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瞧着也是,那身段也比不上,你看王妃那通身气质。”
“或许摄政王伤了眼睛,偏就喜欢丑的呢?”
“少胡说,半张脸能看出什么?我瞧着冯家小姐倾国倾城,而且她才名在外,宣武将军家的,指定比不上。”
“我也听说,摄政王便是看上冯小姐那双眼睛,才对她情根深种的。”
“不会是像太后娘娘吧?哈哈哈哈哈……我听说、听说啊!也不一定真,就是……听说……”
“你个完蛋玩意儿,听说了个什么,倒是说呀,急死老子了。”
“听说小皇帝是太后和摄政王的私生子……”
“真的假的?要是这样,那王妃嫁进去,可不就是守活寡?”
“守活寡那也好过被摄政王那个糟老头子折磨死吧?”
“闭嘴吧你,再说下去,九族都没了。”
“快看快看,摄政王出来了。”
红盖头被风撩起一角,沈雁归见到了她的新郎。
九珠紫金冠束发,喜袍量体而裁,玉带束腰,金丝绣面的皂靴落地,带着冰冷的金属声。
猿臂蜂腰螳螂腿①,身形颀长。
摄政王往她这里瞧了一眼,二人不期对视,暗金面具遮掩,瞧不清面容,阳光在他眼中聚成点点冷芒。
仿佛承影剑击穿冰山,无端叫人后背生寒。
那是习惯杀人的眼睛。
听闻摄政王自幼随军,十四岁独自领兵,十八岁横扫西境,十九岁回京,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在朝中杀出一条血路,力排众议,扶持幼帝登基,独揽大权至今。
上有天子,下有百官,他杀人,不看缘由,只看心情。
沈雁归那双快要冻僵的双腿,正要往前迈,却见他那冰冷的嘴唇说出两个冰冷的字:
“关门。”
周围人:“摄政王将侧妃领进去了,那王妃呢?”
王府管家走过来,“沈小姐,这边请——”
正门关上,角门打开。
“王妃又怎么样?还不是要从侧门进去?”
听到百姓此起彼伏重复这一句话,沈雁归的骄傲让她停住了脚步。
青霜不忿:“我家小姐可是圣旨赐婚的王妃,是正妃,怎么能从角门进去呢?”
管家威仪道:“姑娘也说是小姐,这礼未成,如何算王妃?沈小姐若是不肯进,要回将军府,咱们摄政王府,也是不会勉强的。”
新娘若不来,折损的就是摄政王府的脸面,新娘若返回,丢得就是宣武将军府的脸面。
沈雁归也想回去,可她回去了,娘亲和妹妹怎么办?
她们好不容易喝上一口热汤,盖上棉被,烧上炭盆。
骄傲值几文钱?
能换来热汤、棉被和银炭吗?
并不能。
她没有选择的资本。
注解:
①该形容综合自《水浒传》、《红楼梦》等,如花荣“细腰宽膀似猿形”,相关影视作品中,常用来形容锦衣卫、不良人等习武男子,以表达人物个高细腰、四肢修长、身形俊美有力。
第2章 重生
沈雁归握着青霜的胳膊,跟着大总管,大步往雪庐去。
绕过前院,里头正在拜堂,吹笙鼓簧、热闹非凡。
她侧目望着,脚步忽然顿住,青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小声问道:“小姐,怎么了?”
“我好像听到……”鸡鸣?大喜的日子,怎么会有鸡鸣?沈雁归摇了摇头,“没什么。”
越往宅院深处去,路上的积雪越厚,王府大婚里里外外那样忙碌,这里竟也不曾有脚步踏足,可知那雪庐应该是个十分偏僻的角落。
冬日的天很快暗下来。
她坐在床榻上,盯着已经被雪湿的绣花鞋,房间很冷,脚底很凉。
前院推杯换盏的热闹传不过来,忽而夜空炸响。
“咚——啪”,有烟花绽放。
“走吧走吧,去外头看烟花,一个不受宠的王妃,连王爷都记不得了,咱们也不必伺候了。”
王府丫鬟出去了。
沈雁归伸手将盖头掀开。
她环视四周,屋子比自己在沈家住的大多了,只是除了正门贴着两张巴掌大的喜字,桌上象征性摆了一盘喜果,整个房间再没有半点大婚的氛围。
屋里除了她,还剩下将军府陪嫁来的三个丫鬟。
青霜小声道:“小姐,您怎么自己将盖头掀了?这不吉利。”
她想将盖头给沈雁归盖回去。
“有什么不吉利的?不过是个替嫁新娘,王爷后院姬妾十多房,今日还将心上人娶进门,谁有空搭理你?”
紫露不像丫鬟,倒更像主子,她坐在圆桌旁,吃着喜果、嗑着瓜子。
青霜辩驳,“什么替嫁?我们小姐就是以大小姐的名义嫁进来的,不是二小姐。”
“还大小姐?”紫露翻了个白眼,“还真把自己当人了。”
紫雾搓了搓手走进来,双手围着一支蜡烛取暖道:
“外头都下雪了,屋里连个炭盆也没有,我们当差这么久,哪受过这样的委屈?真是晦气,怎么偏我们得了这差事?”
“谁说不是呢?”紫露给她倒了杯酒,“这酒不错,你喝了暖暖身子。”
青霜有意分辩几句,被自家小姐拉住,她跺一跺脚,心疼又委屈:
自打大公子出事,小姐便愈发软弱可欺,好不容易小小姐出生,她性子有所好转,却不想又被逼出嫁,老天爷真是瞎了眼,怎么专逮着她家小姐一个人折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