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赃并获,大理寺审讯的手段也很给力,加之之前赵鸾暗中送给肃王的平王谋逆证据,数罪并罚,平王一家子都跑不了。
平王世女和晨阳郡君如今就在京城,好抓的很,难的是平王。
她如今在封地逍遥自在,甚至还在捣鼓造反,但是她也怂的很,表面上很是听话,暗地里却一个人在封地造货币、养私兵、绣凤袍、勾搭勾搭别的地方的诸侯王,甚至还跑去拍邻国马屁,只为得到一句【平国】。
山高皇帝远,平州早已自立为平国,平王从不进京,有事就让世女进京,故而,也没人在意她。
没人在意她,她反而不乐意了,土皇帝不想做了,想当真皇帝,一边研究着造反,一边自立为皇。
如今,收复平州,俨然成了朝堂之上最大的香饽饽,大臣们摩拳擦掌地打算塞人,让自家二代们去混一混军功。
谁都想要这份功劳,尤其是几位皇女,就连原本已经摆烂了的大皇女蜀王都开始扑腾了,叫着要为母皇分忧。
文兴帝将视线放在一直沉默的赵鸾身上,赵鸾只在最初的时候表达了出征的想法,后面就静静地让姐妹们争抢。
“老三,你认为,谁是最佳人选?”
赵鸾出列回道:“诸位人选都很好,不如大家一起去?”
“胡闹。”文兴帝认真道,“好好说话。”
赵鸾:“禀母皇,平州地处京城千里之外,具体什么情况,恐怕也只有四皇妹清楚了,毕竟是她查出来的平王谋逆证据。”
四皇女眼皮一跳,觉得这话有问题,但是她确实想去,也不想别人抢她这份功劳。
文兴帝沉思了起来。
大皇女、三皇女、五皇女皆用复杂的眼光看向四皇女。
赵鸾洋洋洒洒地狠狠夸赞了一番四皇女,随后总结:“故而,人选非四皇妹莫属。”
文兴帝没有反对,此事算定了。
四皇女为主将,征北将军为副将,这一看就是要给四皇女送政绩了,其余几名皇女咬碎了牙,都暗骂赵鸾人傻。
下了朝,在大部分人都在勉励四皇女的时候,大皇女蜀王凑到赵鸾跟前,“你疯了,给她送好处。”
蜀王如今也算是自认倒霉,决定跟着赵鸾混,再加上知道赵鸾才是过世元君的孩子,她又被元君养过,自然对赵鸾又多了层亲厚。
虽然,这层亲厚是从端王身上巴拉下来的。
赵鸾讶异看她一眼:“我不懂大皇姐是什么意思,平州的形势如何,大家都不知道,本就是冒险,四皇妹大义,你我合该敬佩才是。”
蜀王无语:“你知道我什么意思。”
赵鸾这才笑笑:“打仗有什么好的。”
昨晚昭昭就是这样说的。
亲热过后,两人闲聊,如今赵鸾也会跟沈昭说一些朝堂之上的事情,昭昭似乎对这些也有些兴趣,还会跟她一起点评某位朝臣。
沈昭吐槽道:“哎呀,其实我早就看那个王御史不顺眼了,一天到晚都是死谏,有本事真死啊,有本事真撞柱子啊,他那些同僚还真是眼疾手快,每次都能配合好,把他拦下来,真是一出好戏啊!”
赵鸾低笑几声,“昭昭说的是。”
说到平定平州的事情的时候,沈昭一骨碌坐了起来,他扑到赵鸾怀里,着急问:“那殿下要去吗?”
赵鸾将“要去”两个字吞下,看着他的眼睛道:“昭昭不想我去?”
沈昭赶紧点点头,“打仗有什么好啊。”
原书里,平州之乱根本没有那么简单,那平王也根本就没有众人认为的那样平庸,她早就做好了一切准备,投靠了西北邻国,此时平州境内,不仅有平王自己屯养的三万私兵,还有西北的两万骑兵严阵以待。
有平王世女在京城当障眼法,平王可太好在后面做小动作了。
这次派过来刺杀的二十几人就是一个信号,若是她们没有成功回去,就代表平王要做好御敌的准备了。
沈昭在一开始就想跟赵鸾说这些,但是他发现,每当他想要张嘴说些什么的时候,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甚至还会头昏脑涨的,有种精神要跟身体分离的错觉。
这是世界意识在警告他,所以他只能老老实实的,什么都不做。
赵鸾沉思了一下,她只当是沈昭舍不得她,于是向他保证,“妻主一定会尽快回来,好不好?”
