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顺着于荼的话头,忍不住想了想齐俐和严烟打起来会是什么场面。
首先,可以肯定严烟打不过齐俐。
齐俐即使让严烟一只手严烟也打不过。
那么,严烟打输后会不会迁怒于荼呢?
目前来看,严烟还想不到“迁怒”这么高端的玩法。
她的做法层次仅限于指着齐俐的考试卷或作业嘲笑:
“你这道题写错了!”
导致很多以前以为严烟是中二期没完没了的顾客自我反省:
“这位老板可能根本就还没进入中二期。”
“她大概还陷在小学生的幼稚逻辑中。”
“也可能是幼儿园逻辑。”
齐俐安慰严烟:
“烟阿姨,你不要自卑。”
“即使你幼稚,我也愿意带你玩的。”
严烟:
“叫姐姐。”
齐俐:
“但那样你岂不是要叫我妈妈阿姨?”
严烟:
“各论各的。”
齐俐:
“好吧。烟姐姐。”
书吧的顾客们及其他员工:
“一个还需要幼儿园小朋友哄的人……”
“确定了,严二小姐这人,顶天了也只能算是幼儿园性子。”
“真不知道还要过多少年,严老板才能摸到小学生的高度。”
“至于以前我们以为的中二期,对严老板可能是下辈子才需要考虑的事情吧。”
由于齐觞公司的忙碌程度与正经程度远胜过偏爱书吧,所以齐俐去齐觞公司的时间比较少。
但就凭这少少的几次造访,便已足够让齐觞的同事们领导们下属们甚至别的公司的合作伙伴们,对齐俐印象深刻。
毕竟,能徒手扯断钢丝的小孩……
不知道是不是独一无二,反正以这些人有限的阅历,就只亲眼见过这唯一的一个。
那同样是齐俐还在读幼儿园期间发生的事情。
某一天,齐觞比较空闲,便带着女儿去了解他的工作环境。
那天,一个名叫司衷的技术人员被一个问题难住。
在司衷正满心烦躁之时,一个箱子也冒出来给她添堵。
那是一个出于安全考虑而用钢丝捆得格外结实的箱子。
司衷需要拆开它,但试了几次都拆不开。
第36章
☆、不太靠谱的大人们
司衷想要用钳子, 却忘了钳子是放哪儿的。
又完全没有心情去找或去回想。
她暴躁地拿起旁边显眼的办公剪刀剪了两下。
结果自然是没剪开。
这导致司衷的心情越发恶劣。
一时间简直觉得全世界都在刁难她。
司衷在气愤之中,干脆直接上手去掰箱子上的钢丝。
齐俐当时见这人很明显力气不够,动作更是乱七八糟, 极容易受伤,于是便上前帮她扯了一下。
钢丝被扯断,箱子可以打开了。
司衷被这转折弄得怔住。
她先是下意识看看自己的手, 但略微恢复的理智告诉她, 从自己的力气以及刚刚的手感判断, 钢丝肯定不是自己扯断的。
排除掉一个不可能选项,于是……
司衷看向齐俐。
齐俐对她说:
“姐姐, 心情极度恶劣时, 建议少动作。”
“或只做绝对熟悉、绝对安全的动作。”
“不然不仅会事倍功半,还有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司衷的理智在某方面彻底回笼,在另一方面却又越发飘忽。
她满脸冷静地回应齐俐:
“你说得非常正确。”
“刚刚是我做错了。”
“你不要学我。”
齐俐点头:
“知错能改就是好事。”
“我没有学你。”
“我刚刚会动手是因为我已判断出我的力气足够扯断它。”
“事实证明, 我的判断没有错。”
司衷一边说着“原来如此”,一边沉稳地打开了差点让她弄伤自己的箱子。
然后终于想起来问:
“你是谁?”
“谁带你来这儿的?”
