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那时候,她听程慧的劝导,立时返回冀州,也不会有日后之事。
毕竟七皇子虽嚣张好色,却一心争太子之位,不敢那般明目张胆强取豪夺。
秦缨却觉得他是忌惮自己秦家,不仅不避开,反而因着被冒犯恼怒地与七皇子挑衅。
此举愈发勾起七皇子兴致,命人假扮贼匪,去她们下榻之所直接抢人。
那些侍卫哪比得过皇家近卫,被虏获之前,程慧让秦缨与自己换了衣衫,分头逃窜。
为避人耳目,七皇子先一步离开黄州,返回京城。
七皇子的人将程慧当做秦缨抓了回去,途径青州时,程慧为保自己清白和秦府清誉,趁看守人不备,跳崖身亡。
秦烈坐在那里,如同一座雕塑,半晌方开口,声音萧瑟:“你们为何瞒我?”
他问的是你们,而不是你,盖因知道这件事只凭秦缨如何瞒的了他?
秦缨嗫嚅:“父亲与母亲怕你怪我,更怕你激怒之下去京城寻七皇子复仇惹来滔天大祸,这才瞒着你。又将那些侍卫调到别处,要他们三缄其口不许与任何人提及此事。”
是了,慧娘出事时,他尚在军营,回来时只有白凄凄的灵堂,父亲母亲统一口径,妹妹吓傻了除了哭一个字也说不出,就连山贼也被父亲派人剿灭了,所以由不得他不信。
——因为他实在想不出他们会联手骗他的理由。
却原来,是皇家。
又是刘家。
秦烈面色阴沉,牙齿咯咯作响,连道三声“好”,一声比一声沉痛。
说完快步转身走进内院,一脚踢开房门,来到令仪床前。
便是这么大的动静,也不曾让她醒来,她侧躺于床上,青丝如云堆积枕边,白净颈间印着他的齿痕,巾被下是他的骨肉隆起的曲线。
她怀着他的孩子在此安睡,慧娘却因她的兄长葬身山崖。
珍珠在外面等的胆战心惊,本来今晚这么大阵仗,又听闻公主中毒,已让人害怕,之后驸马将人传唤府中后,挟着雷霆之怒踢开公主寝房,一看便是来者不善。
虽门开着,她亦不敢往里看,跪在那里颤颤巍巍,只支着耳朵听房里的动静。
若是公主呼救,她、她便是死也要过去阻拦。
这般想着,她跪了不知多久,秦烈终于离开,她爬起来不顾双腿已然麻木跌跌撞撞进去,只见公主依旧好好睡在那,平和恬然,恍若无事发生。
。
老夫人年纪大觉浅且少,每日雷打不动的卯时初醒来,卯时正用膳。
因此,她免了小辈们的每日请安——他们终日繁忙,没得来迁就她这个老婆子。
这日她甫一起身,就听沈嬷嬷说秦烈已在外面等候多时,又是自祠堂那边过来,心下立时凛然。待见到身上犹有露水的秦烈,听他简短说了事情经过,即便有心理准备,老夫人还是气得不轻。
拐杖重重捣着地面,老夫人痛心疾首:“自你小时候,我便以为你性子燥些,心中却十分有成算,后来你屡立战功,我愈发肯定自己没看走眼。可你怎么做下这等糊涂事?!”
“孙儿不孝!”秦烈直直跪在地上,“事已至此,再难隐瞒,母亲一定容不下那个孩子。还望祖母怜悯那孩子是我骨肉,将刘氏接到府中居住,平安诞下孩子。”
他虽有能力护住孩子,可那势必要忤逆王妃,甚至若王妃以死相逼,他做为儿子如何拒绝?只有人在老夫人这里,有老夫人庇护,王妃才会不得不接受。
老夫人明白他心中所想,“你可想过,孩子生下来之后如何?这个孩子......纵然你母亲接受,你又如何面对你大嫂二哥?”
秦烈无言以对,大哥死时,大嫂身怀六甲,闻听消息后连孩子也未能保住,如今孑然一身心如枯槁,任秦府如何善待她,亦无法弥补她心中失去大哥与孩子的痛楚。
二哥更是从原本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变得病痛缠身,终日与药作伴。
沉默片刻,他方道:“孙儿一早便想好,若是女儿,便将她秘密养在公主府,日后找个书香门第嫁了不受委屈便是。若是儿子,便将他送到冀州乡下,保他做个衣食无忧的田家翁,终生不得从军从政,亦不会有人知道他的身份。”
老夫人冷笑:“你想的倒是周全,可孩子的娘呢?她怀的了第一个,便能怀第二个第三个!这一年多来,你不肯议亲,不进后院,我还以为你胸怀大志,不想竟是与仇人之女厮混,秦烈,我当真对你失望至极!”
