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进吐出了一口浊气,靠在椅背上。
他不仅想到:‘如果自己被抓了,那么自己的妻子就会和自己离婚,带着孩子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甚至,自己的孩子还会改姓。自己的老母亲将会终日以泪洗面。’
其实这些年他经常会在夜晚中因为噩梦惊醒,他知道自己贪的太多了,但是,有些事情由不得他。
他蹉跎半生,38岁了还一事无成,每日混吃等死。
就是因为一个机遇,他得到了时任省发改委主任欧阳健的赏识,把他安排在要职。欧阳健死后,沈书记也没有忘记他、忽视他,直接让他担任了海北市的发改委主任。
这可是发改委啊!地级市里最有权力的部门了!
想想这几年,真是难忘的经历啊!
宋进再次点燃一根烟,他推开书房的房门走了出去,妻子坐在客厅里,默默垂泪。
她已经猜到了什么,哪怕宋进什么都没说。
“我出去转转,没准……还有机会。”
妻子闻言拿出了两张国外银行的银行卡,“咱们家的钱都在这里了,你拿着。”
宋进推开了银行卡,“哪有现求人、现送礼的道理?你收起来吧,好好藏着。”
妻子无言,默默送别宋进。
宋进离开了小区之后,把车停到了路边,走进了隔壁小区。
在这个小区中间的小花园坐了两个小时,直至凌晨身上带的烟都抽完了他才起身,走到了花园旁边的那栋高层。
来到楼道门前,拉了拉楼道门,发现没有拉开。
这是一栋新小区,需要刷卡才能进入。
宋进细不可察的松了口气。
这时候,一个骑着电动车的保安停了下来,问道:“您是没带门禁卡吗?”
“……是的。”宋进说道。
“我来帮您刷。”
保安十分热情的帮助宋进刷开了楼道门,宋进道了声谢谢,走了进去。
之后他走进了电梯,随便点了一个数字——14楼。
来到14楼后,他打开了楼道的窗户,一跃而下。
——
“宋进死了?!”
姜凝月目瞪口呆。
“是的。”
冯欣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感慨万千,“在他家旁边的小区。14楼,一跃而下。”
“……”
姜凝月皱起眉头,“这个家伙绝对没有表面那么简单,不然的话,为什么宁愿跳楼也不愿意被抓呢?”
“谁知道呢。”冯欣感慨道,“人死如灯灭。纵然他贪污腐败,但是人都死了,又怎么给他判刑呢?”
姜凝月心中郁结,只觉得有些恐怖,让她回忆到了当年的宋氏兄弟。他们两个也是这样的,视人命如草芥。
“明明直接控制住宋进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给宋进通风报信?意义是什么呢?”
冯欣作为李春燕的心腹,自然知道宋进的材料是姜凝月提供的。也知道赵和平的把这件事推给了海北市市委书记屠正自己解决,但是,屠正毫无疑问的搞砸了。
“冷静,宋进自杀了。对于屠正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对于蔡汉文来说都是一种打击。要知道,这可是驳了赵和平的面子。咱们这个新任省委书记,可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主啊!人家可是西北地区的省委书记平调来的!”
姜凝月不想管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你的势力弱一点、我的势力少一点之类的。但是宋进一死,他这根线就彻底断了。
宋进真的有胆量毫无顾忌的贪污20亿吗?
屠正、蔡汉文以及那个调走的沈书记,他们在背后又在扮演什么角色呢?
这一次宋进的自杀,是出于威胁、还是他自己想通了呢?
不过,可想而知,整个海州的官场都发生了震动。
海北市的官场,也都在讨论这个事情。上至市委、市政府,下到普通的公务员。到后来,普通的民众、甚至在网上都有了隐晦的讨论。
各种流言蜚语充斥着海北市,海北都乱成一锅粥了。
但是,自杀真的可以掩盖一切犯罪吗?宋进的妻儿就可以拿着他贪污的钱逍遥快活一辈子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这件事省委很沉默,没有人公开表态。但是,海北市市委书记屠正却有些挂不住脸面。他感觉到,如果这件事他处理不好,那么不仅晋升无望,等到任期满了之后,他很有可能会去一个闲散部门养老。
所以,他立刻督促海北市纪委、公安局对于这件事进行了调查,冻结了宋进名下所有的银行卡。限制了他家里的出行,并且对他身边的下属进行突击审查。
对待这种大贪官,这种的方法并没有什么过分的。
但是,在海北市不少人的眼中,市委屠正的决定显得有些凉薄了。宋进可是你的人,他死了之后,你不善待他的家属,保护他的财产,反而趁火打劫?
