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把反派儿子养成乖宝宝_燕三月【完结+番外】(106)

  萧青云道:“知道你这里也有好料子,所以便没带,周师傅帮我们推荐一下吧。”

  周师傅一听便知道来人应该是个老顾客,他忍不住凑近些看了看,想了想却没啥印象,应该没来过他这里做旗袍才对。

  身旁的女同志也没见过。

  “来来,你们过来看看,这块怎么样?”

  周师傅走到墙边的木头架子边,从架子上拿了一匹红色的真丝料子下来。

  “这个就很适合做旗袍,我再在上面绣一些牡丹花儿或者玫瑰花儿,袖口滚一层云边儿……,对了,你们是几月结婚?”

  “五月一号。”

  “那就做成七分袖,不长也不短,刚好合适,裙长做到脚踝的位置,穿上一双高跟鞋就很漂亮……”

  半夏对这个也不是特别的懂,只知道周师傅说的这些,旗袍做成后一定好看。

  “听周师傅你的。”

  周师傅笑着点了点头,取下皮尺给半夏量尺。

  量尺时,闲谈中他问了半夏是怎么知道他这个地方的,他这个铺子毕竟开在家里,不是熟悉 的人介绍都不知道这巷子深处还有一间做旗袍的裁缝铺。

  萧青云便说多年前家人也经常请他做旗袍,去年想起便往这边来逛了逛,刚好见着有人正在找他做旗袍,门口又挂着牌子,自然也就知道了。

  周师傅听完后便问萧青云姓什么,萧青云说了。

  周师傅听后却有些失神,片刻后才叹了口气道:“原来是你家啊……”

  看来周师傅对萧家的印象不浅。

  周师傅应该也知道萧家的一些事,也没有再问萧青云家里人怎么样的话,说完那就原来是你家啊,这句话后便没再开腔,专心的给半夏量着尺。

  手工制作的绣花旗袍,工期一般都很长,又因为半夏这件旗袍上的绣花并不多,周师傅手里正空闲着,半个月便能做出来。

  萧青云和半夏他们是绝对没办法再在省城待上半个月的,便让周师傅做好后按地址帮忙邮寄。

  离开的时候,周师傅把他们送到了门外,看着他们走远的背影,周师傅不由得出了神……

  “看啥呢?”他头发花白的媳妇踩着一双小脚摇摇晃晃的走过来问道。

  周师傅转头看了一眼跟着自己吃了半辈子苦的媳妇,伸手把她耳边花白的发丝抹到耳后,“没啥,就是见着以前老是请我去做衣服那家人的后人,想起以前的事儿。”

  他媳妇问道:“是哪一家?”

  “梧桐街的萧家。”

  “哦!我也记得那一家,听说当年他们家很艰难,人都没了两个……我应该出来看看的……”

  小平安拿着周师傅送给他的虎头帽子一甩一甩的,喜欢得不得了。

  在萧青云怀中歪着身和半夏说话:“妈妈,……脑斧……啊?”

  半夏摸了摸他的小脸,“是老虎,不是脑斧。”

  小平安:“脑虎。”

  “老、虎。”

  “老斧……”

  “……”

  ……

  萧青云和半夏并没有在省城待多久,用三天的时间买好该买的东西后,两人又带着小平安去了一趟省城动物园,在动物园里看了真正的大脑虎。

  本来半夏还怕吓着他,谁知道人家一点儿都不带怕的,别看他年纪小,可比五六岁的大孩子还胆大,人家旁边的小哥哥吓得直往父母身上爬,就他啥事没有,还敢学着老虎“嗷呜嗷呜”的叫唤。

  周围的人见了,都说这孩子胆大。

  他也知道人家在夸他,越夸他越起劲,叫得越大声,动物园里的小哥哥小姐姐们一个个看着他直瞪眼。

  当见到白乎乎还带着黑眼圈的大熊猫时,小平安消音了,一双眼睛瞪得老大,直勾勾的盯着在树上趴着的大熊猫。

  半夏也是第一次见,情况和她儿子差不多,脸上不自觉的带着一脸姨母笑,心里软乎乎的。

  “抱……”小平安指着树上的大熊猫道。

  他说出了他妈妈的心声。

  萧青云笑道:“抱不了。”

  “猫猫……抱。”

