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斯年很想跟平时一样,直接把考试当成了上学。
顾父顾母却不同意,“人家家长都陪着,我们要是不去,就像不重视你一样!”
他们家可不是重女轻男。
两个孩子,他们一直都是一碗水端平呢。
顾斯年:……其实,我更希望你们偏心!
但,不管顾斯年怎么拒绝,顾家上下还是齐齐出动。
顾爷爷要不是舍不得小饭店一天的流水,他也想跟着。
顾奶奶则表示,“放心,我去也一样!你呀,就看好饭店。”
一天几百块钱的利润,搁在过去,都够她一个月的药钱了。
现在家里有了钱,也不能大手大脚。
趁着能赚钱,就多攒些。省得以后再病了,他们都不敢去医院!
顾爷爷:……我也想陪大孙子啊,亲家老张头一个姥爷都去了呢。
顾斯年更头疼了。
许是顾家条件好了,顾母对自己的亲爸亲妈也提高了补贴。
就连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哥哥,顾母也多少给了点儿帮助。
于是,顾母的娘家便也成了“好亲家”,他们对顾倾城、顾斯年两姐弟也更加关心起来。
“哼!谁说父母不嫌弃儿女?我看都是势利眼儿!”
顾母心里有委屈,背地里没少跟顾父抱怨。
顾父只是笑笑,并没有附和——
老婆可以嫌弃自己娘家人不好,他一个做丈夫的却不能说岳父家半点不好。
否则,第一个跳起来跟自己干仗的就是老婆!
顾父是个厚道的性子,也感念妻子嫁给自己后的付出与辛劳。
所以,对岳父岳母,顾父也比较孝顺。
两位老人把家产给儿子,生病了需要交住院费的时候,却把女儿叫了来。
换个较真的女婿,肯定不乐意。
顾父呢,心里有不平,却还是拿了钱。
用他的话来说,“岳父岳母再不对,也养大了你,还把你供到了中专。咱们结婚的时候,两位老人也没有太过为难。”
八十年代末,三千块钱的彩礼,不低,却也不算太高。
丈母娘还给陪送了几样家具,返还了三百块钱做压箱底的钱,多少也给了女儿体面。
所以,顾父觉得,丈人丈母娘确实偏心儿子,可也没有真的把女儿当成摇钱树。
尽一份孝心,让自己问心无愧,也就足够了。
不说妻子对家庭的付出,单单是她给自己生了两个如此优秀的儿女,顾父就觉得,自己就该好好对待妻子。
岳父那边,不过是爱屋及乌罢了。
再者,过去就算再补贴,也是有限的。毕竟他们自家的日子都不宽裕。
如今顾家的日子好了,多孝敬一二,顾父也不会太心疼。
两家的关系也就愈发亲密了。
张大舅还会跑来小饭店帮忙,虽然不需要,但也是一个态度。
今天,顾斯年高考,张家也是全家出动。
顾斯年:……真的不需要啊啊啊!
Ps:三八节了,所有的姐妹们,节日快乐!Mua~~
第272章 贫穷贵公主啊(二十二)
让顾斯年“无地自容”的事儿还在后面——
张家大舅妈不但人来了,还特意准备了三件旗袍。
“不懂了吧?这叫‘旗开得胜’!”
“咱们斯年啊,学习好,但高考这种事儿,还是要有个好彩头!”
“来来!小妹,你穿一件!倾城,你皮肤白,穿着件!”
张舅妈自己穿着一件香云纱的旗袍,又塞给顾母和顾倾城每人一件。
顾家众人:……还有这种说法?
不过,好彩头嘛,大家还是愿意的。
非关迷信与否。
这就像明知道不会发财,也会说一句“恭喜发财”。
这只是表达一个美好的祝愿,也是对于心理的一种积极的暗示。
“哎呀,还是嫂子想得周到!我每天都快忙傻了,连这些都不知道。”
顾母深以为然,赶忙拿着旗袍回房间换上。
顾倾城觉得听新奇,原主高考那阵儿,还没有家长穿旗袍呢。
不过是一年,就开始有了“流行趋势”?
顾倾城也知道好彩头的意义,没有说什么,转身去换衣服了。
顾斯年:……妈!姐!大可不必啊!
飞快的换好衣服,顾母和顾倾城又回到“大部队”。
然后,顾、张两家人,浩浩荡荡的簇拥着顾斯年走出了顾家。
“哎呀!去送考啊!”
“斯年,好好考,一定要给你爷爷、你爸爸争气啊。”
“金榜题名!哈哈,斯年,一定要金榜题名啊!”
邻居们,甚至是那些跑来打卡的游客,因为住在民宿里,听到了动静,也跑来凑热闹。
他们都对着顾斯年说着祝福的话。
顾斯年不停的笑着、道谢,感觉自己的脸都要笑僵了。
好不容易出了城中村,顾父、张大舅每人开了一辆车。
两家人风驰电掣的去了学校。
“斯年,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对!你只要拿出你平时的水平就好!”
“平稳心态!正常发挥!你可以的!”
家人们站在学校门口,再三叮嘱顾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