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家娘子打江山_麻辣香橙【完结+番外】(111)

  果然,寨主开门见山,一开口便说,降兵营先不收编,她要先进行精简。

  “精简”二字一出,旁人还好,没什么感觉,田武不免就面色微变,开始担心了。

  叶云岫扔了一颗炸弹却又懒得细说,换了谢让来解释。谢让道:“精简这事,是我和寨主一起商量的,也是因这几万人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过田校尉先放宽心,既然是我们的兵,我们必不会亏待哪个。”

  朝廷征兵,是从十六岁到六十岁,翼王这三万大军也是。越是战乱百姓越畏惧当兵从军,按照朝廷的抽丁之法,有时战乱用人,索性就是抓丁,只要身体不残疾、在这个年龄范围内就行,因此兵员质量参差不齐,什么样的都有。

  所以这三万大军之中,不乏年老体弱、资质差的,在叶云岫看来,不光打不了仗,说不定还拖后腿。

  而叶云岫的养兵态度,始终是兵贵精而不在多,冗员无用、不能打仗的她可不要。他们玉峰寨的兵都是十六到四十岁,精挑细选,起码要身高够了,体质能行的。所以她才屡次都敢以少胜多。

  降兵营在野猪岭两个多月下来,是练兵,也是筛选,不光筛选掉那些冥顽不灵、负隅顽抗不肯归顺的,同时也筛选那些年纪、体力、资质跟不上的。兵跟兵不一样,两个月下来,能不能行高下立现。

  三万大军号称三万,实则经过当日陵州之战,他们如今登记在册、还在降兵营中的实际数字只有两万八千余人。

  叶云岫自认为她不是金子银子,不可能人人都归心,事实上来了野猪岭之后还有人阴谋暴动逃跑,马贺那边也毫不留情地处置了。但是愿意归顺的,那就是他们的兵,对于这部分老弱病残,为了队伍的战力他们肯定要精简,但也会做出妥善安排。

  谢让这么一解释,众人都明白过来,田武则暗暗松了口气。

  谢让说道:“考虑到这几万人的实际情况,我和寨主的意思,四十岁以上、身体没有问题的,尽可以留下,具体可参考这段时日的练兵比武,情况各队自然知道,骑兵营那边也都有记录。但是不能胜任行军打仗的,自然要裁掉。”

  “四十到五十岁之间视具体情况而定,毕竟军中老兵也是难得的人才,这些老兵往往更有经验和才智,若是身体许可,也可以留下,而五十岁以上的,原则上都要精简,若是体质好、本人也十分愿意继续留在军中的,则可以留下。”

  “不过田校尉回去告诉所有兵士,尤其那些年龄在精简之列的,尽可放心,眼下这般局面,山寨出于种种考量,不能直接就放他们返乡归家,但裁撤下来的这部分人,山寨打算成立一个总务部,由二当家俞虎直接管辖,负责山寨的一应庶务,诸如开荒屯田、种菜养猪、兴修建造,负责给各营提供军械、粮草、被服等等。”

  谢让娓娓道来,仔细解释一番,说完侧头看看叶云岫。

  叶云岫淡声道:“简单说,能打的去打仗,不能打的就不要上前线,留在后方做好后勤保障。”

  谢让一笑,他们家寨主当真是言简意赅。

  他笑道:“精简到总务部的兵员,待遇跟各营一样,按我们山寨的标准,除了伙食、衣物被服之外,每月都是三百文津贴,不过各营的将士可能会有战功奖励,担任将领津贴也更高,这一点总务处可能没什么机会。对于那些老兵,我与寨主在此承诺,等过几年局势好些,我们山寨稳定下来,自会放他们退伍归家,只要山寨有这个能力,也都会发给路费盘缠。”

  田武听到这里长舒了一口气,连忙抱拳说道:“属下代那些老兵,谢大当家和寨主大恩。”

  “你熟知军中情况,此事就你和马统领负责。”叶云岫道。

  谢让颔首微笑:“那就请田校尉和马统领多辛苦一些,你们两个携手合作,我给你们十日时间,把两边名册报上来。”

  马贺、田武躬身抱拳:“是。”

  解决完一桩大事,谢让和叶云岫相视一笑。

  此前两人商量的时候,对于老弱病残裁撤到后勤,两人意见完全一致,必须保持战斗部队的战力和反应速度。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从军打仗是个残酷的事情,两个月下来也足以证明有些人不能胜任。

  对于裁撤掉这部分人的待遇,两人也是斟酌之后,决定跟各营一样,不要再分个高低了。

  养兵不易,养兵花钱,好在他们山寨还能有进项,不光有私盐生意,山寨开荒种田能解决一部分粮食蔬菜,往后整个陵州府城和三县的赋税也都归他们收取。兵不贪多,养个几万兵马还是绰绰有余的。