已经在一旁站了一会儿齐觞开口:
“不好意思, 这是我女儿。”
“刚刚张工找我说话,所以我让她在门口稍微等一会儿。”
“她应该没有故意打扰你的意思。”
张工的办公室就在司衷的斜对门。
于是司衷立刻理解了小姑娘离开父亲吩咐地点的原因。
司衷道歉:
“是我的问题。”
“我这边动静太大,可能吓到她了。”
“她没有打扰我。”
“应该说, 她救了我。”
本来,司衷不会好意思对别人说自己情绪上头时做的危险动作,齐觞和齐俐也无意在公司里炫耀齐俐的大力气。
——因为可炫耀的场合太多, 没必要在人心复杂的公司里引人注意,那又不涨工资。
但走廊里有监控, 角度刚好能拍到司衷暴躁扯箱子钢丝、齐俐走过去帮她扯断的过程。
然后又那么刚好,监控室值班的人注意到了这一幕。
且这位值班的李益是个八卦的。
还是个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的。
李益在监控的小画面里没有直接看清齐俐究竟做了什么。
但他以丰富的八卦经验判定,这位小姑娘做的事情很了不得、足以把情绪不好的司衷狠狠震住。
然后李益在吃饭时直接去问了当事人。
几个当事人没有主动说的意思, 但当有人问到了,他们也觉得没必要遮掩。
然后李益便知道了。
接着全公司以及这几天与他们公司有往来的客户也都知道了。
还是有监控录像为证据的那种知道。
除了司衷的直接领导——也就是张工——对司衷批评了几句“工作时间不要过分情绪化”外,其他人的注意力全在“幼儿园小朋友徒手扯断钢丝”上。
众人纷纷表达震惊:
“真的?”
“又是以讹传讹传变形了吧?”
“那监控清晰度不高,看不清钢丝的原本状态。”
“有可能那钢丝本来就是断的。”
“但我确实听齐觞亲口说过,他女儿力气特别大。”
“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能自己搬动椅子就可以叫力气特别大。”
“假如各方都没有说谎,那么真相只有一个。”
“那钢丝本来就快断了,小朋友只是正好扯到了快断的那个位置。”
“对,还是这个说法最符合逻辑。”
众人聊天时,突然一个叫苗金思的人放了一个汽水玻璃瓶到桌上,说:
“我刚没找到开瓶器,这是齐觞女儿徒手帮我开的。”
其他人:
“……”
“不是,就算小朋友力气真的格外大、能做到这件事,但你是怎么这么好意思向小朋友提出这种帮忙要求的?”
“齐觞没把你怼哭吗?”
苗金思:
“我没提出。”
“我就是在他们父女俩旁边到处找不到开瓶器,于是想用牙开,那小朋友拦住了我。”
“她提醒我小心别把牙磕坏了,并主动提出她能帮忙。”
“她对我伸手,我也没多想,就把瓶子递给了她。”
“等我反应过来以为她有开瓶器,想对她说把开瓶器借给我、我自己来时,她已经把瓶盖揭开了。”
“就手这样一揭,跟揭茶杯盖似的,就开了。”
“完全没有用力的感觉。”
“要不是我对自己的记忆力还有点自信,我几乎要以为在我把瓶子递给她之前,瓶盖就已经开了。”
其他人:
“齐觞怎么说?”
苗金思:
“他提醒我说谢谢。”
其他人:
“所以人小朋友帮你这么大一个忙、让你避免了磕坏牙的风险,你却连说谢谢都还需要小朋友的家长提醒?”
苗金思:
“我那是陷入震惊中,反应慢了半拍。”
其他人:
“如果只有扯断钢丝的事情,可能是巧合。”
“如果只有开瓶盖的事情,也可能是巧合。”
“但两件事情在同一天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再说是巧合就太勉强了。”
很快,众人又听说齐俐帮忙拉开了一个被卡住的抽屉,还帮忙抬起一张桌子以便人捡起滚到缝隙里的钢笔。
众人:
“齐俐小朋友的力气问题先不提,我们公司一天之内需要小朋友帮忙的事情是不是太频发了点?”
“这让小朋友怎么看我们公司?”
“会不会觉得她爸爸工作在一个事故不断的不靠谱公司?”
“丢人现眼。”
有人委婉地向齐觞询问他妻子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不方便。
齐觞公司很多人都知道齐觞妻子的工作比较清闲,远比齐觞适合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