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家娘子打江山_麻辣香橙【完结+番外】(184)

  “众卿有何高见?”女皇陛下淡声问道。

  其实这份奏折洋洋洒洒不下几千字,总结起来也就一句话,参奏淮南道某个知府宠妾灭妻,苛待发妻致使发妻投缳自缢。此事被人张扬出来,弄得影响恶劣。

  写这份奏折的人三甲出身,那文章写得好,引经据典,纵论古今,遣词造句文采斐然,认为此事若不严惩,有辱斯文,败坏为官风气,败坏纲常,后果将是十分严重。

  满朝文武一时也拿不准女皇陛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有人心中还暗笑女皇果然不懂政事,这是自己不懂就让群臣廷议?

  议就议呗,于是你一言我一语,都表达一下看法,反正朝臣们最不缺话说,有时这些朝臣论事不是基于是非对错,而是基于各自的立场,为了各自的立场,一句话就能争论半天。

  叶云岫不置可否,也没做出什么裁决,指了指第二份奏折:“念。”

  就这样,三份奏折读下来,一两个时辰就过去了,往常来说这个时候早就就该退朝了。

  可上边皇帝不开口,朝臣们也只能继续撑着。大家素日上早朝已经习惯了,早起也没什么胃口,时间又紧,匆匆噎几口点心垫垫肚子,水都不敢喝,怕尿急弄个御前失仪。

  可这么一来,皇帝坐着大家站着,武将还好,文臣可就够呛了,尤其那些年老体弱的文臣,从早晨出门来上朝,饿着肚子,几个时辰站下来早就体力不支了,摇摇欲坠,可还得硬撑着,御前失仪可不是闹着玩的。

  眼看着女皇又伸手拿起了第四份奏折,朝臣们一个个叫苦不迭,肚子里把那写奏折的人咒骂了多少遍。

  “众卿有何高见?”

  此言一出,一片沉默,生怕多说一个字变成众矢之的,女王陛下再继续折腾下去。

  几个熟悉她的近臣算是琢磨出味儿来了,徐三泰坦然出列,朗声道:“禀陛下,臣有看法。”

  “说。”

  徐三泰一本正经道:“陛下,臣是个武夫,生平没读过几卷书,臣怎么觉得这些奏折废话连篇,无病呻吟!是不是这写奏折的人太闲了,这要是用在战场上,什么事情都耽误光了。”

  “臣也觉得。”俞虎出列说道,“一句话的事儿非要从岭南绕到辽北,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朝堂上嗡一声,尽管一个个精疲力竭,还是有人忍不住跳出来驳斥,武将说话也太粗鄙了,有辱斯文,武夫懂什么锦绣文章!

  这时陈同升出列,朗声道:“陛下,臣以为汝南郡王说的未必对。”

  陈同升可是玉峰寨一系的,他一开口,许多道目光顿时集中到他身上,还以为这回他能替文臣说句话呢。

  却听见陈同升郎朗说道:“以臣之见,废话连篇之人不一定是太闲了,也许就是无能!”

  “洪老大人以为呢?”叶云岫平淡地问了一句。

  洪勉虽说年迈,可他有皇帝赐座,坐在那里都一脸倦色了,老先生估计也饿得来了脾气,捻着胡子骂道:“废话连篇,不知所云,尸位素餐,清谈误国!”

  叶云岫轻轻一叹,淡声道:“众卿都看见了,不是朕不勤勉,委实是尔等太无能了。”

  “臣等无能!”群臣纷纷躬身请罪,尤其写奏折那几位,跪地扣头面红耳赤,头都抬不起来。

  叶云岫早就想整顿这种风气了,只是没找到机会。她登基上朝也没多久,还在学着处理政事,少有言语,不想在朝堂上让人觉得她给谢让掣肘。

  也不知道古人是不是都这毛病,咬文嚼字,不论写文章还是阅读都慢慢悠悠的。时代不同,大家阅读的习惯不一样,对于叶云岫来说早已习惯了一目十行,文章是写来用的,本质上奏折就应该是个应用文,她需要快速提取重点并剔除无用信息,她身边的人也习惯了这一点,在叶云岫看来,罗燕的文章都比这些文人才子写得好。

  每天奏折那么多,请给她最直截了当的信息。

  当下叶云岫慢条斯理道:“朕今日也累了,不想再追究,从即日起,凡是送到朕面前的奏折超过五百字,想必是重大要事,就请他本人亲自送到紫宸殿、当面交给朕。既然是奏折,言简意赅,提纲挈领,且要写清处置建议,各位位列朝堂,若只会做个传声筒,大事小情都等着朕来裁夺,岂不是真显得尔等无用了。”

  瞥了一眼外头已经近午的天色,叶云岫指了下那堆折子,吩咐道:“是谁的谁拿回去重写,写好了下午就赶紧递上来,朕还等着看呢。”

  第120章 当皇帝果然不是个好差事!

