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陈可解约后,苏曼闻一直对她很是照顾。
这次电影《风铃》的试镜机会,就是苏曼闻给的。
应时影视的演员选拔只看能力,苏曼闻没有权限内定,但她一直都相信陈可的潜力,结果也不负所望。
徐颂安想起陈可的过往,也不由感慨,大家都是倒霉孩子,也很珍惜这次机会。
“我只是没想到,自己会拉低应时影视的颜值标准线。”徐颂安叹气,他知道自己长得不算丑,节目里完全是因为妆造,但网友的评论还是影响了他的情绪。
陈可挑眉,瞬间有些槽多无口:“希望你不是在搞抽象。”
徐颂安抬头看她,眼里的担忧不像假的。
陈可:“......”
“你就算对自己没信心,也该对应总有信心。”陈可最后只能这么说,“我们还是先对剧本。”
......
《风铃》是一个不复杂的犯罪题材电影,男主角温煦是个菜鸟刑警,但大胆细心,很得警局前辈的喜爱。
而在他任职的第二年,辖区内发生了恶性杀人案件,一个富二代被杀死在垃圾场,尸体上方的废旧铁架上,挂着一个破破烂烂的风铃。
随着案子深入调查,警方发现近几年全国各地共发生了四起类似的杀人事件,前四起已经并案调查。
每一起案子的死者死法不一,死亡地点也不一样,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案发现场都挂着一串风铃。
目前,案子的线索已经不少,这些死者曾经是一起玩乐的狐朋狗友,胡作非为干了不少混账事儿。
所以他们接连死亡,肯定是有人在蓄意报复。
可问题是,他们做得错事太多了,违法犯罪的事情也不少,许多事还是未成年时犯下的,仗着未成年的身份和富裕的家庭背景,几次逃脱法律制裁。
温煦在调查过程中,甚至产生了动摇,觉得这些人都是该死。
都说凶手不该以暴制暴,但这群死者几次逃脱制裁,让受害者还能如何选择?
每个人的绝望,都是被现实逼的。
女主角秦晚是温煦的高中同学兼邻居,因为秦晚性格活泼且富有正义感,两人高中时是很好的死党。
两人的重逢是场意外,温煦在四处走访时,遇见了在民营艺术班教陶艺和拳击的秦晚。
温煦甚至感慨,陶艺和拳击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兴趣爱好,也只有在秦晚身上才不显得突兀。
其实,按照悬疑题材作品爱好者的经验,已经能猜出凶杀案肯定与秦晚有关系。
是的,秦晚就是凶手。
秦晚是被养父母收养的,她有个异卵双生的妹妹。
妹妹性格比较听话乖巧,在福利院里很快就找到了收养家庭。
而秦晚性子独立,直到父母的故友找来,才获得了新家庭。
姐妹俩被两个家庭收养,但秦晚一直没有忘记妹妹,一直在养父母的帮助下寻找妹妹。
直到大学那年,她交往了一个有钱富二代,对方无意中提起秦晚有些面熟。
那时候秦晚已经察觉到富二代男友的表里不一和麻木不仁,正准备着分手,听到他这句话,便暂缓分手事宜,开始调查男友。
最后她查出男友在高中时,就和一群狐朋狗友厮混,还几次被警察拘留调查。
将他们犯过得案子一桩桩调查,秦晚在受害者中发现了自己的妹妹。
这群人和她妹妹在一所高中,其中一人看上了妹妹,开始展开追求,但妹妹以要好好学习为由拒绝了对方。
然后事情就发展成一群人开始阴魂不散的纠缠妹妹,不断骚扰晋升成了霸凌,最后还下药侵犯了妹妹。
妹妹也曾在养父母的支持下报警,却被反泼污水,案子不了了之。
最后妹妹跳湖自尽。
秦晚联系上了妹妹的养父母,发现养父母还在想办法为女儿申冤,他们说妹妹不可能自尽,她一直坚持要去找姐姐,连左邻右舍的异样目光都忍下来,怎么会想不开自尽。
得知一切的秦晚,选择了一条最直接的复仇方法——将这些人都送下去陪妹妹。
至于尸体边上的风铃标志,是因为妹妹一直珍藏着秦晚手工制作的一个小风铃,她将风铃当成了妹妹的标记。
总体来说,这个故事比较老套,但好在逻辑通顺。
电影想要出彩,就得看导演的能力和演员的表演,故事的重点应该放在人物的塑造和引起观众思考。
要是着重悬疑而故弄玄虚,可能会让观众产生“就这”的失望心理。
毕竟这个故事没什么大的反转,更多的是在刻画事情,而非案件。
而其中表演难度比较大的,肯定是女主角秦晚,但这不代表男主角就可以随便演。
作为观众看故事的眼睛,男主角温煦必须将自己的情绪传递给观众。一点点抽丝剥茧的震惊与彷徨,面对秦晚时的情愫和最后得知她是凶手的难受与无措,对自己职业的质疑和摇摆,这些都要演员去表达,要是没演出来,就会很影响观众的观影感受。
因为网络上的质疑不少,徐颂安一直很认真揣度角色,去想象温煦的性格和情感,他不希望自己拖了后腿。
但为了不影响状态,他断绝了网络,全身心沉浸在在剧组氛围里,直到杀青,才重新登上了社交账号。
登录账号的徐颂安发现自己涨了不少粉,进入主页才了解,原来是因为《风铃》官方之前发布了定妆剧照,为他的颜值正名。
-
第67章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那档练习生综艺的限定团会糊得这么快了。他们公司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化妆技术,能让团员长红就有鬼了!!!]
