瞥见罗二离开,他脚尖踢起一块石子,砸中罗二后膝,罗二整个人失了重心,超前扑去。
一脸扎进尚未干涸的牛粪中。
“你方才说我是什么?”墨承影咬着后槽牙道,“江洋大盗?”
“不是不是、小人有罪……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请大爷高抬贵脚,饶了小人这回。”
小城官吏之间,多半都有关系,官官相护的情况,十分严重。
尚未进城便先杀了军官,即便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城门候,也会将事情闹大。
沈雁归朝墨承影摇摇头,“夫君。”
她朝那对母女看了一眼:若是打草惊蛇,只怕那桩冤案,很容易就变成无头公案。
何况,他们才出京,现在就闹大了,这一路到纪州,各州县的官员,都会有防备,那他们的微服出巡,便没有任何意义了。
墨承影脚尖又旋了一下,“我们能进城吗?”
“能能能,能进,必须能进!”
“我们进城以后,会去最大的客栈落脚,你若是不服,便去那里找爷爷。”
“不敢!绝对不敢!爷爷在平芜城随便待随便住,保管没有任何人敢叨扰!”
墨承影自掌军以来,还是头一回放这种东西生路。
憋屈。
“滚!”
城门候两边的脸已经被碎石细沙磨花,他当真在地上滚了两圈。
那些个城门卫原本要站起来,见头头打滚,便也跟着打滚。
偷看的百姓忍着想要鼓掌的冲动,墨承影却皱起了眉头。
他们不嫌丢人,他嫌丢人。
一个个穿着官服打滚,跟屎壳郎的粪球一样,丢的都是大夏的颜面啊。
破山近身道:“爷、夫人,您二位没受伤吧?”
“外伤没有。”沈雁归伸手抚平墨承影的眉头,“内伤就说不定了。”
青霜牵着马,跑了过来。
墨承影几度张口,压着火气道:“回头查下,这平芜城守将归谁管,本王回去,非得亲自抽他个百八十鞭。”
破山抱拳,“是!”
妇人这才握着女儿的手,上前两步来,“恩公大恩无以为报,舒儿,快来给恩公磕个头!”
舒儿姑娘磕了个头,怯怯看了眼墨承影,又连忙低下头去。
第213章 “惊喜”
景明自带王者之息,天生不怒自威,发起火来,只一个眼神,便似能将人扒皮抽筋。
方才他周身寒意森森,整个人仿佛踏着白骨来,要送人上尸山去。
沈雁归瞧这姑娘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大抵是被景明的样子给吓到了。
她朝青霜示意,让其将这对母女扶起来。
经了方才的事情,妇人的情绪没有先前那般寻死觅活、不受控制,她坚持磕了三个头,理智道:
“两位恩公,趁着天还没黑,你们再往前走走,前头有个村子,总能找到好心人借宿一宿,可别进城了。”
沈雁归瞧她的谈吐,虽不是达官显贵之家的夫人,亦是知书达理。
出事之前,小家该是和和美美。
“两位恩公,那些人不会放过你们的。”舒儿姑娘抹了把眼泪,“我阿爹就是他们打的。”
几个人在路边破败的茶棚小坐片刻。
听妇人所言,她夫家姓杨,家中一儿两女,长女便是身边这位,名叫杨舒,方才及笄,长子杨谦,便是“意外”身亡的那位。
杨谦的祖父和父亲都参加过科考,皆止步生员,终究是家中条件不支持,考了几次便放弃仕途,经过两代人努力,家中攒了二顷田, 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这谦哥儿总算不负家中所望。
七岁通晓六经大义,十二岁岁试上榜,成了秀才,夫子策问,他对答如流,人如其名谦逊有礼,是整个平芜城出了名的小神童。
春山书院的束脩高昂,平民几乎负担不起,但是他们只要了小杨谦十个铜板,便将人收进书院。
“去年摘得桂榜,今春入学,没想到才三个月,我的谦儿就……”
想到自己可怜的儿子,杨母掩面而泣,再也说不下去。
杨舒拍着杨母的背,“都已经四日了,我们吵也吵了、闹也闹了,可是衙门就是不许我们见弟弟。”
秀才见县官是有特权的,不必下跪,遇到公事,还有权直接禀见知县。
他父亲便是秀才,见不到面也就罢了,竟然还会挨打。
不过那个负责开关城门的城门候,便敢那般嚣张,这平芜城其他官吏是何嘴脸,也都可以想见。
这件事的真相要查,平芜城的官场、春山书院,都不能放过。
青霜往杯子里添了茶,推过去,问道:“不是说还有个妹妹吗?现在是跟她爹爹在一起吗?”
杨舒又抹了一把眼泪,“我爹爹素日得空,会去街上给人写信,赚些银钱贴补家用,那日妹妹跟爹爹一起出去,不想惹了贵人,被连着踹了两脚,按进水池里……”
南巡之路才刚开始,便“惊喜”连连。
“这也太可恶了!”青霜不忿道,“你们不报官吗?”
“报了。”
杨舒颓然道:“可是官老爷说,是小孩子之间的玩闹,无心之失,说什么……”
她的眼泪成线,“说什么‘圣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要以德感化’、‘给他机会’之类,罚了九钱银子,小惩大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