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俐:
“因为我痛觉正常,而且我做事时很少着急。”
“不紧不慢地洗手,一感到哪里痛就立刻停下,调整用力程度,不会等把手指掰断了才反应过来。”
“所以我在适应上限增长的力气时,拿自己的身体摸索轻重是相对最稳妥的。”
“用其他东西训练,获得的反馈不那么及时,总要等到东西出现可看出的破损后我才能确认自己用力过大了。”
于荼:
“在摸索、训练的过程中,顺便养成了慢性子。”
“这样也挺好的,有一种沉稳感。”
齐俐站起身,两只手轮流在手臂上轻轻拍打。
同时点头:
“没错,今年的适应难度又比去年更低了。”
齐觞也站起来,把自己的手臂伸到齐俐面前。
齐俐轻拍上去,发出清脆的“啪”。
齐觞:
“确实控制得不错。”
于荼给齐俐递小蛋糕。
就着于荼的手,齐俐慢慢捏上小蛋糕。
调整了几次力道后,齐俐成功找到了能把小蛋糕拿起来又不会把它捏扁的档。
然后齐俐把小蛋糕送入自己嘴里,作为奖励。
于荼又递上了炸小鱼。
齐俐慢慢地、小心地捏起一条,递向宽团。
宽团盯了齐俐两秒,然后迅猛地咬上小鱼。
惊得齐俐一个失手,把捏住的那一小块捏碎了。
宽团一边吃它叼走的部分,一边嘲笑地看着齐俐。
齐俐把手指上的鱼渣放入自己嘴里,并为自己辩解:
“我才刚开始学习适应新上限,出错也是不可避免的。”
宽团吞下小鱼,回应:
“我也没说你不该出错。”
“但合情合理我就不能嘲笑了吗?”
齐俐转头拿小鱼喂爸妈。
齐觞吞下一条炸小鱼后,说:
“觉得我们家的成员排序可能有了变动。”
齐俐:
“没有呢。”
“团神是客……猫。让客猫先吃只是礼节。”
“团神不是我们家养的,不是我们家的固定成员,不影响我们家内部的排序。”
“不过我们家有排序吗?”
“我每年升级后选择先喂你们俩中的谁吃东西,除了第一次是抽签外,后面都是轮流的呀。”
“今年是爸爸先,明年就是妈妈先。”
“当然我肯定得排第一个。”
“我得先试出喂食的正确力道。”
宽团:
“端水大师。”
齐觞把新蒸好的鸡蛋羹放到桌上。
搭配的是晶莹的、轻薄的、一看就易碎的玻璃勺。
于荼:
“其实也没有那么易碎,至少经得住跨越两个省的快递运输。”
齐俐活动手指,小心翼翼地拿起勺子。
再更加小心翼翼地挖特意蒸得比较嫩的蛋羹。
宽团跳到桌上,使桌子轻微震荡。
齐俐手一抖。
好消息是,勺子起码比炸小鱼结实,没碎。
坏消息是,挖起来的蛋羹洒了一半回碗里。
不过没洒到桌上。
宽团有些纳闷:
“你有这么容易受惊吗?”
齐俐屏息凝神地把勺子中剩下的蛋羹放入自己嘴里,并咽下后,才回答:
“升级日这一天是不同的。”
“我习惯了在这一天只接触爸爸妈妈,今年突然多一个生物,我还有点没适应。”
于荼:
“从现在开始适应这个也好。”
“你现在关系好的朋友越来越多,生日时想继续完全不见外人会越来越难。”
齐觞:
“哪怕不告诉你的朋友们今天是你生日,他们也可能为了委托人、工作、玩耍等原因来找你。”
“而且你的大力士团队里有你们班班长,她应该在你们班主任那里看过你们所有人的生日日期。”
“你说你们班长会记住吗?”
