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陈辽地[民国]_幻想时刻【完结+番外】(63)

  邹广在市民协会做司机,开车运送物资,这日要去的地方途径南市,他向上级请示得到允许,载着施辽想回趟明园。

  两个人开了一会儿,邹广却沿路停了下来。

  他用力地砸了一下方向盘,崩溃地低头,“怎么走?”

  两个人相视无言,在南市长大的两个人,现在却已经不认得回家的路了,因为举目望去,只见一片断垣残壁,满目荒凉,那些曾经闭着眼都能走的路,现在却要靠烧得焦黑的路牌来辨认。

  南市的大火烧了五日,早已面目全非。

  那日以后,他们都默契地不再提回明园的话。

  来育婴堂帮忙的人越来越多,情况渐渐稳定下来,照顾孩子施辽又不算有经验,所以吴川派她跟着红十字会各组织的临时主任,带着难民赴往各处。

  当时玉佛寺、静安寺都挤满了无处可去的人,受伤的人又多,施辽跟着救治站的人去了慕尔堂,在满场跑着替人看伤。

  几天下来,一个被炸断腿的妇女眼熟了她,见到她会礼貌又尊敬地喊她“施医生”。

  她照例笑着问:“今天如何?”

  没有止疼药,王华疼得满脸冒汗,唇无血色,但还是摇头:“施医生,我女儿你找到了吗?”

  施辽五脏六腑好像被揪了一下,她花了几天在登记着几千人信息的难民册翻里找一名叫“胡欣”的十五岁姑娘,今天刚好把整个名册查完,却什么也没有寻到。

  但王华里满是亮晶晶的希冀,施辽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只能继续用“还没查完名册”为由搪塞她。

  “你不要担心,这几天大家都忙昏了,很多人都漏登了,胡欣一定在这儿呢,安全着呢。”

  王华也不知信不信这是她的胡编乱造,面如死灰地躺着,双目空洞地望着天花板,“多谢施医生。”

  施辽转身去查看另一个病人,听见王华又强调了一遍,“我女儿穿着一身紫褂子,编着两个长长辫子,大脸盘,鼻子塌塌的,手腕脚腕上有四个一模一样的银锁,走起来叮叮当当响,施医生一定不要忘了听啊,叮叮当当的,很好听,一下就听出来了......”

  施辽满口答应着,在眼泪快要掉下来之前赶紧走远。

  她从没听过场内响起过这样一阵银铃声。

  夜里她挑灯写就诊笔记,一名护士忽然跑出来,急忙喊施辽:“施医生!施医生!快来!”

  施辽快步出去,听见刘护士慌道:“王华...王华她自尽了!”

  “什么?”

  “今天下午尸体运到后,王华把身上仅有的两块钱全交给了一个叫许力的人,让他替她找女儿,许力一开始不答应,王华又找别人借了两块钱交给他。刚刚,刚刚我们才知道许力跑了,用那四块钱换了一张火车票走了。”

  “王华知道后,拿起剪刀直直照着喉咙捅去。人一下就没了...”

  如五雷轰顶一般,施辽头皮一阵发麻,刘护士还在自责:“都怪我,都怪我没看住,她让我帮忙找她女儿我一直没空,但凡我再多尽点力,说不定,说不定......”

  忽然,她眼前一阵黑雾,听见身边有人惊呼:“施医生!”

  再醒来,她躺在邹广的铺子里二楼的小隔间里,听见门外楼梯口有人轻声轻脚地走动。

  她收拾好自己下楼,看见白双、邹广和庄屏居然都在,见到她倒也没提她晕倒的事,只是张罗她坐下,准备吃大餐。

  这段时间每个人都在为战后救灾工作忙碌,整日都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此次一聚,都难得地放松。

  饭后,施辽和庄屏都在铺子里歇下,后半夜,忽然有人用力打门,是市民巡逻会的人,沿街沿户喊着“让人去认尸”。

  自从日军开始炮轰上海以来,几乎每一次一处被炸,都会有人来喊人去灾区认领尸体和因伤无法走动的人,凡是家中有人失踪的人就都会出动寻人,运气好的话,能领一个活人回来。

  邹广听见声音就利落地下床穿衣,跟白双说一声他去帮忙。

  施辽听见也睡不住,要跟邹广一起去。

  东方的天空已经微微泛起鱼肚白,九月的清晨空气凌冽,施辽看见目崇路两侧摆得整整齐齐地六排尸体,浑身蔓过一阵沉重的无力。

  一名曾和她共事过的护士郑涛也在现场,看见施辽虚弱道:“你我都无用武之地了,也没几个活人。”