秦烈以额触地,“孙儿不孝,辜负祖母期望!”
老夫人此时也不得他一句准话,愈发失望,可看着想来倨傲的孙儿这般失措,又是一阵唏嘘。她膝下孙辈里,老大老二皆一本正经,又早早被他们爹带出去,只有秦烈陪着她时间最多,虽在外淘气没少受他父亲责骂,到了她跟前却向来乖顺,平素最会哄她开心。
也是这样锦绣堆里长大不被期望的人,最终挑起冀州军的大旗,其中下过多少苦功受过多少罪?可每次见他,只报喜不报忧,那些艰难困苦只字不提。
她如何能不心疼?
那个孩子.......到底是他血脉,已经六个多月,难不成真让那不知轻重的秦缨给暗害了?还是让自己那糊涂的儿媳妇明着杀?
一碗水从来端不平,又牵扯到下一辈,老夫人很快做下决定。
她道:“你把人送过来,我这一把老骨头,只能保她平安生下孩子,其余的却难承诺你。”
秦烈叩首:“祖母此举,孙儿已是感激不尽,不敢奢求其他。”
第28章 养胎 。
待他走后, 老夫人吩咐沈嬷嬷收拾几间屋子,挑的是她们这院子里最偏僻之所,却又在最里面, 任何人也不能不惊动院中人进去。
不到中午,秦烈便派人将人送来, 只一人一包袱,一顶小轿从后门直接送进院中。
沈嬷嬷回禀的时候道:“看来三少爷为的只是孩子, 对她颇为冷淡,竟连个侍女也不带, 就这么孤零零一个人。”
老夫人捻着佛珠,闭眼问道:“人如何?”
沈嬷嬷道:“当真国色天香人间绝色,三少爷回去后未见她, 只派人将她接来。想是没对她说清楚, 从进来一直闹着要见三少爷。”
老夫人皱眉:“当我王府什么地方,敢在这里撒泼哭闹?找几个厉害丫头,将人捆上,平时塞着嘴巴,吃饭时再取下, 吃喝拉撒照顾着,总归活到孩子出世便可!”
沈嬷嬷知道她心中憋闷, 这才赌气说这种话,一不照做二不搭腔。
果然, 片刻后,老夫人搁下佛珠,道:“走吧,带我过去看看。”
沈嬷嬷办事向来让人放心,东边三间屋子已许久无人居住, 现下收拾的干净停当。
既不奢华,亦不失王府气派,一应物件皆是为怀胎妇人所用,布置的十分用心。
尽管已知公主生的国色天香,乍一看,老夫人还是难免心惊。
美人易得,青春年华的女子一颦一笑皆动人,哪有什么统一标准?男人动欲时,春花秋月皆可入眼,环肥燕瘦皆可入怀。有了明艳的,还想娇柔的,有了俏丽的,还想清秀的,直到两腿一蹬躺进棺材里才真正餍足。
可这公主的美却是扑面而来,眉眼鼻唇无一处不精致,腰发颈背无一处不优美。
便是挺着大肚子,那份天家浸润已久的气度,亦是常人所难及。
还有这一身皮肉,既有丽质天生的白皙细腻,更有公主才养得出的通透无暇。
若说这只是皮囊,偏偏还长了一双含情杏目。
澄澈处如秋湖,可忧愁处如晴夜滴星,飘洒不尽,沾衣欲湿让人无处可避。
最勾人的还是这一身的天真柔弱。
世间柔弱天真女子众多,可这种柔弱像是墙上的草,只能被动跟着风吹摆动。
到了公主这里,那柔弱如同清晨的露珠,颤颤巍巍伏于草上,晶莹剔透惹人心怜,只怕风太大日头太烈,晃一晃晒一晒,它便消失不见。
难怪自家孙儿三番四次撇不开手。
先看到老夫人的是公主身边新派来的两个侍女,连忙跪下行礼。
令仪知道了来人身份,第一时间捂住肚子往后退了两步,一副防备保护的姿势。
老夫人不紧不慢在榻上坐下,“你要见秦烈?”
令仪道:“他还不知道我在这里,求您通融,告诉他一声。”
老夫人道:“若非他授意,我如何敢将你困在这王府之中?”
令仪默然片刻,道:“那请您帮我转告他,我只想见他一面,有几句话问他。”
“问什么?问他为何忽然将你送来这里?还是想求他接你出去?”老夫人道:“你该知道我那孙儿的性情,——他若想见你,谁也拦不住。他既不来,便是不愿。”
令仪不懂,明明昨日他还对她轻怜密爱,为何一夜之后便转折至此。
老夫人看出她的疑惑,“沈嬷嬷,将事情说与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