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就不信,“那你来算,我们就拿一套房子举例子,现在房贷是几个点,我们按照五个点来算,这个就很高了,一个房子三十万吧,十万的首付,二十万的按揭,我们算算利息,看看还款几年,划算不划算,这绝对不划算的。”
有利息的东西,你的盈利里面都得把这一块利息当成本扣除,是有点赔钱的。
自己的钱没有利息啊,你用人家钱有成本。
俩人就算,这个不好算,还款五年十年都不一样,熠熠就拿着本,一年一年的推算,最后列个表,明明白白的,拿过去给他看,“你看,这是一年,这是第二年,上面这个是每年都本金,还有利息,最后一行是总计的本金利息,到十五年大概就翻倍,一般情况下十五年就很多了,我就算到这里。”
飒飒就等着看,他真是当老板的料子,很会指挥人干活的,自己看着,然后又安排熠熠算,“那你算一百万的呢,本金一百万,然后算个五百万,一千万的。”
他自己就看着那个表,所以娶个聪明老婆,真能干事儿,他自己算这个不在行,但是熠熠是个好学生,人这戏表格测算什么的,自己没学过的基础的也会算个大概。
自己闷着头算,然后还主动测算一下飒飒的利润呢。
俩人就拿着个破计算器,一个小本子,算完房贷算贷款,一栋楼多少个单元,一个单元多少户,一户的钱能收回多少首付款,能收多少银行贷款,然后他们要接盘贷款银行多少钱。
这些东西算的稀里哗啦的,一点一点掰开了揉碎了算,不要小瞧这么俩人,人家自己算的,比专业的经济师算的还上心还细致。
当老板的可以不会算账,但是钱的格局明明白白的,哪方面收支一清二楚,就是不清楚具体的数字而已。
算到凌晨两点,俩人一早上就又去跑银行去了,跑银行看看具体的贷款利息,又跑了两天售楼处,看看售楼处的模式是什么,人家现在怎么收款的。
一个星期就摸得一清二楚的,俩人越跑越精神。
这个事情,哪怕贷款,其实也是有利可图的。
熠熠收起来小本子,看着飒飒,“从利润角度讲,可以贷款做。”
飒飒还是纠结,这样大的决定,而且是不擅长的领域,做这个的话,风险是有的,而且现在的风险是他承受压力太大的风险,如果是一百万可以贷款,但是一千万的话,他最后承担不起。
他没有这一千万的风险应对能力。
还是在犹豫。
第71章 男人的愿望
贷款对不通性格的人来讲意味着不一样的结果, 尤其是刚开放贷款的初期,很多人都不会去想到贷款买房,哪怕是楼市销售已经卯足了劲儿宣传按揭的多种好处, 同时房产销售行业也意识到贷款问题也许决定着房市的火热程度。
按揭的宣传层出不穷,二十年十年的按揭好,还是等你攒钱一直到二十年后直接全款买下来呢,一个是房价会涨, 另一个是滞后二十年去享受生活, 似乎这房子白白给人住了二十年。
其实熠熠也不是经济学的, 她有自己的理解方式,“不如这样想, 其实按揭属于租房子,银行的利息是房租, 你每个月支付高额的房租,一下租了二十年,然后二十年后你花了跟二十年前一样的价钱去买了这套房子。”
这个城市还没地铁,俩人跑到北京去, 买房子最主要的是看交通便利程度,周边配套的设施是什么, 拿着地铁线的图纸, 俩人就开始跑。
要看看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的房产行业是如何的, 找最火爆的路线,结果发现北京到处都是售楼处, 它的楼盘开发非常火爆, 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疫情后遗症的影响, 这个城市的容纳能力要比他们那边大的多。
他背着一个大双肩包,熠熠也背着一个小包, 下来就笑了笑,“其实总体规划看,我很愿意在这里买房子的,我觉得比我们那边买房子要划算。”
北京的楼盘,你看了就会觉得火热,非常的烫手,而且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这边的客户不是很介意按揭买房子,而且大多数都是按揭。
这就是大城市的传导接收能力,等往下扩散的时候,时间会有滞后性。
等着回去的时候,李书记那边就已经很上火了,更上火的事黄老板,他不能拖着了,跑来找李书记,“这些欠款跟银行的贷款,最后实在不行只能你们政府接手了,现在外面都知道我们开发商不行,每天都有人闹着来退房。”
退房的原因是五花八门,但是就围绕着开发商不行跑路了,所以我们来退房,黄老板就觉得很窝火,开发商是跑了一个,又不是都跑了,而且前期都是正常开发的,碍着你们房子什么事情了,无非就是后期物业跟开发商会扯皮。
他是滞销又不是烂尾了,最后他还是顶住压力给盖完的,原本想着卖了回本,结果卖不出去还来退钱,把他一直往死路上逼,心里一横,看着李书记,“真这样下去,只能破产清算,破产清算也需要时间,税务清算也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