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永嘉_行期一【完结】(127)

  可还未开口,焕儿与林儿便回来了,他们两人适才去后花园看暹罗献上来的大象,相比于林儿满脸兴奋,焕儿显然兴趣缺缺,只勉强陪着他去看罢了。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十六公主带着林儿告辞出宫,重华宫里便只剩下令仪与焕儿母子两人。

  眼看着瘦了一圈的焕儿,令仪心疼道:“太皇太后抚养你长大,你心焦她病情自是应该,可也不能熬坏了身子。”

  焕儿笑嘻嘻应了声,目光落在奏折上,“母妃,儿臣从没见过奏折,能不能过去看看?”

  令仪笑道:“你想看便看,我需得去太后宫中,你看完了放回原处便是。”

  第83章 贞娘 。

  自太上皇起兵后, 太后对秦烈的态度全然转变。

  当年秦煦身死神武门后,太后视秦烈为仇敌,一开始破口大骂寻死觅活, 发现无用后便与太皇太后一般闭门不出,也不许秦烈过去请安, 身体力行地表明着对新皇帝的不承认。令仪几乎可以想见,以后史书上要如何记载这一段尴尬时光, 毕竟哪怕再遮掩,可每年年节乃至两位皇子大婚, 无论坤宁宫和慈宁宫从来无人出席,这点丝毫做不得假,不说得位不正, 起码也要将秦烈钉死在不孝的耻辱柱上。

  可太上皇起兵, 皇宫沦陷之时,太后发现了自己与太皇太后的不同。

  ——无论太上皇的哪个皇子做皇帝,太皇太后始终是太皇太后,而自己如今已经只剩秦烈一个儿子,她若不承认秦烈是皇帝, 便是否认了自己太后的身份。

  所以,她当即便原谅了秦烈, 早早走出了坤宁宫。

  可秦煦的死她依旧不能释怀,那些仇恨需要一个靶子, 令仪首当其冲。

  ——若不是这位居心叵测的前朝公主在旁蛊惑怂恿,秦烈怎会做下那些事来?!

  她虽则原谅了秦烈,秦烈也对她十分恭谨,可她却有些怕他,是以除了偶尔对令仪阴阳怪气几句, 并不敢如何。令仪显然对此毫无反应,令她肝火欲旺。

  如今秦烈在慈宁宫中侍疾,她便摆起太后的架子来。令仪如今每日需要去坤宁宫请安,早晚各一次,一来是为了让太后泄愤,二来也是让众人看看,谁才是后宫的主子!

  她到底惧怕秦烈,不敢太过刁难,无非让令仪请安时多等片刻罢了。

  令仪虽有金宝金册,可不想因着这等小事烦扰了慈宁宫中的秦烈,是以对这些小小刁难始终逆来顺受,并不反抗。

  原本今日也做好了“罚站”的准备,不想刚到坤宁宫,慈宁宫便传来消息,太后再顾不得为难她,立时便急匆匆往慈宁宫赶去,令仪则回去了重华宫。

  ——太皇太后虽然接受了秦烈侍疾,却并未接受她,一早便发话,不许她进慈宁宫,便是有一日自己殡天,葬礼也不许她出席。

  她回宫时,焕儿已经不在。

  过了半个时辰不到,外面响起钟声,紧接着宫中一片悲声大作,宫人尽数痛哭。

  太妃们纷纷从各自宫殿来到慈宁宫,跪下磕头流泪。

  之后,宫外的宗亲,大臣,命妇在宫门外跪了一片,被囚禁在行宫的太上皇也在第三日赶回宫来。

  秦烈这个皇上平日称得上节俭,太皇太后的葬礼却办的极为隆重。

  他与祖母感情甚笃,即便最后这几年太皇太后不肯见他,给他难堪。可这次无论侍疾还是葬礼,他一刻不曾稍离,不仅全程守灵,连入殓也不曾假手于人。

  待到葬礼结束,他来到重华宫,令仪几乎不敢认,这般形销骨立之人竟是秦烈。

  此时已是深夜,他从皇陵过来,一身风尘仆仆,许久未曾安睡的眼中血丝遍布。

  令仪知道太皇太后安葬后,他独自一人在皇陵外又站了许久,到此时滴水未进,便想着人送些白粥来,可还未等她开口,他便疲累地抱着她躺回床上。

  他浑身紧绷,直到像孩子一样,枕在她胸前才放松了些,一开口声音沙哑的像是被火燎过,“我杀了二哥,又杀了她那么多孙子,她一直在怪我,甚至恨我。”

  令仪想起太皇太后,虽只数年前寥寥几面,也可窥见其如何睿智果决,叹了口气,她宽慰道:“可她纵使再怪你,却还是心疼你的,不然便不会让你去侍疾,是怕你留下一生遗憾。”

  秦烈怔了怔,接着如梦呓般缓缓道:“是啊,祖母向来疼我。”

