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们终将死于太阳_今昔逢云有雨【完结+番外】(17)

  寒山上的鬼魅传说太多,有人说上面锁了先民时期的邪祟,也有说坠入寒山天地会颠倒,人会困在自己的幻想中出不去,还有人说,那里寒风杀人,寸雪如刀,能平安抵达寒天枯已经是九死一生。

  入了寒天枯,便是闻霄自己的造化。

  耳边是山崖传来的流水声,兰和豫只是简短的默了下,趁这个功夫,宋袖从她身旁绕过去,道:“你不去我是一定要去的。”

  兰和豫急切地拽住他的衣袖,“你去做什么?”

  “我去求君侯,让我也去往寒天枯,若是闻霄活着,就将她平安带回来,若是她……那我也要带她回家,让她躺在玉津温暖的泥土里走。”

  “不行,你去不得,玉津现在本就局势紧张,你身为铸铜司的御事,莫要再添乱了!”

  宋袖涵养极好,兰和豫扯着他袖子,他便一定不会甩开。故而他只能气得双眉微蹙,盯着兰和豫。

  兰和豫悻悻道:“你不要同我置气,现在铸铜司上下铁板一块,全听你一个御事的话。你若是发疯,在君侯眼里即是铸铜司的苦工在发疯。”

  这说得倒是在理,宋袖人年轻,担子却重,玉津上下所有的铜都要从他这里流出。除了铜,他年少才高,也会搞些新鲜玩意。君侯是十分器重这些年轻人,但才高了,对君侯乃至君侯已然选定的继承人,也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宋袖最好是谨言慎行,才能混一个仕途平稳。

  而宋袖本人也只是被寒山倾塌的消息急混了头,倒不是真的顽固不化的人,眼下反应过来后,已经打消了要面见君侯的念头。

  兰和豫这才松了一口气,拍拍他的肩,“回铸铜司等着吧。”

  宋袖也只得作罢,同兰和豫一路穿过青山绿水,走在回市井的路上。

  因两个人心里各怀心事,走的时候谁也不想讲话,只是各自叹各自的气。两个面貌极佳的人谈起也是一副美景,路过的人堪称为仙品。

  直到一个人堵在二人面前,仙品之一的宋袖僵直在那,面色越来越难看。

  玉津最为高高在上的,必然是那些侍奉君王与神明的官员。他们锦衣玉食,也比旁人清闲,有空打扮自己,关于这些官员的笑谈便如不胜数,甚至可以编成册子。

  比较有名的便是玉津双绝。

  一般白丁们喜好这么称呼,在官员自己的圈子里,更多的是唤他们宋氏姐弟。长姐叫宋衿,弟弟叫宋袖,二人的父亲只是玉津一个最不起眼的小官,谁都没想到小门小户也能出这么两个文曲星,可谓是东君显灵,祖坟冒烟。

  据传闻,宋衿与宋袖差五岁,但宋袖天赋超人,是与宋衿一同念学的。一个勤奋刻苦,挑灯夜读到深夜,一个也谈不上懒惰,靠着聪明有一肚子的学问。

  有一桩笑谈是宋衿夜读,宋袖只是睡梦中迷迷糊糊听了一耳朵,便可倒背如流。

  而后二人双双入仕,宋袖任了铸铜司,几年的功夫爬上了御事,执掌一方铜业,宋衿则先是侍奉过君侯,先又在祈华堂做守藏史,夫婿是君侯选定的继承人辛昇。

  一门双才,是多少苦工的白日梦。

  实则玉津人们并不知道,这对姐弟感情并没有传闻中那么好。

  眼下宋袖见了宋衿,脸色比吃了土还难看。

  难看归难看,宋袖还是礼数周全,“姐姐……你……”

  宋衿一板一眼道:“君侯唤你去大风宫。”

  一听是领了君侯的命,宋袖更是汗毛倒竖,只是还在强装着面色没有变化,“君侯有什么吩咐吗?”

  宋衿冷声道:“不必紧张,君侯只是邀你小叙。兰大人也一同前往吧。”

  兰和豫哑然。

  君侯喜欢同年轻人说话,也不算是什么难以亲近的人,只是这个关头邀铸铜司御事说话,实在是像没安好心。

  焦虑归焦虑,二人也只能跟在宋衿后面前往。

  路上穿过片溪水石滩,踩着碎石块,兰和豫对宋袖悄声道:“你问问你姐,君侯找我们什么事。”

  宋袖道:“我不想问。”

  兰和豫道:“总归你们回家后一桌吃饭的,你问一下也无妨。”

  “我在家吃饭不同她说话。”

  “行吧。”

  兰和豫只得垂着头,鞋摩挲着石块继续往前走。

  宋衿目视前方,并不回头,替身后的二人解了惑,“君侯找你们,是为了东史大人一事。”

  宋袖猛然开口道:“闻霄怎么了?”

