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些东西不知道比较好,尤其知道后竟然还是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心艾开模拟器用的是自己房间的电脑。李文进入现实用的是一楼主卧的电脑。一切都是对照。
与其说是玩游戏,不如说是【人生模拟】,游戏已经很熟练这个了。心艾还特别把自己的游戏形象叫做【李心艾】,来制造区分。电脑上是一个像素小游戏,一点都不真实,心艾可以抽离,但在“触发事件”的时候,她又会投入进去。
因为选择的是这么个职业。所以会有很多很多钱。心艾可能会想要钱,不过李文觉得自己给她的零花钱够覆盖日常需求了。心艾这时候不太想买跑车,也不太记奢侈品的名字。她觉得自己是普通家庭的小孩。六十二点的家世值算中产了。“女孩子活在世界上,肯定会有这里那里的需要钱。”心艾能用从模拟器里继承来的能力,在现实中赚点。还没到把钱变成一个数字的时候,不过考虑到也有这种玩法,李文把它埋在了模拟器里的一个地方。等心艾想要的时候,就能找到它,然后和李文当初一样,“每周目银行卡余额指数增长……周目还是太麻烦了。”
“改成星期?一星期结算一次。那样就真的变成数字游戏了。还是季度吧。”
按季度结算,当然,具体怎么样要看她们怎么说。初始设置随时能更改。但别让心艾来选了,让游戏长时间观测她,然后得出结论吧。
因为希望心艾体验感情。所以感情结局会有奖励。在模拟器里给她投放攻略对象。理论上里面的所有人都能成为心艾的攻略对象。不过一上来,心艾不太可能有那种“世界是我的后宫”的洒脱想法,还是要给她划定一个范围。
“因为根据经验,一个人跟另一个人交往。”李文说,“不管爱得有多深,一定会有一个瞬间,觉得那人【干嘛不死掉算了】。就可以从这种愤怒中出发,知道自己讨厌什么样的,下次改进。”
“下次改进。”秘书说。
“对啊,‘想要长得更帅的’‘想要更有钱的’‘想要愿意陪我一起看四个小时电影的’‘想要会烘焙的’‘想要和我一起把手伸进爆米花桶里的人’。”
“您的幻想还挺纯情的。”
李文说:“有了这些想法,下次就可以找新的了。所以要先给心艾找个不错的谈着。”
秘书说,“心艾小姐,也许她会真心爱上自己的攻略对象,不然的话就没有开感情模块的意义了。那时候她会抛下攻略对象而直接选择另一个吗?”
秘书对爱情缺乏经验。和工作比起来(地球联邦的秘书长),她发现自己以前交往的经历都很……庸俗。用工作来类比,秘书说:“爱情本来就是夹杂着痛苦的。痛苦也不能放下。”
“嗯……”李文说。“那就多来点好了。”
“模拟器,游戏里是【养成游戏】,养成游戏不都是那样的吗?可以刷所有攻略对象的好感度,和他们一起过好感事件,有时他们还会说出像表白一样的话。呵呵,这时候只要装傻即可。”
李文手指绕着自己的头发,“心艾还是很擅长这一点的,她以前周目就做过明星,如果认真对待每一个粉丝的‘我爱你’,那还得了——他们倒可能是认真说的。但都是要等到最后,才会有感情线结局。看谁的好感度最高,谁过了关键的剧情。在那之前和谁都没确认关系。连道德上的问题都不存在。”
“都谈着呗。啊,不对。”李文说,“是都暧昧着。”
李文并不觉得自己和游戏给心艾准备的初始攻略对象会很糟糕,她像个匠人,对自己的作品抱有自豪。但李文去商店,比起挑选,‘这个比较好,还是那个?’会把它们全买下来,再根据当天的心情随便选择,可能会选第三件。
“所以不用选这个人比较好,还是另一个。心艾在A身上感觉到的不满,可以找个B来填补,再有不满就找C。”
“其他人可以查漏补缺。”
但至少第一个要搞好。据闻心艾抽到的【魅力值满值】是金色特质。那她的第一个攻略对象也得是最高级。“S级?”
“给人分三六九等,可真是。”秘书说。
这不是心艾在模拟器小游戏里自己去溜达遇上的,而是一开始就抽出来的,命中注定的对象——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会有黑幕。
所谓【灵魂伴侣】。其实就是大数据算出来的心艾最有可能喜欢的人选。
游戏主推人选,在乙女游戏海报上要站c位的。
李文说:“我喜欢让别人慢慢地向我臣服。”她说得像个情场老手,其实秘书知道,李文只是喜欢用小锤子敲碎别人的膝盖骨,让之前还很傲慢的大帅哥涕泗横流,尖叫着惨叫着哀嚎着求她放过。所以李文不太在意好感度。
心艾就是轻飘飘,沉浸在梦中的少女。比起在昏暗的废弃工厂里做工,她更适合抱着抱枕缩在柔软的沙发里,虚着眼睛,看对面什么都没有的墙壁。做白日梦。她希望别人爱她,就算没有身体上的享受也无所谓。
所以她就设定【灵魂伴侣】有【好感度满值】。这就是心艾对灵魂伴侣的定义。
李文啧啧,“不管在游戏还是爱情电影里,两个人爱上的过程才是重点。”
“她错过了最好玩的。”
但李文满足她。意识操纵真是一点也不难,“要怪就怪你是个NPC!虽然不是虚拟实境,但‘现实’里的人,我也能操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