  他这般说着,紧紧抱住令仪,将整张脸埋进她颈间,肩膀难以抑制地颤抖起来。

  令仪手落在他脑后,轻柔地抚摸,一直到不知过了多久,他累极睡熟。

  她这才轻手轻脚起身,换下被他泪水浸湿的衣衫。

  秦烈这一觉睡了许久,醒来时已是翌日傍晚,日头已然西斜。

  他这时才感觉到喉咙干的发疼,身上孝衣也一股子馊味儿。

  听到动静,令仪放下手中针线,坐在床边,接过宫人递过来的茶水,秦烈喝了三杯方觉好了一些,“守灵这些日子,孝衣是不能脱的,我这副样子,难为公主这般爱洁,昨晚却没嫌弃。”

  她温柔地看着他:“皇上多日未曾好好进食,喝几口粥再去洗漱吧。”

  待到秦烈洗漱出来,她仍旧坐在窗下做针线。

  纤柔窈窕的侧影映着纱窗,如同最细腻的工笔画,秦烈看了一会儿方抬脚上前,“公主在做什么?”

  焕儿林儿长大后,她已经多年未做这些了。

  令仪道:“皇上乍然瘦了这许多,怕是内务府还来不及准备衣袍,我将皇上以前的几件常服改小一些。”

  她不仅为他做衣衫,还为他束发。

  这是第一次她为他束发,可手法这般娴熟,自然是因为以前为宋平寇束过多次。

  只这般一想,他便五内俱焚,却丝毫不敢发作,生怕惊了这一刻的温馨,惊走了她难得的心疼与怜惜。

  令仪为他戴好了头冠,目光落在他鬓边几根白发上。

  秦烈看着镜子里的两人,叹道:“公主依然年轻貌美,我却已经老了。”

  若换旁人,或许会说什么皇上正值盛年的恭维之词,可令仪却只依偎在他身边,轻声道:“一起老,一起死。”

  他握住她的手放在胸口,“一起老,一起死。”

  李少宝在门外听得咋舌,这话也只皇贵妃敢说,否则皇上到哪里不是万岁万岁万万岁?

  而前朝本来已经沸反盈天,参奏皇贵妃伪造圣旨的奏折已经堆成了山,谁也想不到这位皇贵妃娘娘,好好的日子不过,竟异想天开让女子入朝为官。若说此举不过混沌阴阳,罔顾伦理纲常,那伪造圣旨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这次是塞进来两个官员,日后谁知道又会做出什么事来?更令人不安的是,皇贵妃可自由出入乾清宫,以后乾清宫出的圣旨,谁知道出自何人之手?!

  皇贵妃此举惹了众怒,大臣联名上奏,皇上已经压了数日,不想这些臣子连钦天监都搬出来了,将太皇太后殡天都推到了皇贵妃身上,还说什么近来帝星晦暗,是因为皇贵妃乃祸国殃民的根源,若此妖妃一日不除,江山危矣!

  李少宝清楚记得,皇上初闻此事时,也是大发雷霆。

  一个妃子再受宠,与祖宗基业孰轻孰重,不言而喻。

  旁的事皇上再如何纵容,伪造圣旨比起逆反之罪,有过之而无不及。

  且女子如何能做官?几千年来未有先例,那些男人,尤其是科举的学子岂肯同意?一旦闹起来,只怕会动摇朝廷根基。

  可看这情形,皇上已成了绕指柔,哪里还舍得对皇贵妃兴师问罪?

  果然,没一会儿便听到皇上道:“我知道你在意那些学生,她们如今经常结伴出京道各地开办女学,已十分出格,就连茵荣这个公主也到处跑。这些也就罢了,我都纵着你。可这一次你实在太过胆大妄为,竟敢伪造圣旨,这是抄家灭族的大罪,难道你真不知晓?”

  接着便是皇贵妃温柔的解释,“怪我想的太过简单。那两个女子,一位是史官世家唯一血脉,家学渊源,自小耳濡目染,皇上也看过她写的翰史,也曾称赞过,这一身才学若不做史官,岂不浪费?况且史官只负责记录,整理,又算得什么官?还有一位,是前大理寺少卿的孙女,太上皇起兵时,她祖父不肯降贼,惨遭杀害。我也是看她是忠良之后,又一心继承祖父遗志,进大理寺彻查陈年积案,想着只给个六品小官方便行走罢了。”

  停了停,她接着道:“是我思虑不周,竟让皇上这般为难,既然这样,皇上将那折子抽出来不算数不就得了?”

  听至此,李少宝心道皇贵妃乃公主出身,又做了这么多年的皇贵妃,这般幼稚的话也就骗骗三岁孩童罢了。奈何皇上得了台阶便下,宁肯做那三岁孩童,“御笔朱砂,哪有你想得那般简单?这一次,朕认下了,只当那两人是朕添上去的,切记下不为例,否则便是朕也保不了你!”

  皇上一旦认下,此事便只能不了了之。

  况且一个史官,一个大理寺不入流的六品,众人捏着鼻子也就忍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高岭之花  追妻火葬场  先婚后爱  行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