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段子瑜是个好男娃,可苏苏刚回到这个家,一家子还没稀罕怎么能把人嫁了。
再说,婚事得问孩子的意见,他们前十几年没照看好孩子本就愧疚,哪里还能自私的去让人替叶柳嫁。
郝文芳将怀里的大包小包拿给闺女,推着让人先进屋去,“苏苏乖,先进屋吃点零食,妈招待客人。”
叶苏点点头,抱着怀里的零食回屋去了。
段母听人自称妈,立马高兴拉着郝文芳说:“这是你闺女啊?”
郝文芳笑容褪去,拉着人往院子走,皱眉说起最近的糟心事。
两个孩子抱错种种。
最后,郝文芳一脸惭愧的和人说:“美玲,叶柳的事是我们家对不住你,但这件事和苏苏无关,我们一家子可以在别的事上补偿,但苏苏的婚事要她自个选。”
段母闺名罗美玲,关系好的都喊她美玲。
段母闻言没说什么,这种事母亲更能感同身受,她一时抿唇不语。
段子瑜也有些尴尬,拉了拉母亲的手,用手势劝说人先离开。
罗美玲看着儿子,咬牙说:“好,和叶柳的婚事就作罢,但我儿子是个不错的小伙,你家闺女以后介绍对象考虑一下。”
郝文芳欣喜不已,“那肯定啊,毕竟我还是挺喜欢子瑜,只要苏苏以后能看上,我绝不拦着。”
段家母子并没有久待,段子瑜礼貌点头和长辈告别,郝文芳看人这样又是一番感慨,还送两人走了一段。
……
郝文芳返回来时,叶苏拎着小板凳坐在院外啃西红柿,随口询问,“妈,段家是怎么回事啊?”
郝文芳也没瞒着,就说起两家的往事。
段子瑜的父亲是军人,回乡探亲途中,遇到叶秀礼从山坡上滚下来,而下面有尖锐的石头,磕到脑袋就完了。
他上去救人,结果拦截人的冲击力太大,他后腰撞到了那些石头,摔裂了胯骨。
叶家感激万分,带人积极治病,又拎礼来又送钱,可大恩难报。
段父后来退役回家养病,一年后卧病在床引起了一系列的并发症,最后过世了。
叶家得知后,愧疚借凑了500块钱送过去,那时段子瑜仅五岁,当月一场高烧坏了嗓子。
后来两家过年也走动,孤儿寡母的不容易,叶家偶尔也会送点吃的喝的。
期间罗美玲带着儿子去外地求学,中间有三四年没联系。
直到去年,罗美玲拖着病殃殃的身体带儿子回来定居,儿子突然成了国营单位的大厨,她想给儿子找门亲事,看中了叶柳。
年初备厚礼上门提亲,叶家尊重女儿的意思,叶柳看段子瑜长得好工资高,红着脸答应下。
两家就约定下了这么一桩婚事,为了让两个孩子适应相处,两家也不急着办婚事,等孩子熟起来后半年办也不迟。
结果就出了这事。
叶苏感慨,这母子倒也挺不容易。
郝文芳怕女儿多想,就解释道:“刚才妈已经和他们说好了,叶柳是叶柳,你是你,婚事不能混为一谈,苏苏以后想找个什么样的就找个什么样的。”
犹豫一下,郝文芳又道:“其实,子瑜那孩子真不错,他妈那会儿受打击挺大,他从小就帮着干家务活做饭,后来学习成绩很好,长的俊秀性子稳重,咱们附近的村子,妈没见过那么贴心的男娃。”
“可惜就是嗓子坏了,不能正常说话,不然这孩子前途一片光明。”
叶苏啃了两口西红柿,点头说:“那是挺不错的。”
身为对照组,各方面都要和女主进行对照,其中就包括家人关系,嫁人对象,以及日常生活等。
即便现在不嫁人,以后肯定也要找个人嫁。
村里人们都是早早结婚,且不说有没有合适的,即便有,也是被筛选挑过好几拨。
而段子瑜本就是香饽饽,一大堆人抢着要,叶家对人知根知底,长得好读过书,人品好会做饭做家务,挣的还多。
现在是60年,城里普通工人工资才二三十,他工资似乎很高。
这年代挣的多,肯定不是普通的厨子,国营饭店也不是傻子,代表人家有一定的能力。
除了不能发声,看着似乎也没什么缺点。
叶苏绝对不会承认是自己见色起意了。
想起刚才的初见那一幕。
段子瑜身穿简单的白衬衣,蓝色裤子,身躯笔直,站在那清隽如画。
今年也才19岁,正是青春绽放的年华。
叶苏手里有修复丹,他嗓子是后天损伤,应该能恢复。
郝文芳看闺女不排斥,小心翼翼问:“苏苏,你觉得子瑜那孩子还不错?”
