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局委:“我们愿同缅方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落实好三大全球倡议,推动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稳步向前迈进。双方要保持高层交往,增进政治互信;积极稳妥推进经济走廊建设,确保油气管道安全顺利运营;加强安全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犯罪活动;加快农业等领域合作,助力缅甸改善民生。”
麦穗:“缅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中方密切各层级交往,加快经济走廊框架下大项目建设,深化农业、能源、旅游等领域合作,推动缅中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更多成果,造福缅甸人民。缅方将全力维护中方在缅项目人员的安全,切实维护缅中边境安全稳定,同中方共同打击跨国犯罪。”
会谈了一下午之后,当晚来敏亲自邀请钱局委共进晚餐。
吃饭的时候,来敏和钱局委相谈甚欢。二人认识很多年了,所以说话并没有那么官方和正式。
钱局委感慨道:“来敏将军,‘大缅族主义’这条路可没有那么好走啊!如果你释放一些怀柔信号,相信可以缓解目前国内的局势。”
所谓‘大缅族主义’,就是缅国政府公然宣布推行缅族优先主义。
缅国内有‘六种’身份证,九种护照。
有的民族身份证甚至都不允许进城打工,可见有多离谱。
来敏听后却摇头道:“缅国内战是自建国开始就遗留的后遗症,如果我不推行大缅族主义的话,那么缅族内部都不会支持我。如果我可以肃清国内的反对派,统一全国的话,那么我一定会一视同仁。”
姜凝月在一旁暗暗撇嘴,当然了,缅国这样的结果,也少不了‘带英’的大缺大德。
大不列颠这个搅屎棍,最擅长的就是在全世界挑起民族矛盾。
哪怕没有民族,他们也要给区分出民族,然后再挑起矛盾。
说话间,来敏看向姜凝月道:“总领事,如果这一次和谈出现问题,还是需要北掸军协助我们夺回北掸的城镇。”
姜凝月好奇道:“大将军,你和谈的诉求是什么?”
来敏平静道:“很简单,反叛军退出所有侵占的城镇。”
姜凝月表情管理差点失败,这简直把中华当成‘哆啦A梦’了。
之前的那个女领导和中华的关系本来就不错,也能维持缅国内部的局势,你说你非囚禁她干什么。
钱局委听后也直摇头,“来敏将军,你这个想法,恐怕很难做到。”
“我们可以把掸邦的矿产都交给贵国的公司去运营。”来敏平静道,“从而换取贵国的支持。”
姜凝月笑着说道:“来敏将军打的一手好算盘,拿掸邦的矿产来做人情。可惜的是,我已经和北掸的帕善将军谈好了,等到局势稳定之后,整个北掸的矿产都和我国的公司合作开发。”
来敏心中暗骂了几句‘帕善’这个卖国贼,依旧继续和钱局委谈条件。
然而,钱局委却一直没松口。
这一次钱局委愿意来,一方面的确是关心缅国局势,另一方面,钱局委也要去暹罗开会。
所以,这次谈不成也无所谓。
晚宴结束后,众人返回酒店休息。
次日上午,钱局委喊来了姜凝月。
“小姜,现在北掸的局势,你认为能掌控多少?”
“说完全掌控,那就有些太过于狂妄了。”
姜凝月坐在一旁,慢悠悠地说道,“但是九成都在掌控之中吧。”
“好像更狂了。”
一位外交部的领导听后不由笑了起来。
姜凝月轻笑,继续说道:“现在北掸军的战斗力很强,称之为掸邦第一也不过分。打的缅军节节败退的三兄弟联盟,在北掸军的面前如土鸡瓦狗一般。现在困扰北掸军的唯一问题,反而是扩张太快,领地局势不稳定。如果再给北掸军两年,整个北掸、甚至整个掸邦都可以掌控。”
“只需要两年吗?”
钱局委有些惊讶,“你对北掸军那么自信?”
“是的。”
姜凝月平静道,“北掸的那些部队和北掸军没有任何可比性。”
钱局委点了点头,“所以,你认可调停吗?”