  她笑着自嘲,表情却比哭还难看。

  “那就去抗尸体吧。”

  施辽沉默良久,劝道。

  天色将要大亮,这一处离居民区又不远,一名临时主任当即宣布:不用等人来领了,统一往万人坟拉,要尽快,不要引起更大的恐慌。

  大家无力地照做,有车的用车拉,没车的用肩抗。

  郑涛和她都扛不动尸体,施辽离开了一会儿,再回来时手上多了一个吱吱扭扭响的木推车。

  谁知她和郑涛才把一个尸体抬上去,那车的一个轮子却忽然掉了,车身一卸,尸体朝一侧滚落下来。

  郑涛崩溃地放声大哭,边哭边扶尸体,嘴里止不住道:“对不起对不起......”

  施辽僵硬地拍了拍她,转身去找工具,还真让她给找到了一个破破烂烂的工具箱。

  于是她坐下来,开始研究怎么再把轮子装上去,郑涛还在哭,“你说这都叫什么事儿啊!”

  施辽好像什么听不到,她现在满脑子都只想把那个轮子安上,毕竟用车拉比用肩抗快多了。

  可是她怎么都捣鼓不上,天色越亮,她就越急,越急手就抖得越厉害。郑涛看她整个人脸煞白煞白的,惊道:“施辽!你没事吧?你别修了,我们去别处再找一个推车.....”

  施辽嘴里还在安慰她说没事,其实脑子已经不清醒了,手是怎么动的她已经控制不了了,郑涛吓得来夺她手里的工具,却发现她的力气大得惊人。

  “施辽,你怎么了施辽......”

  耳中似有急哨锐鸣,刺得她脑中钝痛,就在这时,施辽好像听见远处有人唤她。

  “施辽。”

  她恍惚抬头,看见东方蔚蓝色的天幕下,站着一个人,背后如绒的光线像是将他一点一点染上去,整个人散发着淡淡的光晕。

  手中的皮箱骤然落地,张默冲却不管不顾,径直朝她走去。

  甚至快要跑起来。

  施辽撑起麻木的双腿站起来,还没看清就被人拥入怀中。

  鼻腔霎时充斥着熟悉的清香,施辽却分神去想,这是什么香味呢?很奇怪,她和张默冲相处的时间总共加在一起可能都没有一个月,为什么她会熟悉他的味道。

  “施辽...阿聊...”

  头顶的声音无助地唤,拥抱她的动作都在发抖,施辽反而解释:“尸体太多了,抗不完,我修车呢。”

  张默冲双手捧着她的脸,像看着什么将碎的珍宝,眼底慌乱暴露无遗,“施辽,看着我,看着我施辽。”

  她呆了一瞬,看着他,看着那双微晕的沉黑眼睛,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

  一瞬间泄力,被他的臂膀托住才不至于瘫坐下去。

  第一次,在第无数次被战争带来的苦难击溃后,施辽第一次放声大哭。

  痛痛快快的,为这几天的荒诞哭一场。

  背后的曙光轻跃绽放,天际霎时清明,几乎所有人都愣了一瞬,停下手中的工作朝东方看去。

  又是一个天晴气爽的好秋日。

  “阿聊。”

  施辽抬眸,顺着他侧挺的鼻梁迎光望去,天际之下,人间生死混乱,硝烟污尘漫天,却难得此刻清明,难得一人。

  十四岁时,一个绿茵浓郁的夏日,施辽坐在在明园那棵稀稀朗朗的树下,听卢燕济摇头晃脑地为她示范朗读《王风黍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彼时他似有落泪,匆匆低头掩去,施辽却有不懂,半带安慰地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师公,心有所向者,或许并不一定需要别人的理解来坚定自己?”

  卢燕济倒是愣了一下,回忆道:“倒是有个人跟你见解相同。”

  “谁?”她问。

  卢燕济当时只是摇摇头,将自己手中的书丢给她,示意她自己看,随口略道“黄毛小儿”罢了。

  施辽记得那上面标了一句话:

  “有所求者,不求为人知。”

  ......

  国破人亡又逢君。

  记忆如同生命的锚点,在那一刻,她忽然无比清晰地回忆起那句话的字体,无比确信它曾出自谁手。

  兜兜转转,当时年少轻狂,以为任何路都能一个人走,如今于深渊中饱受磨砺,才认识到有人陪究竟是多大的一种幸运。

  命运到底优待他们,为彼此都送来了“知己”。

  她出神地看着他,张默冲感知到目光,在这时低头,深深望进她的眼底,鼻尖几乎与她触碰到一起。

  “我来帮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