宁平安就是这么想的,他得知宋进跳楼之后,沉思了一天。第二天,他亲自开车来到了海宁市。他还寻找新的靠山,屠正靠不住,如果出了事情,这个家伙绝对会把自己推出来。
哪怕多付出一些,只要可以度过这一关,那么未来都是可以赚回来的。
千金散尽还复来!
宁平安开着车,心里颇为豪迈的想着。
第293章 海北风波(4)
趁着海北市乱成了一锅粥,姜凝月、田军、骆媛三人再次出发,前往了海北市。
这一次开的是骆媛的车。截止目前为止,骆媛还没有被盯上,所以她的车还是安全的。
第一站,三人来到了之前姜凝月和田军拍摄的还迁房,时隔三年,这个还迁房改造的怎么样了呢?
来到祥和家园小区,找到了当初和姜凝月沟通的吴先生。
吴先生不在家,他的妻子张女士在家,看到记者之后,她满腹牢骚,“哎呀,你们可来了。之前给你们打电话,一直没有人回答。我听说姜凝月不在你们栏目了,我们老百姓的事情都没人管了。”
姜凝月戴着眼镜,隐藏着自己的身份,平静地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这一次三人并不是以《问政海州》的名义来的,原因很简单。不仅仅政府工作人员会暴露,这些居民显然更容易暴露。
在第二次,拍摄西绥市问题的时候,就有一组记者暴露了自己是《问政海州》栏目组记者身份。市民当时就发了朋友圈,甚至有的市民甚至给区政府打去电话,
“《问政海州》来了!你们要是再不解决问题,就等着坐牢吧!”
当然,市民的本意不是要通风报信。而是想要用《问政海州》去威胁当地政府,从而索要更多的好处。
出于对《问政海州》的惧怕,当地政府往往会妥协。
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就像是早年前拆迁的钉子户,不少人因此谋取了暴利,从而带出了不好的风气。
但是栏目组目前却对于老百姓没有太好的办法。
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之前在民生采访部的时候,姜凝月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甚至,有的时候一看反映问题的记录,就知道这是拿电视台记者当枪使的。
这时候,记者就要自己甄别,不能被人利用。
所以,这一次姜凝月专门在开会的时候重点提了,不能主动暴露自己是《问政海州》栏目组的记者。对外只说自己是《民生30分》的记者。
《民生30分》虽然和《问政海州》都是海州省电视台的栏目,但是在老百姓心中的重量天差地别。特别是姜凝月离开之后,30分钟的节目,20分钟‘歌功颂德’,在老百姓的眼中早就失去了本心。而且,那10分钟的记者调查还都是不痛不痒的问题,和姜凝月在的时候完全不能相比。
但是《问政海州》不一样,这个栏目虽然只直播了两期,但是在省内的传播度很大,很多老百姓都知道这个栏目的强大之处。
所以,很多人都点名让《问政海州》的记者来采访。
面对面前这位张女士的牢骚,骆媛笑着说道:“我们现在不是来了吗?现在祥和家园小区还有什么问题吗?”
“哎呀,姜凝月上一次来了之后,的确有用。”
张女士开口道,“当时搞得热火朝天,整个小区的屋顶都重新做了一遍防水,门口也重新修了一下,电梯也进行维修。挺好,但是就没有然后了,很多事情只做了一半。”
跟随着张女士,三人进入了楼道内,张女士指着另一个停运的电梯道:“之前虽然总坏吧,但至少是两部电梯。但是他修完之后,现在就是一部电梯了。这两年了,还是一部电梯。”
“为什么呢?”姜凝月随口问道,“居委会、街道亦或者区政府没有答复吗?”
“有答复,还贴了公告。”
张女士掏出手机,“这就是当初的公告,我还拍下来了。”
姜凝月接过手机,粗略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