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心理活动没人注意,朱棣虽然不是什么文化人,但两辈子的阅历颇深,他也笑道:“也许神话所传的神仙,本就是些异域中人,就如那背生双翅雷震子,不就和凤国男子一模一样?”
嬴政极少和朱棣交谈,这时想了想,点头道:“说的不错。”
朱棣有些受宠若惊,也来了劲,想了想笑道:“秦皇最远去过什么地方?我是哪儿都去,先是打仗,后来还是打仗,最后……”
等他大串话语讲完,嬴政稍稍回忆了一下,开口道:“泰山吧,朕东巡时去往泰山封禅,记得途中行车,废了不少车具和马匹。”
封禅是个好话题,朱棣忍不住道:“我记得三哥一辈子几次都准备去泰山封禅,结果都没能去成,特别可惜,结果后来宋朝有个真宗还是什么宗的,他也去了泰山,后来我爹想到泰山已经被这宋真宗封过了,就嫌弃不肯弄这个了。”
嬴政对后世的事大多不了解,他甚至没怎么听过宋这个朝代,不由追问了一句。
说到这个朱棣可就不困了,开始滔滔不绝说起宋怂的事迹来,说了宋又讲元,然后就开始大吹特吹他爹,最后再浅浅地吹嘘一下自己。
说到后来,嬴政已经忘记了封禅这个话题,时而听得眉头蹙起,时而听得紧紧握拳,看着朱棣的眼神和煦了很多。
老朱家也许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个硬骨头的好王朝。
姬时没怎么插话,她对这些了解真的没多少,最多偶尔知道几个知识点,还有很多谬误,虽然谁也没嫌弃她文化程度低,但她自己不大愿意插话进去,毕竟听四哥说话是真的舒坦。
话痨最喜欢沉默寡言的人,朱棣平时和朱元璋说多一点就要挨揍,今天有两个不多话的人愿意听他说,朱棣说得嘴皮子都干了也舍不得缓缓。
可惜姬时飞行的速度实在太快,朱棣还没讲够,东凤边郡已经到了,姬时甚至远远地已经看到鸿原从农家小院里跑出来和她招手了。
鸿原最初没注意到姬时怀里抱着谁,朱棣在和后面的嬴政说完,是勾着姬时肩膀把头往后头伸的姿势,从底下看只能看到是个人,而等到姬时抱着人落了地,鸿原就呆住了。
这是……她梦里的小帝子啊!
朱棣的穿着一向随意,也不戴什么首饰,可他这么小小的一个站在那儿,让鸿原的心扑通扑通不停地鼓胀着,她有点想盯着小帝子看,又有点不敢看,甚至脚步还往后稍了稍。
姬时给鸿原简单介绍了一下嬴政,又问汤容去哪了,鸿原指了指不远处的院子。东凤边郡十室九空,也没有什么外来人口,北凤的这些伤兵都各自找了住所养伤。
姬时点点头,她急着走,也没去看汤容,只约定好明日送粮过来,就在鸿原不舍的目光下抱起朱棣飞远了。
小帝子都没看她一眼,是她长得不够显眼吗?鸿原有些怅然若失,捂住了心口,她可能得了一种病,单相思病。
嬴政看了一眼脖子伸得很长望着天空的鸿原,这大概是某种巨型的鸟类……鹅吧?
第54章
边郡尚且算平静, 东凤皇都可是真乱了套。
昨晚宫宴被临时疏散,不少人心里就直犯嘀咕,望着被套在火笼里的金顶层楼思考,陛下是不是活不起了?可惜能被放走的都是四品以下的小官, 听说也有人组织去灭火, 可那火浇不灭啊!
还有不少人秉承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反正人都被放了,就待在家里看热闹呗。还有人疯狂传谣, 把昨天在宫里听来的谣言叭叭给家里所有下仆, 下仆又出去叭叭,那位鹦鹉血脉的小官把能说的人都说了个遍,这才舒坦地躺回椅子上。
经过一夜时间发酵,第二天清晨又一波大肆传扬,很快整个皇都开始向外蔓延谣言。
“听说了吗?陛下昨晚看中一个小郎,被人家情姐姐打断了腿!”
“不, 我听的是陛下和西凤太女争男人, 被西凤太女找上门一把火给烧死了!”
“你们哪儿听来的谣言?明明是西凤太女上门,把咱们陛下连带两位凤王和满朝大官都给烧死了!”
……
“那小郎好像是工部邓大人的儿子,长得十分可人。”
“什么?西凤太女为了工部邓大人把陛下打死了,全身骨头都打断了,最后还烧成灰了?”
“工部邓大人男扮女装,但天生丽质,所以一直把自己晒黑,遮掩容貌!”
姬时带着朱棣回来的时候,谣言已经传得不能听了, 主角逐渐从邓秋秋变成了他娘老邓,也就好在邓家一家都守在宫里没走, 不然这一出去,必定要被疯狂围观。
至于陛下死不死的……东凤老百姓在意的真不多,老陛下死的那回,真心实意为她哭的人不少,但现在这位陛下嘛,就说一点,东凤宫这些金碧辉煌的建筑,是她登基这十来年里新建出来的。
金为顶,玉为砖,穷奢极欲东凤宫。
再富庶的国家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当然对于这一点,刘彻也是有话说的。他虽然也爱大兴土木建一些住不上的宫殿,但他做了多少实事?建了多大功绩?朕辛苦了一辈子,就不能享受享受吗?这东凤皇是直接省略了过程奔结果,快人一步啥都不干,从登基就开始享受了,这能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