[话不能这么说,其他人是正常发挥,只有徐颂安是被迫扮丑(狗头)]
[他这张女娲毕设的脸,怎么能在选秀里那么丑?]
[是不是黑幕实锤了?故意给好看的个人练习生化丑妆,防止他抢占出道位?]
谁也没想到,一档已经扑穿的综艺,还能迎来网友的审判。
更加扑朔迷离的事情是,那个已经查无此人的出道团,居然借着这次热度,又开始活动了。
[......]
[我对这个节目主办方有了新的认知。]
[不要脸到这种地步,做节目还能失败?有这种脸皮,做什么不会成功?]
[主要是审美也没有,要是把徐颂安安排进出道位,靠他这张脸也能有热度了。]
[还是别了吧,要是徐进了这个鬼畜的男团,还有机会出演YSYS的电影吗?就他这张脸,别想再重见天日!]
[我还是很好奇,蘑菇是从哪里挖出来的演员?我看别的剧都辛辛苦苦找主演,她随手一抓就是大美人?]
[据说是一个线下活动,商场开业演出表演上逮着的......蘑菇刚好去超市,然后看见了徐颂安在舞台上唱歌......]
[不愧是蘑菇!]
[那个练习生选秀的妆造得多难看,连商场开业演出都比不过?]
关于男主角颜值的争议,总算是被压下来。
但随之而来的讨论,是“这样一张脸,是否适合大荧幕”,以及“应时影视的首部电影是否能像应时剧集那样所向披靡”之类的质疑。
争论永远无法抹平,就算是通行币,也不是人人都喜欢。
哪怕是等到上映之后,电影取得了好成绩,也不会人人都好评。
......
因为是小成本悬疑题材电影,应时也没有自信到去争大热档期,最后选定了4月1号愚人节。
这个档期有几部搞笑片,过几天是清明节,倒是有两部悬疑题材的影片。
制作团队和公司内部都把预期调得很低,毕竟不是什么法定节假日。
在电影宣传方面,也是非常节省,都有营销号跑出来说应时并不看好这部电影,所以在压缩成本。
其实应时一直喜欢节约成本,这和信心不信心没啥关系,但别人不管啊,他们只想找借口唱衰影片。
等到影片正式上映,应时终于看到票房汇总。
《风铃》首日票房1.3亿。
这部影片成本是五千多万,加上影院分成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预计1.5亿回本。
按这个架势,只要影片不是诈骗电影或者粉丝向电影,第二天的票房不可能少于两千万。
所以它两天就能回本了?
应时难以置信,她对自己公司制作的电影质量很有信心,但也知道质量过硬是电影大卖的必要条件,电影大卖却不是影片质量过硬的必定结果。
所以首日票房还是让大家兴奋了一下。
直到第二天票房直逼3亿,首周票房卡在了9.9亿,虽然差一点就达成了首周破10亿的成就,但对应时而言,这个结果已经很好了,毕竟赚到的钱是真金白银,应时影视的电影首秀总算没有扑街。
[对于《风铃》,我只想说,居然有我看得懂的悬疑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