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宣怀卿被女皇封为远征大将军,统领远征军,让他处理扶桑郡的事宜,大伙儿都叫他宣将军。
郁珠经过两年的历练,在打倭寇时立下大功,是远征军中的一名参将。
远征军中,有一支由女子组成的军队,同样在打倭寇时立下大功。
知道郁珠没事,而且还立下大功,郁金姐妹俩都放心了。
姐妹三人聊了聊,郁离得知这次郁氏商行的船也会跟着出海,由郁金负责带队。
毕竟是第一次出海,也不清楚海外的情况,郁金实在不放心,决定自己亲自跟船出海看看。
“大姐,有朝廷的军队一路护航,没事的啦。”郁金道,“阿银原本还想自己带船队出去的,我实在不放心她,让阿银留下来和芳娘一起管理商行,我去就行,听说最多半年就会回来。”
郁银皱眉:“二姐,有什么不放心的,我现在又不是以前,我也可以的。”
她知道自己以前的性子确实比较软弱,担不起事,这些年来,她也努力克服这个缺点,一点一点地改变,想让自己能帮得上忙。
这次郁氏商行的船队出海,她便想跟着去的,可是二姐让她留下。
“二姐。”郁银劝道,“郁氏商行离不得你,不如你留下吧,让我去就行。”
郁金笑了笑,“有芳娘在呢,我很放心!而且阿银现在已经练出来,我就算不在,也不影响什么。”
这两年,她有意锻炼妹妹,再加上孙芳娘已经能独当一面,方才能放心跟着出海,就算自己有个什么,郁氏商行也能照常运转。
虽然她没出过海,却也听说出海的危险,就算有朝廷的军队护航,也不代表绝对安全,她哪里能放心让妹妹带船队出去?
郁金决定的事从来不会改变主意,郁银只好转头找郁离,让她劝一劝。
郁离和郁金聊了聊,确认她的态度,并没有反对,只道:“金娘,保护好自己,平平安安回来。”
郁金忍不住看她,见她眼里的认真,心知若是自己在海外有个什么,这位姐姐绝对会杀过去,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她真的很尽职地当好她们的姐姐,虽然她可能也不知道怎么当,但她在学习。
不知怎么的,郁金的鼻头突然有些发酸。
她咧嘴笑起来,点头道:“大姐,我会小心的。”
送走郁金后,正好女皇宣他们回京,郁离和傅闻宵一起回京城。
时隔两年回到这里,京城并没什么变化,要说变化,就是朝堂上多了几名女官,世人也渐渐地习惯皇位上坐着的是一位女皇。
这两年,女皇颁布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百姓们对这位女皇十分爱戴,在心里暗暗地希望她能活得久一点。
得知两人回来,登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郁离不耐烦应付这些,再次躲到宫里。
她抱着女皇的爱宠白翡翠,将皇宫当作自家的后花园一样溜哒,等女皇忙完,去和她一起吃饭,顺便给女皇输些异能调理身子。
这两年,女皇也跟着练体术,因为练得慢,看着没什么效果,不过她的精神越来越好,就算有时候熬夜批奏折,翌日看着也没什么变化,依然很精神。
女皇有更多的时间处理政务,也拉着那些大臣们一起干活。
大臣们看着上头精神抖擞的女皇,觉得他们再这么跟着女皇肝下去,只怕女皇还年轻,他们就要归西。
背地里,一个个默默地流泪,并写好遗书,生怕哪天他们连句遗言都来不及交待就猝死。
没有比他们更可怜的了。
傍晚,傅闻宵进宫来接郁离,顺便陪女皇吃饭。
吃完饭,两人不急着走,和女皇聊这两年的事情,聊到深夜,索性直接在宫里住下。
他们是女皇的儿子和儿媳妇,就算住在宫里,也不算不合规矩,没人会没眼色地说什么。
只是这样的行为,给人一种错觉,猜测女皇是不是要立太子。
虽然女皇看着很年轻,但她的年龄摆在那里,就算女皇长寿能活,又能活多久?女皇迟早会传位,提前立下储君,方能安定人心。
就在有些大臣暗地里琢磨着,要不要上书请封太子,却不想郁离和傅闻宵只在京城待了大半个月,然后又跑了。
众人:“……”
哪有储君总往外跑的?
怪不得女皇都不立太子,由着唯一的亲儿子继续顶着国公的身份。
**
一辆宽敞的马车行驶在京城外的官道上,随行的护卫并不多,他们骑马跟随,隔着一段距离,并不敢靠得太近。
随行的还有一匹无人驾驭的黑马。
黑马四处溜哒,跑得极快,这边跑跑,那边转转,不管它跑多远,最后都会转回来,继续跟在马车旁边。
护卫们第一次见黑马跑远时,还想着它会不会趁机跑掉。
马王的性子烈,不是普通的马,难以驯服,这会儿给它机会,它还不赶紧跑掉,投奔自由。
直到见它自己乖乖的回来,他们顿时明白,这是被南郡王驯服了。
马车里,郁离坐在那儿吃吃喝喝。
傅闻宵正在看公文,处理一些紧急的公文。
等他处理完,郁离也吃得差不多,给他倒了一杯茶,问道:“给烈哥写信了吗?”
这次他们要去北疆处理一些事,是女皇吩咐的任务,顺便绕道过去看看傅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