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嫁高门_金阿淼【完结】(92)

  “郎君,娘子,大郎和二郎回来了,说有话要跟你们禀报。

  ”

  赵瑞灵只好先咽下没说完的话,将两个孩子喊进来。

  进了门后,穆嘉誉喊了人后就袖手在一旁不说话,明显还是不太习惯跟赵瑞灵相处。

  赵瑞灵也不是会当后娘的人,从来也不勉强穆嘉誉跟她亲近,只让人照顾好穆嘉誉的起居饮食就算了。

  这会儿她也让乔媪先给两个孩子端热饮子进来,才看向明显有话要说的于旻。

  “是袁翁要你带什么话吗?”

  于旻在穆长舟面前有些拘束,听到阿嫂问,才赶紧点头。

  “先圣说,让嫂……让醇国公这阵子不要跟安国公来往了,免得引火烧身。”

  赵瑞灵疑惑看向穆长舟:“什么意思?”

  她已经认了安国公做干耶,太后也知道她和安国公的关系,两家之间来往怎么会引火烧身呢。

  穆长舟倒是听明白了,他先让甄顺送两个孩子回去休息,这才跟赵瑞灵解释。

  “新君继位总要烧三把火,朝中就那么多位子,怕是有人坐不住了。”

  有人怕这三把火烧到自己身上,巴不得替新君将这火点起来。

  也有人怕穆长舟会因先前的功劳得了太后和新君的看重,位高权重,挡了自己的青云路。

  甚至太后那边,对于功高盖主的几位国公,到底是个什么心思还说不准。

  在一旁伺候的阿桥突然觉得有点脸疼,先前刚觉得往后的日子尘埃落定了,这怎的又起了波澜。

  她担忧地看向赵瑞灵,却发现自家娘子面上并无意外神色。

  赵瑞灵早就预料到这一天了。

  “那会有人弹劾你吧?因为你调动了虎头军?”

  穆长舟不欲让自家娘子为这些事烦忧,他只笑道:“没什么,左右我这些年被弹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太后是你姨母,你也清楚她的性子。”

  即便新君继位,小皇子仍然活着,先圣和淳阳王那些明面上的附庸解决得差不多,一定会有漏网之鱼。

  这种多事之秋,太后不会做兔死狗烹,让功臣寒心的事。

  他揽着赵瑞灵往卧房去:“我们继续说说将养的事儿,听一位学识渊博的山长说,有些睡觉的姿势对将养身体非常好,来,咱们细聊。”

  赵瑞灵:“……呸!”

  谁要跟他聊这种不正经的啊!

  话是说得不正经,但穆长舟也感觉出自家娘子对他身体的担忧,心里很是受用,晚上倒是没真做什么,老老实实抱着赵瑞灵睡了个好觉。

  翌日一大早,难得穆长舟没出门。

  他们两人都还没醒呢,太极殿上的争论就已经激烈起来了。

  一开始弹劾穆长舟的人,让坐在新君背后垂下的水晶帘内的太后都感觉有些微妙,正是他的前岳丈程邈。

  “启禀圣人,启禀太后!虽说醇国公救驾有功,但身为武将,擅动兵权在历朝历代都是大忌,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法大于情理……”他洋洋洒洒掉了一通书呆子说明武将擅动兵权的利害关系。

  “醇国公为狼覃军大将军并西北都护,却动用西南军,此为越权,还请太后和圣人明察秋毫!”

  立刻有提前得知消息的勋贵站出来高呼:“臣附议!”

  “虽有事急从权之说,可虎头军乃是安国公所掌,他擅自将印信交给他人,又在保护先圣和张皇后的时候让先圣和张皇后受惊暴毙,此为严重失职,请太后和圣人严惩!”

  水晶帘背后的太后表情众人看不清楚,但却听到了坐在龙椅上的新君轻嗤了一声。

  连他一个孩子都知道不能过河拆桥,要是没有醇国公和安国公的付出,这些人想保住命都难,这不是放下碗骂娘吗?

  也忒不要脸了点。

  听到上首这声轻嗤,大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一时间气氛格外的尴尬。

  第58章 娘子要去砍了他们??……

  等穆长舟得知太极殿上发生的事,朝会已经结束了。

  新君尚且年幼,太后四两拨千斤的轻斥几句,只说先前叛乱时朝中有不少大臣功过皆有之,不日宫中将会颁布旨意,赏罚分明。

  王公大臣们能跟天底下最尊贵的母子二人计较吗?还不是只能捏着鼻子当什么都没发生。

  众人弹劾安国公和醇国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太后和新君给二人定罪。

  “此举虽为群臣怕太后和新君清算之由,也是百官对母子二人的试探,如果太后和新君处理不好,很快就会被那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勋贵和大臣们拿捏。”穆长舟跟好奇的赵瑞灵解释自己和安国公为何不上朝。