  这一句抱不了差点没让咱们的小平安哭出来。

  自从看了大熊猫以后,动物园里其他的动物们就失了宠,萧青云后面带着小平安看其他的动物都没提起他的兴趣。

  心里只有他的猫猫,连大脑虎都抛到脑后了。

  这几天萧青云他们出去逛时,请的工人便把外墙处理好了,新添置的家具也进了屋,等在省城的一切全部办完,萧青云和半夏关好家里的门窗,抱着小平安,提着大包小包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第141章 喜事

  新街的店铺里,张淑芬正坐在店里看电视,十八寸的大彩电就斜斜的摆在店里的柜台上,柜台外面,坐着新街上几位熟悉的邻居,大家一边儿看着电视,一边儿聊着天儿。

  店里不时的便会有人来买东西,买完后还会在外边儿站上一会儿,看看电视里播放着的电视剧。

  自从搬到镇上来了以后,这台电视只在楼上摆了一天就被搬了下来,白天还好,到了晚上这附近的邻居便会跑过来看,人一多,生意就来了,几颗糖、一些零食、几包烟,钱虽不多,电费倒是能赚回来。

  大家都说张姥姥的小卖铺实在,每晚都有人去看电视,就算是不买东西人家也不赶人,不仅晚上有电视看,白天也能看。

  新街的人家里缺什么了,也更愿意来张姥姥的小卖部买东西。

  毕竟看了人家的电视,哪里好越过这家店跑到老街上的供销社去买。

  “老板娘,你家闺女和孙子这是去哪儿了?咋好长时间没见到人了?你闺女那对象这段时间也没见着。”

  一位年纪和张淑芬差不多的婶子张嘴问道,她家也是新街的,和林家隔着几栋楼,没事儿的时候也喜欢往林家铺子这边儿来看看电视和人聊聊天儿。

  张淑芬笑了笑,把目光从电视上移开,“去省城了,和她对象带着孩子一起去的,说是要去拍婚纱照,买结婚穿的婚服啥的,都去了好几天了,这两天应该就能回了。”

  “咋跑那么远?还带着个孩子,多不方便啊!咱们县里不是也有拍婚纱的照相馆吗?”

  “他们要带着孩子一起去我也没办法,我那准女婿说了,要带着半夏和孩子去看看他们在省城的家,也好认认家门。我就想着反正又不是没地方住,带着孩子就带着孩子呗!去看看也好。”

  张淑芬不动声色的炫耀了一把。

  这不,好几个人瞪大了眼睛,“啥?你闺女对象在省城还有房子?他不是在县里上班吗?”

  张淑芬笑得矜持,默默的坐直了身体,“是在县里上班,不过那也是暂时的,以后调到省城去都有可能。说起来,他们在上海也有房子呢,听说还是个小楼,也是一直空在哪儿,不知道啥时候能有时间过去住。”

  上海都有房子?

  还是个小楼!

  几人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

  老话说得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人家一个二婚头都能嫁那么的好!

  他们家的闺女咋就遇不上这样的好姑爷?

  差哪儿了?

  这林家的闺女不就会赚钱了点儿吗?

  难道人家能看上林家的二婚的闺女是因为她会赚钱?

  问题是人家那对象看着也不是个差钱的人啊!

  看到她们的脸色,张淑芬忍不住别过脸偷笑,差点没给她笑出声来,让他们嫉妒羡慕去!

  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些人背着她议论她闺女的事。

  说她闺女离婚带着孩子回娘家,说她家青云没父母帮村,所以找个二婚带孩子的,说林家人太奸,看人家老实,把人家小伙子给套的牢牢的,比个儿子都听话,等等。

  看了她家电视,还说她家闲话,要不是为了和气生财,张淑芬都懒得搭理她们。

  这人啊就是这样,这关系看着处得再好,都忍不住会说对方的闲话。

  “这、你闺女的对象是啥人家啊?咋这么有钱?在省城和上海都有房。”有个年轻点的媳妇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不等张淑芬回答,有知道萧家以前情况的便说了说。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这就难怪了,这有底蕴的大户人家,就算是败了,门缝里扫扫都能扫出二两金来,他们普通老百姓一时半会儿的还真的比不了。

  就在这时,从县里回镇上的客车慢悠悠的开近,‘嘎吱’一声,客车在小卖部的门口停了下来。

  小卖部门口的人包括店里坐着的张淑芬都好奇的望了过去。

  车门一开,张淑芬便小跑着出店铺,肯定是半夏和青云他们回来了!

  还真是,半夏已经抱着小平安下了车,张淑芬见状一把接了过去。

  “哎呦!姥姥的小乖乖!想死姥姥了……”张淑芬抱着小平安就亲。

  直接把小平安给亲懵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燕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