“才不好。”沈昭可怜巴巴地看着她,脑子在飞快运转。
书里赵鸾虽然最终还是赢得了这场平叛,但是过程却是十分艰辛,带过去的三万兵马最终所剩无几,可谓是险胜。
她身受重伤不说,还并未得到多少褒奖,只因在文兴帝眼中,这只是一场简单的平叛而已,而赵鸾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完成,这是能力不足的体现。
沈昭试探道:“殿下很缺这份功劳吗?”
赵鸾摇头:“倒是不缺。”
沈昭凑上去亲亲她,“那殿下就把这个出风头的机会让给别的殿下吧。”
赵鸾眸光一闪,她缓缓道:“昭昭是什么意思?”
沈昭用猜测试探的语气道:“万一她们打不过呢,万一平王已经跟西北邻国勾结了呢,万一这次是请君入瓮呢?”
他挠挠赵鸾掌心,“就让殿下的好姐妹去当当马前卒嘛。”
赵鸾明白了沈昭的意思,她按住沈昭的腰身,顺着他的意思缓缓道:“若是此行我的好姐妹十分顺利,那么让她一个功劳又如何,但若是不顺利的话……”
这次出兵本就不知道敌方深浅,皇帝不可能多派人马。
沈昭阴险一笑,龇着小白牙笑得狡黠,“若是不顺利,殿下便请缨增员,天降神兵,将叛军伏诛。”
“顺便,狠狠当一把别的殿下的对照组嘿嘿~”
沈昭小尾音笑得可爱,赵鸾又惊喜于他的聪慧,将人按在怀里,狠狠亲了个遍。
她想,依了他又如何?她本也不稀罕这样的功劳。
大皇女蜀王还在等着赵鸾说话,就看她露出了回味的表情,她一愣,下意识问:“你在回味什么?”
赵鸾高深莫测地看了她一眼,轻嗤了一声,“不跟渣女说话,你离我远点。”
蜀王近日又得了新的美人,据说还闹出了宠侍灭夫的笑话。
她脸一红,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嘟囔道:“你后院不也十几个吗?还好意思说我。”
赵鸾抬起眼皮看她一眼,“已知,其中有两个是你的人。”
蜀王心一跳。
赵鸾幽幽道:“你说,剩下的,都是谁的人啊?”
蜀王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她喃喃道:“所以,你一直都知道,真阴险啊老三,我真是看错你了。”
她不由得庆幸,还好自己滑跪的快,不然,赵鸾还指不定怎么报复她。
次日一大早,帝王亲自在城门,送肃王一行人离开。
赵鸾跟在她身侧,她看向赵鸾,带着些意外:“朕以为,你会主动请缨。”
在所有人眼中,这都是一场注定胜利的战役,所以,这三万兵马之中,有不少是勋贵人家塞进去的权贵子弟,都是为了去战场上镶个金,混个军功。
赵鸾笑笑,“此事本就是四皇妹揭发,平叛理所应当也该由她来,儿臣没必要抢她功劳。”
“更何况……”
逐渐苍老的帝王在自己的女儿眼中看到了与生自来的自信和高傲,赵鸾此刻像极了年轻时候的她。
“儿臣不认为,只一场战役,四皇妹就能将女儿给比下去!”
皇室女儿本就是竞争关系,从前文兴帝在朝堂之上也喜欢营造几方制衡的局面,但是年轻时夺嫡太过激烈,她的身体如今各种毛病都显现出来了,所以,她更想尽快找出一名最适合这个位置的继承者。
她看着赵鸾器宇轩昂的侧脸,想着,国本该立了。
两个月后,文兴帝收到了征北将军的求援信,与此同时,战报才姗姗来迟。
三万京师对上平王的三万私兵,起初是占优势的,但是奈何,肃王急功近利,带着五千兵马率先追了上去,那五千兵之中,急功近利者不少,她们完全不听征北将军的制止声和号角声,就这样踏进了平王和西北邻国两万骑兵的埋伏,肃王被活捉,其余皆被虐杀。
“蠢货!”文兴帝气急。
她既气肃王的轻敌和无知,又气平王通敌叛国,更气她残忍无道,虐杀同胞。
朝臣皆是意外,尤其是那些塞人进军队的贵族们,此刻都要喘不过来气了,那些可都是家族的天骄啊!
赵鸾亦是意外,她有想过肃王此行或许会不顺利,但没想到后果是这样的惨重,她设身处地想了一下,若是她领兵,恐怕也占不了什么便宜,自古以少敌多都是苦战,更何况还是敌暗我明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