  “这种时候我和虞栋都不适合露面,否则便有以功相挟的嫌疑。”

  赵瑞灵咂摸了下嘴,摇头感叹:“这些大臣们,还不如市井买菜的老媪呢。”

  赵瑞灵先前在湖州府甚少出门,接触最多的就是偶尔出门买菜时见到的脚商和主顾。

  起码想占便宜的老媪打压货物,明明白白是想省几文钱。

  那些王公大臣们却口口声声打着为大昭好的名义,她跟新君感受差不多……这些人也忒不要脸。

  见她抱着胳膊,气鼓鼓地一副若有所思模样,穆长舟失笑,拍了拍她脑袋。

  “好了,不要为这些不相干的人费心,太后可不是省油的灯,这些人怕是忘了谢氏女的威名。”

  当初是太后嫁给先圣阿耶,不是因为人家不想娶才绝娘子,而是太后手段高,让先圣阿耶只能求娶她。

  谢家双姝的名声,前朝时在淮南道一直都很盛,不过太后更低调沉稳些罢了。

  见赵瑞灵松了口气,穆长舟就没说,这第一把火烧到他身上,可不只是王公大臣们的试探,太后怕是也怀揣着不浅的心思。

  只是他不想叫自家娘子为这些事忧心。

  先前让她累得起不来身,时时陪着她,不只是为了小鱼儿,也是不想让英国公府的人来打扰。

  英国公谢正阳忠于先圣多年,与亲妹妹关系并不好,如今处境尴尬。

  还有刑部侍郎谢承阳,因为其妻杨氏的阿耶杨矛延为先圣所用,也是焦头烂额。

  如今杨氏除外嫁女以外,都已下了大狱,等着秋后问斩呢。

  穆长舟知道赵瑞灵跟英国公世子和谢四娘关系都不错,这些人求救无门,肯定会把心眼子动到她身上。

  他都舍不得叫这小兔子忧心,那些人想都别想。

  她就适合无忧无虑地造作,一如他岳母想得那样不谙世事下去。

  可上门的人能拦得住,宫里的消息却拦不住。

  重阳节过去没几日,太后便下了懿旨,对救驾有功的穆长舟还有始终在宫中护卫新君的安国公大加赏赐。

  新君也下了旨,为虞栋选出来的过继的嗣子封了安国公世子,也将穆嘉誉封了醇国公世子。

  太后还专门给赵瑞灵下了道懿旨,思及醇国公功劳大,爵位却已经封顶,特封将来她所生的子嗣位比县主或侯爵。

  这种晋封还没影儿的子嗣的旨意,甭管哪朝哪代还都没见过,也是叫圣都的权贵们开眼了。

  不只是开眼,殷氏宗亲和王公权贵们更忌惮穆长舟。

  安国公虽说过继了嗣子为世子,但安国公为人孤僻,跟嗣子关系并不亲近,只是为了香火传承,对权贵们威胁不算大。

  醇国公府不一样。

  穆长舟还年轻,西戎未灭,还有的是军功。

  醇国公夫人的阿娘是太后的亲妹妹兼救命恩人,她又是新君的表姐……一旦他们有了孩子,顷刻间就会成为圣都最受宫中喜爱的后辈。

  朝中的

  坑就那么多。

  赵瑞灵不生男丁,还有个穆大郎呢,若她生了男丁,还有其他人家后辈们发挥的余地吗?

  一时间朝堂上弹劾安国公和醇国公的奏疏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弹劾穆长舟干涉西南军权一事,消息甚至都穿过穆长舟设下的层层阻碍,传到了后宅。

  这日秦进的妻子柳氏和常右监的夫人苗氏登门拜访赵瑞灵,就满脸担忧地提起此事。

  柳氏问:“这几日羽林卫都已经拦住好几拨撞柱子的御史了,也不知道醇国公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如今都知道她夫君秦进是安国公的人,偏偏安国公在府里养病不出,府里也没有个女眷,实在是叫人无从下手。

  这御史死谏也不能罚,否则这新君和太后可真要遗臭万年了,此事无论如何太后和新君都要给个交代。

  苗氏也跟着点头,又道:“要我说,还不如叫醇国公早些回西北,也省得掺和进这些人的算计里去……宫中再如何,也不会叫狼覃军改姓。”

  赵瑞灵这些日子也在私下里琢磨呢,她嫁人的时候姨母说的话她始终记得。

  太后说要让她心狠一点,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包括穆长舟,当时姨母是不是就知道金玉符节在她手里了?

  如今太后对朝中的弹劾看似是偏向她夫君,实则先前的封赏如同烈火烹油,只会让人对醇国公的敌意更深……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 金阿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