  “罪人闻氏回来了。”

  而闻霄本人此时正躺在榻上,高热让她头晕目眩,迷迷糊糊间神思好像去往了别的地方。

  寒山经历的一切一阵阵在眼前浮现,东君临世的场景越发诡谲,并非是书上所言那般赐福于人,普照万物,而是宛若有违天纲的妖邪降世。

  她仿佛又站在玄鸟像前,目睹了那场惨烈的人祭,二鸟相争引发出天崩地裂的震颤,随后彩鸟坠入寒山,闻霄一路追随彩鸟奔跑着,永远无法停息。

  隐约间,闻霄耳畔传来熟悉的声音。

  “怎么还没醒?”

  “说是被寒山冻伤了。说的也是,自小生活在玉津的人,哪里受过这么大的冻。”

  “不会醒不过来了吧?”

  “辛昇,你莫要咒她。”

  “我不是咒她,我只是等她醒了跟我讲讲天裁是什么样的。”

  之后说话的人声音有些粗,听起来上了几分年纪,他一开口,辛昇和兰和豫的声音便都被压下去了。

  那人道:“辛昇,不可妄议神明。”

  只是简短的一句话,辛昇便闭上了口。

  他的声音像是重木撞钟,不断在闻霄心口激荡。

  闻霄猛然睁开眼,急促喘息着,像是要把肺喘破一般。

  一阵剧烈的咳嗽后,她擦了擦嘴,揪着被褥一身是汗,衣衫都湿乎乎的贴在身上。

  闻霄捂住脸,梦境和现实一点点的分离,她才能面前维持清醒的状态,去思索眼前扑朔迷离的局面。

  她环顾四周,自己正躺在个清洁华美的宫室里,床榻边悬着大片白色纱帐,边角用金丝线勾勒出绚丽的图腾。透过如雾气那般的床帐,能隐约看到宫柱模糊的影子。闻霄起身,掀开帐子,能看到宫柱上雕了翻飞的玄鸟。

  整座宫室都是说不出的幽静,闻霄轻咳了两声,听到远处门传来细微的响动,她立马泥鳅似的钻进被里,紧闭双眼,装作还未醒。

  只能听到来人细细簌簌在忙着什么,在宫室内来回走动,衣袖蹭过那些精致的陈设发出些撩人心魄的响动。闻霄忍不住偷偷眼睛睁开一条缝,看到个婀娜的背影在焚香。

  闻霄这才坐直,“兰兰。”

  兰和豫吓得一哆嗦,手里端的金盘都不稳当了,“哎呦,东君庇佑东君庇佑,吓死我了你。”

  “我不是故意要吓你的。”

  “你醒了啊。”兰和豫搁置下金盘,提起流云一般的衣裙快步走到榻边。

  隔着床帐看不清她的脸,直到她将床帐拢起,用根金线系好,闻霄才看到她那美得祸国殃民的面孔。此时,闻霄才终于感到些安稳。

  她与宋袖、兰和豫,一同致学,一同入仕,打打闹闹这么多年。彼时她落魄,这些旧日的同窗同僚也并未嫌弃,在狱中多加关照。

  兰和豫坐到她身旁,闻霄揉揉眼,靠了过去。她一醒来便浑身剧痛,现在靠在兰和豫身旁,才觉得好些。

  兰和豫总是能带给她安全感的人。

  闻霄轻声道:“我这是……回来了?”

  “小霄……你……”

  见兰和豫欲言又止,闻霄古怪道:“怎么了?”

  “你升官了。”

  第14章 风锁玉都 (二)

  许是兰和豫方才没将纱帐拢齐整,话音刚落,帐子就十分衬景的松散落下,一半披挂在闻霄头上。

  朦朦胧胧间,闻霄好似在云雾里,望着兰和豫精致的眉眼,既像是当头一棒,又像如梦初醒。

  曾经的闻霄已经是一个平步青云的士人了。若说她这般年轻,能坐上东史的位置,除了君侯开恩广纳新人除外,少不了闻霄自己致学刻苦,沉迷书海,以笔墨度日,不仅仅对经论典籍颇有研究,已作的史册也都当作珍品收入大堰国的藏书库。她算是一众文官里最潜心治学的那个,不显山不露水,默默将自己的仕途走完。

  然放眼闻氏,她又不是算是最顶出息的那个,如果一定要评价,只能说是一句勉强的未来可期,因为她的父亲已经坐到了铸铜司御事,铸铜司是大堰的命脉,直到闻缜出事以后,宋袖才顶了上来。

  再说闻霄的兄弟姊妹,她的兄长闻霁曾经也是名震一方的学士,只不过无心入仕途,偏爱做一散人,姐姐闻雾则是醉心武道,游历四方,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游侠般的人物。

  闻氏可以说是四处开花,全面发展,对于闻霄这个安静做官的幺女来说,各位都是她的好榜样。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