  紧接着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关时局,景王向全天下发了檄文,讨伐翼王,并号召各路诸侯齐心协力,共讨翼王逆贼,匡扶正统,维护大梁江山社稷。

  当然,这种冠冕堂皇的话没人当真,简而言之,景王公开正式地加入群雄逐鹿的行列了。

  不过翼王发了檄文之后,河南道庆王随即做出响应,也发了檄文,声称要跟景王一起讨伐逆贼翼王。

  这两位藩王明面上遵纪守法,私底下司马昭之心,尤其景王在淮南道经营多年,手握重兵,无非是看着朝廷和翼王僵持消耗得差不多了,几经造势,该他粉墨登场,可以一争天下了。

  陵州南有景王,北有翼王,玉峰寨这是陷入了两面夹击啊。

  于是叶云岫随即决定,秋收后招兵买马,扩张队伍。

  天可怜见,她一个末世生存下来的小女子,她需要安全感,谁也不能威胁到她。

  再有一件大事没那么大的影响力,就只是他们陵州的大事,固川县百姓暴动起义了。

  陵州府下辖四县,柳河原本就是他们的,陵阳、茂山先后归顺,就只剩下一个固川县了。

  之前许多人以为,玉峰寨收了陵州府和陵阳、茂山两县,不日应当就会进攻固川县了。可他们两个哪有这想法。陵阳、茂山都是自己来归顺的,而他们进驻陵州府,还不是被翼王的三万大军催的,不抢不行啊。

  可以说翼王的大军要是不来,陵州府如今大概也不会被他们收入囊中。

  叶云岫和谢让眼下忙到飞起,刚刚入手了陵州府城和陵阳、茂山,这么大一摊子,总得容他们一步步梳理管理,加上三万降兵他们吞了也得消化掉,根本没有工夫搭理这个固川县。

  再说叶云岫的性情,她眼下只想变强,有足够的力量,谁也别想欺负他们,但是对于抢地盘她没有什么瘾。没有足够的力量,地盘大有什么用,地盘再大你也守不住。

  但是固川县的老百姓信啊,两个月下来,固川县的老百姓整日眼巴巴等着玉峰寨来攻打他们。只要玉峰寨把他们固川也收入麾下,他们就可以减免徭役赋税、吃四十文钱一斤的盐了。

  实在是一百六十文钱一斤的盐太贵了。

  这阵子但凡玉峰寨的地盘,盐全部卖的四十文一斤,但是为了避免私贩他们限购,每人限购两斤,这阵子常有固川县的百姓成群结队,跑到邻近的茂山县来买盐。接壤的村镇还好,居然都有步行几十上百里路,跑到茂山、陵州来买盐的。

  可是让固川的老百姓失望了,玉峰寨迟迟不来攻打,固川的县太爷又是个顽固派,也不肯学学人家陵阳、茂山。

  所以这一日叶云岫和谢让忽然收到消息,固川县发生暴动起义,几千名老百姓冲进县衙,绑了县令,正在浩浩荡荡往陵州而来,要把狗县令送到陵州城来投靠玉峰寨。

  就为了吃上四十文一斤的盐。

  第74章 是可忍孰可忍,反正我不能容忍。

  谢让和叶云岫收到这消息的时候,颇有些哭笑不得,也只能感叹一句:百姓苦啊!

  但是来都来了,总不能真等着几千百姓一百多里路浩浩荡荡开进陵州城,这些人正在群情激昂的时候,万一再生出什么事端。

  叶云岫立刻叫人传令徐三泰,也不要多,派出陵州卫两百骑兵火速拦截,劝阻安抚起义的百姓。

  谢让那边也立刻传令陈同升,即刻派出官差接收固川县,以陵州府衙的名义张贴安民告示,即日起接管固川县,固川县赋税、徭役比照其他三县,尤其直接引发百姓暴动的盐价,一样降到四十文;又传令特务营赵方,最迟明日午时前,紧急调运五万斤盐送到固川县,加上固川官仓现有的盐,保证充足供应。

  百姓是什么,对于百姓来说,自家柴米油盐才是大事,远比朝廷大事重要得多。生民苦,多愚昧,又正在暴动的关头上,讲再多道理也没用,他只有拿着八十文钱买到了二斤盐才能相信,一旦缺货,就会滋生谣言,制造恐慌。

  别的都好办,忽然一下子五万斤盐,多少有点难为赵方了,毕竟他们的盐除了供应自家地盘,也同时稳定贩运供应给江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关内道等地,在部分地区甚至是独霸市场。

  到处战乱,北方许多地方州县处于无人管辖状态,没了皇帝管,翼王尽管号称三十万大军,一时半会却也占领控制不过来,龙蛇混杂群魔乱舞,据说陇右道某地一个县令都敢自立为王了,可见怎一个乱字了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甜宠文 基建文  麻辣香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