齐俐:
“有可能会。”
“上学期间言誉可能会因为专注学习而忘记,但现在是暑假,而且暑假已经过了大半。”
“言誉的暑假作业和额外习题现在可能都做得差不多了,正闲着,便可能想管点事。”
“再加上还有方知言那个什么都要列张表的人在……”
于荼:
“轻轻加油。”
“至少按前段时间的情况看,他们通常要等午饭后才会来找你。”
“你还有几小时可以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适应新上限。”
齐俐:
“没关系,我没有压力。”
“我可以直接告诉他们我今天金手指升级、没余力和他们一起玩。”
“他们会理解并羡慕的。”
宽团:
“也可能他们会兴奋地留下来看看升级后的金手指。”
“即使实际上他们大概率什么也看不出来,但这不影响他们充满热情地围着你看。”
“小学生凑热闹时的行动力与专注度,有时候不仅超出成年人的想象,甚至连小学生自己都惊叹不已。”
齐俐感觉团神好像在阴阳怪气。
不过此刻的齐俐忙着训练,也就顾不上深思猫猫神话语背后的含义了。
齐俐:反正团神最多只是嘲笑我几句而已,又不会害我。
今年的八月十五不是周末,齐觞和于荼都需要上班。
他俩也确实放心地先后离开了家。
留齐俐独自在家继续训练,他们下班后再回来看成果。
宽团感叹:
“这对父母是真的心大。”
“幸亏他俩养的是个有那么点前世记忆的伪小孩,还白捡一个世界意识当警报器。”
“不然即使你有巨力,不容易被绑走,但也不排除你会摸电门、玩火烧房子、从阳台摔下楼。”
齐俐:
“当然是在我用实际行动证明我能做到自律、不会做那些找死的事情后,他们才放心我自己活动的呀。”
“以前我幼儿园时,每年升级日我妈都会请假陪我,有时我爸也会。”
“当然如果正好遇到周末,我妈就不用额外请假啦。”
“我一遍一遍在他们的注视下证明我训练很认真、很谨慎,他们才逐渐相信他们可以不用一直盯。”
“去年是他们第一次在我升级日时都去正常上班。”
“他们下班回来后,看到我毫发无伤地自己完成了初步训练。”
“今年他们当然就更放心了。”
“以后还会越来越放心。”
宽团:
“你希不希望他们生个二胎?”
“那样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养正常小孩有多麻烦。”
第65章
☆、过生日的方式
齐俐:
“这由他们决定。”
“如果有弟弟妹妹, 我会尽力与之好好相处。”
“如果没有,我也可以自己在外发展出很多小弟小妹。”
午饭过后,果然有小伙伴来找齐俐。
还给她带来一个十四寸的大生日蛋糕。
言誉骄傲:
“我上周就定了呢。”
“以后我们大力士团队任何一人过生日, 我们都集资定个蛋糕。”
“我们打工的钱够。”
“虽然有人说家里也会给自己定蛋糕,但我想这不冲突,我们完全可以吃两份嘛。”
齐俐:
“我很高兴能多一份蛋糕吃, 但你们还记得我们集资买猫粮的事情吗?”
“老师对我们强调了,众筹、集资这类事情,要慎重。”
“而且如果团队中每一个人过生日都集资买这种规格的蛋糕,那每年加起来的费用也不是小数目。”
“即使我们有打工收入, 但如果打工收入全用来过生日, 就好像成了帮蛋糕店打白工。”
“而如果我们找父母要额外的零花钱来给队友过生日,又显得我们这个打工团队入不敷出、没有前途。”
言誉和其他小伙伴原本兴高采烈的神情焉了很多。
齐俐:
“我再强调一遍,我很高兴能多一份蛋糕吃, 也很高兴你们来给我过生日。”
“但这适不适合成为我们团队的惯例,我觉得我们需要更慎重地考虑。”
“我认为, 不应该把'过生日'这件事变成一种负担。”
方知言:
“如果每次都是这么大的蛋糕,经济负担确实有点大。”
言誉:
“但小蛋糕我们这么多人不够分呀。”
“其实十四寸都小,我本来想定双层的。”
“而如果不买蛋糕、买其他零食, 感觉就不是生日气氛了。”
大家看向齐俐。
齐俐:
“我初步有两个思路。”
“一,买原材料自己做。”
“将做的过程本身也当作庆祝生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