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前两天收秋太忙,就帮农活那天给他吃了一颗。
今天是第二颗。
段子瑜吃着甜甜的糖,不仅嘴里甜,心里更甜。
拉着人小手,放在嘴边亲了下,然后快速放开手。
叶苏噗嗤一笑,“至于吗。”
段子瑜眉眼有些不好意思,眼眸清澈透亮看着人,点点头。
至于。
她对他好,他的心会软,想多多的对她好。
叶苏看明白人的意思,笑着伸出食指勾住他指尖,“好吧,好乖的对象。”
段子瑜脸热,但喜欢被她偶尔的调戏,指尖回握住人的手。
或许是因为开心,他总觉得嗓子处微有些热热的,并不难受,反而咽喉位置很轻快。
似乎上回也是吃了这个糖,他那天晚上嗓子热热的,到第二天嗓子很轻快。
段子瑜是个细心的,想到叶苏每次只给他吃,似乎旁人没有,眼下就连叶苏都没吃。
他掏出小本子写:这个糖是不是有辅助治疗我喉咙的东西?
叶苏看到后,倒也没有否认,找借口说:“对,我原先在一本杂记中看到过一个法子,就想试试看,管用更好,不管用也没啥副作用。”
段子瑜立马写道:我感觉管用,每次吃完糖,嗓子都有点不一样。
叶苏故作惊讶,拉着人手笑着说:“那太好了,我们以后每天坚持吃一颗。”
段子瑜点头,摸了摸她的发顶,有许多感谢想说的话,可当下表达不出来。
叶苏仰头一笑,“没关系,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子瑜,能帮到你我很开心。”
段子瑜忍着将人拥进怀里的冲动,露出一抹灿烂笑容,用手比划自己和对方,放在心口的位置。
表达对她的喜爱。
叶苏拽下来他的手,亲自教人用手比心,“双手合着这样是爱心,还可以用指尖捏着比心……”
两人在叶家的门口又是一阵逗留。
直到路过的一个大叔打趣。
“哎呦,这两小年轻怎么在门口不进家啊。”
叶苏立马笑说:“家里人多不方便说悄悄话呗。”
那大叔哈哈一笑,扛着锄头走了。
段子瑜翘着嘴角,抬手摸了摸人脑袋,示意自己要走了。
叶苏点头,笑着摆摆手:“去吧去吧,这天都快黑了,你路上注意安全。”
段子瑜点头,推着门口的自行车一步三回头的离去。
叶苏被他逗笑了,目送人远去的身影,哼着歌回家。
这才是她该谈的恋爱,身心愉悦,微甜。
——
对照组的叶柳这边一堆烂摊子。
起初,叶家父母听说20块钱彩礼,根本不答应叶柳嫁人。
叶父甚至说出:“你还不如叶苏,上门求娶她的都一两百的彩礼,你是我亲闺女,才值20块钱,掉不掉价!”
叶柳被气哭了,长这么大,没被人这么侮辱过。
原本回到这个家,她以为自己是城里人了,处处高人一等。
可事实,没有人给她零花钱,住的房子也不是一人一大间,天天有干不完的活,没有人关心她的死活,来这么久,她还是穿着原来自己的衣服。
好不容易能嫁给军官,逃离这个家,却被家里所有人指责说彩礼少。
可她身无分文,又没地方去,只能是白天躲去谭俊家伺候一家子刷好感。
晚上回来蜷着身子住一晚。
就这么坚持了半个多月,她给谭俊写信催促。
后来对方才来信,说结婚申请批下来了,过几天有空就回来结婚。
叶柳的颓废一扫而光,开心自己终于能得到这个男人,后续也稳当了。
第60章 六零换亲嫁厨子14
她给叶家一家子灌了不少迷魂药,说谭俊日后如何有出息,一家子都能跟着享福,谭婆子再厉害也有死的那天,家里迟早她叶柳做主,叶家人还真被哄住了。
可是事情不停的在转变,谭俊一直没回来,叶柳有些熬不住,怕生出什么变动,咬牙干脆动身去部队探亲。
好说歹说才从叶母手里哄来十五块钱,她踏上火车去部队找人结婚。
最后,到了部队傻眼了,谭俊出任务时队友为救他牺牲,队友老婆带着孩子来闹腾,说她们孤儿寡母的没人管,奇葩的非要嫁给谭俊,让他养活他们母子。
叶柳气不过来,和那个女人在部队家属院大打出手,最后被批评了一顿。