姜凝月沉吟片刻,“可以尝试调停,如果叛军态度含糊。那么,我觉得可以让北掸军与缅军举行一次联合作战。那样,应该会起到一定的威胁性作用了。到时候,咱们的中缅铁路也可以重启了。”
钱局委思索了片刻,“好吧,调停的事情就先暂停,先释放调停信号,看看各方的态度吧。”
第429章 调停(11)
钱局委在内比都停留了两天半,就前往了暹罗曼谷。
在钱局委这里没有得到让来敏满意的结果,无奈之下来敏决定访华。
听说东大要来调停之后,各方火力都猛烈了起来。
想要在东大调停之前争夺更多的地盘,从而才会有更多的谈判调解。
姜凝月在临行之前,去找了一趟来敏将军。
偌大的办公室里没有外人,只有来敏、姜凝月以及几名安保人员。
来敏无奈地看着姜凝月,眼神中充斥着疲惫,“总领事,现在曼德勒的局势并不乐观啊。虽然这些叛军就算攻下来也没办法占领,但是,如果叛军真的攻入曼德勒,那么对于这座缅国第二大城来说,是灭顶之灾啊!”
姜凝月微笑着说道:“大将军,我这次来是给你带来一个好消息的。缅军和北掸军联合进行一次军事行动如何?狠狠地打击一下反政府军的气焰!”
来敏眯起了眼睛,“果真?”
“当然。”
姜凝月点头道,“具体情况您通知人和帕善进行沟通吧。”
“好。”
姜凝月离开之后,给帕善打去了电话,“帕善,你那边准备的怎么样?”
“没问题。”
帕善通过这段时间的休整,购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完全可以撑起一场战争了。
“那么,开始吧。”
6月20日。
缅军联合北掸军进行了联合作战,左右夹击进攻联合军。
在这个时刻,姜凝月请假却飞回了国内。原因很简单——赵娆大学毕业了。
23日,飞回海州后,姜凝月没有提前告诉赵娆,反而坐着李春燕的专车,来到了海州大学。海州大学的门卫看到‘公务用车’这几个字,以及这辆车的级别,就立刻放行了。
来到大礼堂,毕业典礼已经开始了。
姜凝月随口询问一位家长道:“现在到哪个系了?”
“中文系。”
“哦。很快了。”
姜凝月喃喃道。
这位家长疑惑地打量着姜凝月,“你的声音很耳熟啊,你是主持人吗?”
“哈哈,都这么说。”
姜凝月笑着糊弄道。
那位家长疑惑地打量着这位在室内也要戴墨镜的怪人,不过这时候她孩子上台了,连忙道:
“那个就是我孩子。”
“哇,很漂亮。”
姜凝月笑着称赞道,不过姜凝月的目光也看到了赵娆也在这一排。
舞台上,拨穗、授予学位证、毕业证,赵娆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下台时,她的同学激动地拉着赵娆道:“你看,那是我妈妈。”
“嗯。”赵娆有些羡慕的顺着眼光看过去,却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赵娆揉了揉眼睛,根本不敢相信。
毕业典礼的时候赵娆都不告诉姜凝月,因为她知道,现在的姜凝月正在忙着国家大事,怎么可能有时间来参加自己这个小小的毕业典礼呢?
索性赵娆都没跟姜凝月说起这件事,以免给姜凝月带来什么不必要的困扰。
“傻了?”
姜凝月笑着走到赵娆的面前,“怎么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和我说呢?”
“姐~真是你。”
赵娆激动地有些想哭,明明是很高兴的时候,但是赵娆的眼眶却湿润了,她一下就抱住了姜凝月。
“诶,这是你姐啊?”
同学好奇地看着赵娆,对于赵娆的样子也有些不理解。
不就是看到自己姐姐了吗?至于那么激动吗?
作为赵娆的室友兼闺蜜,她也知道赵娆的父母都没了,是姐姐给钱让她上大学的。
不过,再多的她就不知道了。
平时赵娆也虽然节俭,但也没到生活不下去的样子。手机、电脑等电子用品,用的也都是很高端的。
偶尔还会拍一些在首都旅游的照片,所以,大家也没觉得赵娆有什么不同。
“王萱,这是我姐。”
赵娆擦了擦眼泪,来到室友兼闺蜜面前,“姐,这是我闺蜜王萱。”
“你好。”
姜凝月笑眯眯地冲着王瑶点头。
王萱好奇道:“姐姐,你为什么在体育馆里也要戴墨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