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我成了女配的姨母[穿书]_尺鲤【完结】(118)

  换了一身衣裙,沈秋娘在林轩的示意下,缓缓靠近如同惊弓之鸟般的大周妇孺,用着和缓的语气,垂首低声地对她们说着什么。

  几十个膘肥体壮的北勒大汉被押上前,都是仆固帐下有功的“将士”,被北勒一族视为“英雄”的大人物……更是残害了无数的冀州子民,将无数大周妇孺掳掠欺辱的罪魁祸首。

  如今,这些罪魁祸首已经彻底沦为了阶下囚。

  听着沈秋娘的话,被折磨了几十年的大周妇孺先是一怔,后看着不远处草原上早应该被千刀万剐的北勒人,早已如同死灰的眼睛也逐渐浮现出了些的许光亮,手心里被塞入了的匕首也攥地更紧了。

  凌乱的步伐逐渐变得坚定,还颤巍着的手也更加平稳,随着欺辱过自己的禽兽一个个地倒下,被迫远离家乡多年的妇人们泪流满眼,灰暗多年了的眼睛却是越来越亮。

  ……

  草原上有着被养地膘肥体壮的骏马牛羊,大周中原有着草原人垂涎欲滴的茶叶粮食,因此在大周开国之初,朝廷就就设下了关市,专门用以大周商户和游牧民族之间的各种交易。

  官办的关市越来越小,后民办的关市越来越大,因此即便大周后近两百年间和北戎之间战争频发,两边平民的关市交易,却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据北勒的一些平民交代,他们会常在溯水附近和一些大周的商队进行交易,近一年来,大周和北戎进行交易的商队不在少数,而仆固手里那副画卷,则是底下人供上的,画卷的来源,是程氏商队。”

  冀州信都郡,程氏。

  林轩拱着手,沉声将这几日审讯过的内容对着上首的主子,一一述出。

  画卷上不染丝毫血色,在乌黑的书案上平展着,卷纸暗黄,纸上的妇人衣炔飘飘,妍丽柔和的面容清晰可见。

  这是他的夫人。

  如今却被绘成了画卷,落入了敌寇手里。

  披着重甲的男人眸光逐渐深沉狠厉,粗粝指腹缓缓落在了画上的妇人上,良久后,才沉声笑道,“明日一早,就将本王将北勒一族彻底族灭的消息,传回至冀州。”

  林轩怔了怔,垂首应是。

  北勒一族的性命,就这样被彻底定下了。

  ……

  距离发现疫疾已经有了半月,整个荥阳被重军把手戒备森严,而被发现了疫疾的街道和附近的坊市更是被高高的栅栏彻底围上,除了每日定点的送衣送食和按时诊治的医者,任何人都不可随意出入。

  距离东市较远的一处偏僻宅院处。

  听着奴仆打听回来的消息,马康年面色渐沉,他只让奴仆离开,沉思了片刻,遂来到了宅院里的一处偏僻的院落。

  “这一次,师兄倒是失算了,即便是生了疫疾,荥阳还是没同师兄所想的这般乱起来。”才一进屋,马康年就迫不及待地讥讽起来了。

  他并非急躁的性子,显然这半个月无用的等待,已经彻底耗尽了他所有的耐性。

  年轻郎君喝着酒,眉目也多了几分沉郁,即便是听到了马康年话里的讽刺,也并无任何反应,只是淡淡道,

  “你又怎知是我失策了,不过是表面功夫做得好掩人耳目而已,那疫疾可怖,若是届时彻底蔓开了,想来惨状也定会如同徐州临淮一般——”

  “若按着师兄所言,如今我们都出不去,若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也会统统跟着死!”马康年面容冷寒,狞笑一声,“什么医者都是虚的,想来师弟的死,也是在师兄的计划中吧。”

  “可惜啊,师兄如今还在城内,想来是要和师弟我一起去死了。”

  若不是出现了意外,他的好师兄想必早早就已经离开了荥阳,即便荥阳城最后真的因为疫疾成了一座死城,和荥阳城内一同死去的,也唯有他马康年一人。

  年轻的郎君被截了话,对于马康年的话不置可否,只是在垂首饮酒之际,眼底布满了阴森沉冷之色,就连捏着酒盏的手也不断收紧。

  马康年说得的确没错。

  自古以来,旱、涝、蝗、疫等大灾,一旦发生,向来是非人力可控的,徐州临淮的疫疾初时几日的症状并不显眼,只发热咳嗽而已,若是让寻常的医者诊治,不过是会当做一般的风寒治疗。