叶苏点头,“嗯,不错。”
郝文芳噗嗤一笑,稀罕的摸了摸闺女脑袋,“你这孩子,是看子瑜长的好看吧?咱们附近几个村子的姑娘巴巴追着人跑,还不是那小子长的好看。”
“长得好当然算优势,您闺女就喜欢俊俏小子。”
叶苏说完,还笑了笑。
谁不喜欢俊俏的,同样的过日子,俊俏的看着心情都不一样。
郝文芳也被逗乐,能听到女儿和自己说掏心窝子的话也很开心。
“你随妈,妈那会儿就是一眼瞅中你爸的模样,你外公外婆他们那会儿看不上你爸,嫌你爸文弱没本事护人,但妈是个倔脾气,最后没拦还是嫁了。”
“你能看上子瑜也是好事,毕竟也是大姑娘了,也得寻摸着点合适的人选,咱们两家知根知底的,段家母子也不是个难相处的,可以先试着相处相处,婚事倒也不急。”
叶苏也是这么想的,点头应道:“嗯,我听妈的。”
第52章 六零换亲嫁厨子6
到了饭点,
叶家其他人也回来了。
路上就听说段家母子今天来家做客,一个个进门脸上都有些愁容。
叶柳跑了,人家找上门,这桩婚事最后不会影响两家关系吧。
怎么也是恩人,大家都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
郝文芳白了他们一眼,“我和美玲都说开了,和叶柳的婚事作废,我和你们小妹也说了,但苏苏看子瑜还不错,想接触看看。”
叶柏猛的放下喝水缸子,对着小妹竖起大拇指,“小妹真牛!不过子瑜那厮的确好看,人也挺不错的。”
叶青松给了弟弟一肘子,担忧的看着小妹询问:“苏苏,你真是自己愿意?还是想替家里分担什么,如果是因为家里千万不能拿自己的婚事说笑。”
田大妞也想到了这茬,担忧的附和说:“小妹,你大哥说的没错,大不了从其他地方补偿段家,婚姻大事可不能儿戏。”
这话说的叶家夫妇都担心起来,“闺女,你、”
叶苏摆摆手,安抚的冲大家一笑,“没,我真是看人条件不错,反正也要嫁人先接触接触,还没上升到谈婚论嫁。”
众人松了口气,生怕这孩子是为了替叶家报恩。
郝文芳没好意思说,闺女是看上人家长得俊,只能帮着解释:“子瑜那孩子的确不错,苏苏要处就处呗,知根知底的也不怕被骗。”
其他人一听也是,叶家和段家打了十几年交道,母子两人都是和善的性格。
*
次日,
郝文芳按照段家拿的礼,又差不多备了一份带去段家。
罗美玲因为儿子的婚事泡汤,昨天晚上就没睡好,早晨起来嘴巴长了个火疙瘩。
段子瑜早早起来做好早饭,把家收拾好,骑着自行车去镇上上班。
郝文芳刚好和人错过,罗美玲在吃早饭,看人突然上门,热情的招呼人一起吃饭。
“快来文芳,子瑜那孩子做的不少,我今天有点上火,吃不了这么多。”
郝文芳早起吃了大碴子粥,原本不饿,可是被罗美玲拉到餐桌前。
精致的早饭不禁让她咽了咽口水。
母子两人是个不差钱的,加上子瑜又是个厨子,这早饭都好几样。
香味扑鼻的瘦肉饭色泽金黄带着细碎的绿色葱花,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一小碟清爽的黄瓜拌花生,另外一个碟子摆放着四五片漂亮的酱牛肉,旁边还有一碗汤。
这年代普通老百姓是真没这口福。
看着香,闻着是真香啊。
罗美玲利索的给人分过去半碗米饭,夹了三片酱牛肉进去,将凉菜也给人推过去些。
“快尝尝看子瑜的手艺,这孩子看我胃口不好,变着花样的给我做好吃的,我也不饿,加上嘴起个火疙瘩吃不进去,你多吃些。”
郝文芳笑着接过道谢,落座端起来就吃,口口生香,不论什么都好吃,比那镇上国营饭店的饭都好吃。
大儿子结婚时,岳家是大队长,直接请来国营饭店的厨子掌勺。
可惜刚办完婚礼,紧接着冬天就迎来大饥荒,再没吃上过那么好吃的饭菜。
直到今天,郝文芳边吃边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