谭俊觉得丢脸,婚事都没提。
娶一个二婚的妇女,谭俊自己都不能接受,最后通过组织协商,他抚养队友的孩子到成年,每个月再给队友老父母寄5块钱生活费。
其他人都皆大欢喜,唯独叶柳实惨。
谭俊要忙工作,把孩子扔给她管,为了安抚人,匆忙和人领证。
然后就让她带孩子回老家去。
她倒是结婚了,同时也直接荣升当妈了。
——
叶柏去县城体检,郝文芳带着叶苏也去了一趟,也带闺女去医院做个全身体检。
三人就一并出发了,坐牛车到镇上时,叶苏还去看了看段子瑜,顺便把今天的糖让他吃了。
段子瑜和叶柏说了说话,塞给人两瓶酱,一瓶辣椒酱,另一瓶咸酱菜,出门在外没味道可以搭配着吃。
叶柏感动不已,给了人一个大大的拥抱,叮嘱他和小妹好好的,等两人结婚他一定会来参加。
随后三人便乘班车去了县城。
到达时已经是中午,叶柏匆匆赶去体检的地方,体检通过后就去报到了。
郝文芳和叶苏也去了县城医院。
叶苏吃过修复丹的,身体肯定没啥问题,但为了让老母亲安心,还是配合做了检查。
医生体检过程也很简单,前后不到半个小时,叶苏各方面正常的,没啥问题。
郝文芳这才满意了。
这边,叶柏报到完,分配通知也下来了。
去的地方很远,在边疆那边,且今天晚上就得乘车出发。
郝文芳回来知道后,眼眶都有些红,拉着儿子的手不停的嘱咐。
“你个混小子,出去外面安分些,别惹事生非,但也不能叫人欺负了去,遇上危险能躲就躲,可不能再傻呵呵的,离开父母就是大人了……”
叶柏倒不怕危险,但看母亲这样,抱着母亲哭了一鼻子。
一旁的叶苏也擦了下泪花。
其实去边疆也好,那边任务多为驻守,虽然苦了些,但当兵的起码能吃得饱穿的暖。
叶柏和母亲妹妹寒暄了一会儿,就准备去报到点了,临行前叶苏塞给他一个小布袋,嘱咐他随身携带,受伤时吃了有助身体恢复。
这是叶苏昨天晚上进空间做的,用蛋白粉和果糖vc熬制,再加碾碎的三颗修复丹制作而成糖丸,有小半布袋。
这年代当兵还是有一定危险的,备着点总归危机时刻能保命。
“二哥,这可是我辛辛苦苦做的,里面还有山上采的草药,总归你得随身携带着。”
叶柏那叫一个感动,红着眼眶,揉了揉小妹的脑袋,“真是二哥的好妹子,哥知道了,一定贴身拿着。”
兄妹二人告别,叶柏红着眼眶默默流泪,头也不回的小跑着离开。
郝文芳也难受的不行,坐在路边缓了好一会儿。
叶苏陪着人,看人情绪好点,带人去吃了一碗面。
主要他们早上吃了饭,中午还没来得及吃,都饿了。
吃面时,叶苏耳朵敏锐,听到两个厨子在那唉声叹气嘀咕。
说什么食材管控又紧了,她媳妇儿老家豫省下面的村子秋收麦子都是空壳。
叶苏眉心一跳,她回到叶家粮食管够吃,没挨过饿,倒是忘了这茬。
现在还处于饥荒年,全都靠有个好秋收过冬,这秋天的粮食出了问题,冬天恐怕粮食涨价不算,就怕买也买不上。
吃完面,叶苏付了钱,拉着母亲就回家了。
回家后,叶苏把自己担心的情况和家人说了。
叶家人一致受到了重视,当即开始加深地窖,储备冬天的粮食。
这个年代,收回的粮食都要交公粮,抛开要上缴的公粮,好在今年豆子收成还行,加起来倒也够一家子吃。
为避免后期物价上涨,叶家还整理出来所有的票,去镇上县城买用得上的东西。
比如火柴,手电筒,再比如盐糖一些调味品,针线脑还有蛤蜊油肥皂等等。
叶苏也提醒了段子瑜,段子瑜身为厨子,每天和粮食打交道,已经注意到一些问题。
他们家不缺钱也不差票,段母也着手准备起来。
没过了几天,果然物价涨了,有的甚至限量,有票有钱都不行。
镇上的职工们叫苦连天。
农村的百姓经历过前两年的饥荒年,一个个守好自己的粮袋子,每天按人分口粮,提前给冬天做准备。
收秋完,天渐渐冷了,村里的人几乎都闲在家里,有个别拎着篮子进山刨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