  按着原来的计策,只将从徐州带来的两个身带疫疾的庶民带至荥阳闹市中留上半月,在还未有人能够发现之际,就可以将整个疫疾彻底散开。

  即便最后疫疾并未将偌大的荥阳变成空城,也能够让荥阳大受打击,让留守的兵力生乱,然后将这些兵力彻底击溃。

  而届时,他也早已经离开了荥阳。

  可没成想,倒是被一个婆子彻底给坏了他的好事……年轻的郎君闭了闭眼,将满心的戾气彻底压下,又将杯盏里的酒彻底一饮而尽。

  不曾否认的话让心里隐隐的猜测成真,马康年咧着嘴,怒极反笑,他眼睛赤红,几步上前,挥舞的拳头正要落下,却听见屋外传来一阵阵的脚步声。

  马康年转过头,以为是宅院里奴仆发出的声音,却见屋子里的门被暴力地一脚踹开,门外也并非是他以为的奴仆,而是是一魁梧壮硕,披着黑色甲胄的中年男人……

  ……

  造成荥阳疫疾的罪魁祸首终于被抓住,赵筠眉开眼笑,在听到了部曲带来的消息后,兴奋地连马也顾不上骑了,只兴冲冲地带着好友来到姨母面前邀功。

  第91章

  马家郎君。

  听着外甥女的话, 阮秋韵怔了怔。

  赵筠并未察觉姨母的异样,以为姨母不知道自己说的是谁,还特意解释道, “这个马康年姨母也知道的,就是去年在盛京时帮过我一次的马家郎君马康年,我当时还同姨母说起过呢。”

  这个马康年,阮秋韵的确知道。

  她望着面上犹带着得意之色的外甥女,眉目微敛, “筠儿的意思,你已经查出了,是马康年伙将徐州患了疫症的百姓带到荥阳来的?”

  赵筠点了点头, 补充道,“寇将军已经将人抓起来了, 不仅是马康年,寇将军去捉人的时候, 发现马康年还有一位同伙呢。”

  荥阳为何会出现疫疾一事,始终萦绕在赵筠项真两人心里,赵筠思虑了几日,后来还是去询问了老师仲羽。

  在老师那里得知荥阳城内出现疫疾可能是人为之后后, 赵筠又想起了那日项真抵达荥阳后不经意的一番话话。

  在得知了马康年的确在荥阳后,又派人去查了最先被诊出疫疾的婆子, 最后在一家牙行查到了将婆子买下的买主,真是马康年。

  赵筠心里欢喜, 也喜滋滋地将一切都说得很清楚, 阮秋韵细细地听着,很快也明白了其中的来龙去脉,能够找出罪魁祸首当然是好事, 只是…阮秋韵眉眼微动,看着外甥女轻声询道,

  “筠儿为什么会突然怀疑马康年?”

  马康年的确不是好人。

  可一切的作恶也只在那本书上才有所提及,如今这个局面已经和那本书里的大不相同,在她的印象里,除了在盛京街道上的那一次的相助外,外甥女应该和马康年没有任何交集才对。

  怎么无缘无故的,外甥女在荥阳只见到马康年一面,就怀疑起了对方,甚至还特意让身边的部曲去调查。

  因为押着林氏部曲前去林氏一事和将人丢进象姑馆有千丝万缕的干系,所以为也没有同姨母说的,姨母自然是不知自己和那马康年,已经暗自结下了仇怨了的。

  面上的喜意猛地一滞。

  赵筠眨了眨眼,望着姨母略略带疑惑的面容后,又咽了咽口水,最后也只是心虚地嘀咕着,“我其实也没有一开始就怀疑他的,只是他本来就是待在盛京的,如今突然出现在荥阳,姨母不觉得有些奇怪吗?”

  说着说着,还不忘用手碰了碰自己身侧的项真,正喜滋滋饮着王妃夫人亲手倒的茶汤的项真懵了懵,手里的茶盏几乎都要溢出来了,显然还有些不在状态。

  赵筠眨了眨眼,又低声重复一遍,“真真,你说是吧,马康年突然出现在荥阳,你是不是也觉得很可疑?”

  “对对对,的确有点可疑。”项目真反应过来了,立即点着小脑袋道,“那日我在荥阳见到马康年时,还着实是被吓了一跳呢。”

  两个小女郎不约而同地点着脑袋,都抿唇笑着,一脸信誓旦旦,可眸光闪烁游移,显而易见地有些心虚。

  阮秋韵心里有些复杂。

  可思虑了片刻,也并没有继续询问下去。

  这个年岁的女孩子,大多已经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了,也需要个人隐私了,大人过于探究太多不好,只要外甥女没有如同书里那样喜欢上马康年,不会重蹈覆辙就好。

  见姨母没有继续问自己,赵筠松了一口气,她端起茶盏润了润喉,又继续道,“马康年及其同伙都已经交给老师了,说是还要继续审问一番才行。”

  总不至于因为一件小事,马康年就像置整个荥阳庶民于死地吧,就像老师说的,这幕后必定还有其他执棋之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