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富也慌忙摸起放在手边的拐杖。
但,吕国富太着急了,一时没有抓住拐杖,自己倒先摔了个屁股墩儿。
吕国富疼得龇牙咧嘴,却还是忍着爬了起来。
一边手忙脚乱的拄拐,吕国富一边朝着里面喊,“华子他妈,华子咋样了?”
然后,他便听到了冯素芬喜极而泣的声音,“华子醒了!呜呜,华子终于醒了!”
……
马氏垫着不大不小的脚,缩在屋里,仿佛受惊的老鹌鹑一般。
她竖着耳朵,仔细听着外面的动静。
“这个吕新华,看着五大三粗的,怎么这么虚?”
“我就抽了他一个耳光,他就昏倒了?”
“……这混小子,是不是装病呢,他想讹我?”
马氏心里发慌,下意识的将吕新华被打后,还结结实实的撞到头的细节给忽略了。
凭白掏了五块钱,连自己养着下蛋的老母鸡也被抓走了。
马氏疼的呀,心都在滴血。
可她更多的还是怕。
如果后院的吕新华一直醒不过来,吕家两口子肯定要跟自己闹。
“他们、他们不会逼着让我给吕新华偿命吧?”
“我、我也没干啥啊!他自己身子虚,连一巴掌都挨不住,难道还怪我?”
马氏胡思乱想着,整个人坐立不安。
堂屋的乔老头儿大马金刀的坐在八仙桌旁,跟前则站着一个殷勤的年轻人。
“三叔,不是我说,那些人啊,就是欺负建国哥走了!”
“这就跟在咱们乡下一样,儿子啊,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有儿子的人家,谁都不敢欺负。”
“……切,不就是头磕到墙上,撞了个包嘛,怎么也不值五块钱吧。”
“他们啊,摆明就是看着你和我婶儿是两个老人,故意欺负人呢。”
年轻人叫乔铜锁,是乔老头儿嫡亲二哥的三儿子。
今年二十岁,身量挺高,约莫182的样子。
人也精神,浓眉大眼,干干净净。
乔铜锁是老三,上头下头都有兄弟。
所以,就不怎么受父母的重视。
小伙子心里有成算,父母偏心,他就靠自己。
在乡下,乔铜锁勉强读完了初中,准备去城里找些活儿。
就在这个时候,乔家最有出息的乔老头儿死了独子,乔铜锁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当然,跑到乔老头儿跟前献殷勤的,不止乔铜锁一个。
但,乔铜锁有优势啊——
第一,他年轻,还没有结婚!
完全可以按照乔家老两口的心意,娶个乔老头儿选中的媳妇回来。
第二,他是老三,跟乔老头儿一样,都是不上不下、不受父母重视的孩子。
乔铜锁跟父母的感情也比较澹薄。
将来不用担心他为了亲生父母而做了白眼狼。
第三,乔老头儿对乔铜锁有些恩情。
乔铜锁能够读书,大部分的学费,都是乔老头儿给的。
或许,乔老头儿给乔铜锁钱,更多的是一种炫耀,是向老家的亲戚们证明自己过得最好。
可不管怎样,乔铜锁是靠着这些钱,才读完了初中啊。
这,就是一份恩情。
乔老头儿和乔铜锁都有这样的认知。
所以,乔老头儿也是更倾向于乔铜锁这个侄子……
Ps:月票月票!
第195章 在年代文吃瓜(八)
“家里没个儿子,确实不行!”
乔老头儿吧嗒吧嗒抽着烟,烟雾缭绕间,他那一张透着不好接近的老脸便有些模湖。
他当然知道乔铜锁这话,有夸张、挑唆的嫌疑。
但,乔老头儿也承认,有儿子就是有底气。
就像他们家,当年他娘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吵架的时候,老太太都格外有底气。
因为她有四个人高马大的儿子啊。
什么都不干,儿子们只在她身后站着,就够吓唬人的。
在城里,似乎不像在农村那般明显。
可有儿子和没儿子,还是不一样。
就像他们前院的一大爷方耀中,两个闺女,他还是更喜欢带徒弟。
乔建国没死的时候,就是跟着方耀中做学徒。
乔建国还不是方耀中最得意的徒弟呢,方耀中对他也比亲闺女都好。
方耀中想的是啥,精明的乔老头儿门儿清——
闺女嫁出去就是外人了,徒弟要是教好了,跟亲儿子也差不多。
过去的老师傅,很多都是靠着亲传弟子养老。
而他们祖传的手艺呢,宁肯传给徒弟,也不教给闺女。
乔老头儿本就封建、顽固,他固守着老规矩——
亲儿子死了,若是还没有孙子,那就过继一个。
不过,儿媳妇也不能真的赶出门。
她肚子里还有一个呢。
万一是个带把儿的,那就是他真正的亲孙子。
过继来的侄子,肯定比不上亲孙子。
可、可万一不是呢?
当然,也可以过几个月,等顾小妮生下孩子,再决定要不要过继。
可厂子里不会等你这么久啊。
工作的事儿,已经拖了半个月了,厂里一直催,必须尽快解决。
如果没有工作做饵料,亲侄子凭啥上赶着给他当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