧,她会不会为了你,来见朕。”

  话毕,他似乎止不住唇边溢出可撕天的笑,自摆袖朝前,阔步向殿门外行去。

  恨啊,恨。

  这话是各自剜心的恨。

  恨行差踏错半步,恨殷素还是与沈却行至一处,当年……若无事端,最后留在她身边的只会是他,而沈却与殷素的十三载光阴,只会愈渐冗长,终成相见不相识的陌路人。

  “李予!”沈却骤然于后喝住他,“你可知道当年,她是如何活下来的?”

  只一句话,利剑入头颅直下似的,钉死李予脚步。

  他有些不敢回头。

  可沈却的声音却穿堂过耳,直抵心口——

  “因为你,她四肢俱废,失尽生念,困守一方榻床间,思忖活着的意义。”

  他未将殷素过往血淋淋的一切摊开言述,唯此一句。

  李予伫立良久,方颤着肩抬步迈入阔亮天地,却要被滚烫阳色,烧得立无可立。

  第83章 大结局(上)【VIP】

  沈却一番话,叫他行尸走肉般过了三日。李予没有再去见他,也如他不屈不语的愿,只给一口能存活的粮。

  宫门外尚呈随其干爹韦恩疾步而来,见帝后伏地长跪不起。

  “陛下——”

  韦恩拖着长音,没敢抬头,“李衍商……将至洛阳城下。”

  语落殿寂,众人皆听到一齐的屏气声,尚呈拢了拢背,到底还是替干爹补劝了后话,“几位相公在偏殿里候着,欲面陛下。”

  将临城下的兵似一道利刃,李予想要他刺来,却又害怕鲜血满身。

  “诸镇兵马未抵住?”他问。

  尚呈哪敢言什么几镇兵马的不尽心尽力,只能囫囵着道:“已是不敌之象。”

  将嗫嚅完话,便见干爹身形一动,正颤着双手仰身,口中劝道:“陛下速离洛阳罢,去往汴州避上一避!也莫再去见相公们了,陛下将可掌亲兵皆派去守幽州抵契丹,拱卫洛阳城的诸镇兵马,哪有什么真能靠得上的,如今要靠旁国解忧,也不算面上无光,杨吴的兵替陛下挡一挡锐气,也少了后顾之忧。陛下听老奴一句劝,当年之事人心皆有数,太后赔上一条命来替陛下赌,可莫再当紧关头失了分寸,陛下若真借此局洗清了身边干净兵力,他日坐稳大位,寻谁会寻不到?”

  “韦恩,当年朕一走了之,这次,我要留下。”

  韦恩急得眉掉,直直问:“殷娘子纵使是活着,她也只是孤身一人,陛下若留在洛阳,亦为孤身,谁人都护不住的后悔事,陛下难道还要再历一道吗?”

  尚呈跪在后头愣愣听着,惊出一身冷汗。

  脑子还未转过来,便觉身间落下道视线。

  陛下问:“杨吴兵马至何处了?”

  他忙道:“已到了洛阳郊外,快驻守城下。”

  李予顿步,不论是敌兵还是援兵,都比他想得要快,他忽而转身,道:“去见吴王。”

  一行人心神各异来至杨知微殿宇前,未料根本未见着吴女主身影。

  “约莫三个时辰前,吴王便已出宫,奴婢们也不知去向。”

  因着殷素,杨知微入洛阳,甚至借兵一事,李予皆给了她极大信任,出入宫城自由。她独身一人离吴,身边只留了一行护卫,也算谦卑,李予索性撤了派去盯桩的人。

  但如今大军将临城,洛阳兵力不甚充足,此刻杨知微出宫虽说无可厚非,但也总叫人生疑。

  “着人去寻。”

  李予折身而返,语气微沉,“一个时辰内,将她带回宫。”

  宫阙直道似穿城过的洛水,那条天河将洛阳劈成两处,洛阳宫处北,而满卫正寻得吴王,此时此刻已处南城外。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情有独钟  救赎文  美强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