  叶云岫登基后立下的规矩,侯爵以上,无功不得封。明旨镌刻写在了太庙了,算是她这个开国皇帝立下的第一条“祖训”。

  这条其实最初是谢让提出的。大梁朝为何积贫积弱,藩镇、世家,还有就是庞大的皇族宗亲和勋贵。

  大梁朝异姓封王极少,开国之初根本就没有,王朝末年迫于无奈,也为了笼络人心,才渐渐出现了像谢让当初那样的异姓郡王。可即使这样,皇族吃喝不愁繁衍旺盛,甚至还有一些以示恩宠“世袭罔替”的爵位,到了王朝末年,光是亲王、郡王就一百四十多个,加上数不清的公、侯、公主郡主县主……

  这些人可都是百姓养着的。宗亲皇族的开销甚至超过军费。庞大的皇族宗亲心安理得地享受特权供养,鱼肉百姓为非作歹,老百姓苦不堪言。百姓贫弱,国家又哪来的力量发展。

  所以当初一想到他若登基,偌大的谢氏家族就都会成为皇族,谢让就头疼。

  叶云岫敢一口气封六个异姓郡王,那是因为人家都是货真价实的开国功臣,真刀真枪打出来的。除此之外,眼下整个皇族就她跟谢让两口人。

  侯爵以上那就是正经的王朝勋贵了。前朝惯例,侯爵有四种,功臣侯、归义侯、外戚侯、恩泽侯;归义侯还可以折衷认定为有归顺之功,叶云岫这条规矩一立,便把外戚侯、恩泽侯的口子都给堵上了。

  所以夫妻二人商量着给谢宏封了个承恩伯。

  老王氏怎么死的?郁闷死的吧,本以为要当太皇太后了,结果叶云岫登基以后,谢宏都封了承恩伯,她想要个诰命都没得到。但是老王氏一死,叶云岫也就毫不吝啬,给足了老王氏死后哀荣。她给老王氏追封了一个一品诰命。

  顺便还追封谢信为一品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反正人都死了,这就是给活人看的,不能失了谢让这个摄政王的脸面。

  这么一来老王氏的丧礼便十分盛大,可谢家人心里作何感想,就不得而知了。

  叶云岫登基的时候,借着大赦天下,已经将谢宗、谢诚父子两个赦了回去,不然外场上也不好看。果然劳动改造人,几年的苦役生活还是很有用的,如今谢让回去奔丧,大房一家都十分老实。谢家人背地里可能还有点微词,可君臣名分已定,也绝对没人敢到谢让跟前说。

  当初谢让负气离开,兄妹两个一走几年就没回来过,如今谢宏再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一个当朝亲王,一个长公主。谢宏腿脚不好,便越发无所适从,在儿女面前也不禁唯唯诺诺起来。

  纵然这样,谢家人包括整个谢氏家族可能都还没死心,纵然当不成皇族宗亲了,可自认为好歹也算是皇亲国戚,女皇、摄政王、长公主,当今天下身份最尊贵的三个人,都是从他们谢家出来的,随手漏一点油水也够他们威风一辈子了,当不成皇族宗亲,好歹也能捞点旁的好处吧?

  这种要求表达到谢宏面前,谢宏就跟谢让说,叫他提携一下自己的叔叔、堂兄弟、族兄弟们。

  谢让不置可否,点点头就出去了。多说无益,反正除了灵堂上,谢家人轻易也见不到他。

  谢凤宁跟谢宏说:“父亲可知,若不是咱们这谢氏家族拖后腿,今日坐在龙椅上的,可能就是二哥了。”

  谢宏脸色大惊,慌忙往外头看看,低声责备道:“你怎可有这等大不敬之言,万一让人听了去,可就是死罪!”

  谢凤宁嗤笑道:“父亲倒也不必如此,这又不是我说的,更不是二哥说的,这是我那皇帝二嫂亲口说的,二嫂原本也不在乎那个位子,她也是怕你们仗着身份欺负二哥,拿孝道压他,您瞧瞧咱们这一大家子乌七八糟的,还真是什么要求都敢开口!”

  谢宏支吾道:“我也没说什么……”

  “父亲您还要说什么?”谢凤宁反问道,“在父亲心里,您那些兄弟、侄子是不是比您自己的儿女还重要?如今二嫂登基,君臣名分已定,二嫂也给足了谢家体面,谢家更应该谨守本分,父亲安心享福就好,二哥已经被您伤透了心,您还要为了外人难为自己的儿子吗?”

  谢宏半晌垂头不语。

  谢凤宁终究心有不忍,叹气道:“父亲身子不好,您也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就不要理会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安心将养身体才是。如今祖母故去,您也不用非得留在老家奉养祖母了,父亲是否愿意跟我们兄妹去京城?但有一点我得先跟您说,您若是搬去京城,按规制您肯定不能住在宫里,我如今住在外祖父家里照顾外祖父,我那长公主府空着呢,您若去了,我看也不必另置一处伯府了,您就住我那里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 甜宠文 基建文  麻辣香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