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时打了个喷嚏。
奇怪,是因为换季有点着凉了吗?
……
某小区。
晚饭时间到了,各家各户的油烟机嗡嗡作响,也无法完全阻隔饭菜的香味弥散在空气中。
两家人聚在一起吃饭。
“妈妈,你们不知道,今天学校组织参观活动,超级有意思!”小女孩开心地说。
小男孩也在用力点头。
“你们去哪儿参观了?”
家长们有点好奇:虽然俩小孩天天在一起玩儿,但其实感兴趣的方向不太一样。一个只喜欢画画。一个精力旺盛、好奇心重。什么参观活动能让两人都满意?
“美术馆!”
听到这个地点,四个家长顿时一僵。
没错,他们都是清理局第一分局的人。负责的具体工作不同,有清理员、研究员、联络员,但无疑都知道异常与界域的存在。
两家的家长一起被某界域卷入过,后来又都加入了清理局,关系还特别好:界域里建立起来的信任投射到现实关系中,往往更牢固。要“出差”时,也需要彼此帮忙照看一下小孩。
但他们不会对小孩提起具体的工作。
与界域的【联系】越少,小孩就越安全。了解也是建立联系的一种形式。
现在,小女孩却突然说美术馆“有意思”,着实把大家吓了一跳!
那就不是她会感兴趣的地方!
听说,美术馆的磁场检测有问题……
这时,小男孩竟也表示,“我不想去上美术班了。”
要知道,画画是他最感兴趣的事情!
几个家长不着痕迹地交换视线,却又暗自摇头:他们身上很干净,没有被污染、附身的迹象。
“哦?你们是不是遇上什么事情了?”家长尽量按捺住自己的情绪问。
“嗯嗯。我们差点以为遇到鬼了!”
小女孩的爸爸跳了起来。
“爸爸,你要淡定一点。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鬼的。”小女孩老神在在,“你的胆子太小啦!”
然后,【考考家长】环节就到了。
“房间里突然变黑该怎么办?”
家长们知道,但不能说。
“笨,当然是跳闸了,要去修电闸啊!”虽然具体怎么搞,小女孩也不懂,但这不妨碍她学乔时的话。
“你知道怎样才可以让一幅画动起来吗?”
家长们知道,但同样不能说。
“这就是光线的奥秘!”小男孩今天的话也多了起来。
四位家长陷入沉默。
这些问题很眼熟,但答案与他们的认知背道而驰,正常得好像他们才是不正常的人。
小男孩说出了放弃学画的理由,“我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学不好物理和哲学,就学不会真正的画画。”
啊这,这些学科真的有关联吗?
不过他能对画画之外的东西感兴趣,也是一件好事,对吧?
小女孩也积极举手,“我我我也要
好好学习!姐姐说了,世界上没有鬼,我们只是把我们不懂的东西叫做鬼。只要我多学知识,就没啥好怕的了!”
家长们更迟疑了:我们还是怕“鬼”,难道是因为我们太没文化?
毕竟,听着俩小孩的描述,他们就感觉美术馆有异常出没。而【恐怖】真就在离谱的科普中消弭了,让人不得不信一波这种操作的可行性。
第138章 悲观主义者的猜想……
酒店大门口。
许弈就站在台阶下。
挺拔的身材很容易让人多看两眼。但也就两眼。刚刚结束工作的他,身上散发着让人不敢靠近的凶戾之气,自动将周围屏蔽成了真空。
乔时走到门口,忽然心中一动,将【科普读物】对准了许弈,翻看了一下。
她现在已经搞清楚了科普读物的使用方法:将它对准某样东西,书里就会浮现该事物的对应资料。
听着是不是很万能?
但万能中又透着鸡肋:你想要了解的是一棵树,但它可能只将某片树叶作为重点,叭叭地告诉你这片叶子的生长史,每个叶片细胞的工作情况,并提醒你给它浇水。
这非常符合系统不靠谱的调调。
不过,如果放弃将这本科普读物当成大杀器,那就无所谓靠不靠谱了。
作为“玩具”,它确实挺有意思,让乔时看到啥都下意识地想“扫”一下。
姓名:许弈
(乔时自觉跳过中间诸多对许弈面部的描述,其中包括整容学、古典面相算学知识等等。)
状态:工作的疲惫,身体、精神不适的累积,轻度焦躁与压抑。
注意事项:微笑传递善意,试着对他笑一笑。
涉及到面相的专业学科,乔时姑且就不说了,毕竟她不懂。哪怕系统给她整一堆胡言乱语上去,她也分辨不出来。
但那个注意事项,绝对是胡扯吧?绝对是吧!
一般情况下,微笑是可以传递善意。但许弈是那种会被一个微笑打动的人吗?系统保持了它的一贯风格,将一些正确的废话往科普读物上搬。
乔时再次将这科普读物的不靠谱等级往上提了提。
乔时果断合上书,若无其事地走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