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回是真觉得,这门亲能成,“人姑娘说,你家要是有意,就见见她,老姐姐,你要是信得过我,回头我就带人姑娘过来,那姑娘是个爽利性子,你只和她说说话,指定稀罕。”
这事,实在是太突然,冯翠一时不知道怎么张口,下意识看孔春莲,孔春莲一把拉住她,“见,人姑娘都省了去她家相看,直接愿意来,那咋能不见。”
她看向唐秀秀,想着她说过的话,又重复给冯翠听,“你忘了秀秀说的,因祸得福,说不得,老大的福气这就来了。”
等杜媒婆得了准信走,一家人围着宋饱,就要刨根问底。
“老大,你说说,人姑娘说见过你,啥时候见的。”
“就是,我听着这个英子姐就比之前说的那个骗子好,大哥,你啥时候见到的,咋没给我们说呢。”
“哥,快说说啊。”
宋饱自己还丈二和尚呢,他摸摸后脑勺,“我咋不知道,我没见着旁人。”
“哎呀,大哥,你怎么这么笨,肯定见着了,你赶紧想想啊,要是明天英子姐来了,问你还记不记得她,你啥也不记得,人家说不定转头就走啦!”
有了那一经,宋饱如今对娶媳妇没有什么执念,不过这年头的农村,嫁娶基本没当事人什么事,就像刚刚,全程也没有他说话的份,他也就不是很在状态,听着宋花和林振文催促,他回想了一下。
“媒婆走了之后,我就和她说了会话,一会我就走了,回来的路上没遇着人啊,那地方偏,还临着山,又是下午”,他像个憨憨,“就除了有姑娘,太阳都快落山了,还背着个弓,朝着山里走,我……”
“啊,那肯定是英子姐!”
“哇,她家还有弓。”
“废话,杜婶子都说人家是打猎的了,有弓正常。”
“哥,哥,你还记着英子姐长啥样吗?”
宋饱也一下明白过来,支吾两声,“不记得了。”
唐秀秀看得清清楚楚,靠着林振武耳边轻声说话,“骗人,他肯定记得。”
她身上,不知为什么,总是带着一股子甜,她靠过来,林振武耳朵有些麻,只听着骗人两个字,他强装镇定,“嘀咕什么,没听清。”
唐秀秀怕宋饱这个老实人听着了害羞,只又凑近他,“我说他骗人,他肯定记着呢,你看,他耳朵尖都红啦。”
孩子们围着宋饱,大人也是心急着打听,唐秀秀和林振武就站在最后。
唐秀秀说完,下意识看向林振武的耳朵,忍不住低声笑出来,更凑近他,“喂,某人的耳朵也红啦。”
说完,她偏偏不放过他,趁着没人看,快速啄一下他耳朵尖,然后佯装无事,朝前走两步去挎着孔春莲的胳膊,听大家围着宋饱八卦。
留下林振武面红耳赤,她怎么就这么大胆又不知羞!
偏偏嘴角翘的要憋不住笑。
宋饱的这次相看,顺利地不可思议。
对于米英,冯翠只第一眼,就已经在心里同意大半。
她穿着一身农村最常见的灰布衣裳,但是没有很多姑娘的胆小腼腆,个子不高,腰杆却挺直,眼睛明亮,带着一种沉稳感。
开口一说话,声音清脆。
“冯大娘,我是米英”,她转头看宋饱,见他躲躲闪闪,故意问他,“怎么不看我?我又不吃人。”
一句话就让气氛轻松起来。
宋饱还没说话,就闹了个大红脸,惹得大家哈哈笑起来。
宋花觉得这个英子姐,比上个骗子好太多,那时候她大气不敢出,这回她都嘻嘻哈哈的了,“英子姐,我哥就是不说你们怎么遇见的,我和振文猜他肯定出糗啦,对不对?”
米英看宋饱一眼,不说话,“等以后再告诉你。”
她说话动作,无比自然,既不端着,也不将就,很是自在的一个人。
说到亲事,也是落落大方,“我爸走得早,我妈身子不是很好,我原是打算一辈子不嫁人,好好给她养老,可我不嫁人,又成了她的心病,天天怕我以后没个伴,催着我嫁人。”
“我说实话,我在我们村,名声不好,我和我妈两个女的,风言风语有,可我能保证,那些都是假的。”
“我就是图宋饱这人实在,是个踏实的,你家穷点,我不在乎,只一样,成亲以后,十天半个月的,我得回去看我妈一次,等以后家里条件要是能好些,我想把我妈接过来住,只这一个要求,其他的彩礼啥的,你们看着给,要是同意,等下次见面,就扯证。”
都不用杜媒婆多说什么,直白的清清楚楚。
不过杜媒婆到底是有些机智,见着她说完,冯翠一脸想点头,又怕太唐突的模样,立即就笑着解围,“这英丫头,就是利索,一看就是能担事儿的人,冯老姐,你这考虑考虑,让你家老大,带着英丫头逛逛吧,我听说你们这边还靠着一条河是吧,那可是好,就算是今年旱点,也不耽误你们种地。”
她一说,冯翠和宋粮连连让宋饱上去,“对对对,天气好,带英丫头逛逛去。”
等他们两人出去,杜媒婆小声问冯翠,“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