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子这么漂亮,新郎真有福气!”
“……”
萧青云在众人的起哄声与祝福声中把半夏抱上了车。
小轿车带着两位新人前往镇上的新房。
从林家村到镇上很近,小轿车在前面慢悠悠的开着,后面跟着的是自行车队,自行车后面跟着的是要去参加喜宴的林家村众人。
这一路上吹吹打打,鞭炮声‘噼里啪啦’热闹不已,路上行人驻足观看,几乎人人笑脸相迎。
不知道的便会拉住后面跟着的人问上一问,“是谁叫娶媳妇?这么热闹!还开着小轿车来迎亲!”
“是我们林家村的林长生家嫁闺女!婚宴就办在新街。”
不了解的人便会觉得奇怪,这林家嫁闺女咋把婚礼办自己家了?男方应该把新娘迎回家才对啊?
听林家村的人一说才知道,原来林家的新女婿家在省城太远,亲人又在国外,一时又赶不回来,这才办在林家。
刚开始看热闹的人还想,这新郎的条件怕是不怎么样,所以啥都在女方家里办,可一听说人家家在省城,这样的想法自然就没了。
小轿车开得慢,路边的人只要离得近一些,弯弯腰,便能够清楚的看到车里的一对新人。
穿着洁白婚纱的新娘子,和身穿军装的新郎,任谁都会感叹一句,这真是一对璧人!
王翠花和王红英也在路边站着,她们是去镇上供销社买东西,这会儿正要回去。
刚才从新街路过时才知道今天是林半夏结婚的日子,在看到林长生笑容满面的招呼客人时,王翠花就没了好脸色。
一路上她就在和王红英抱怨,抱怨林长生,说他闺女和冬青结婚时都没见他这么开心。
抱怨他靠着闺女发了财,有钱了就飘!
嫁一个二婚的闺女而已,还办什么酒席?也不怕人家议论!
还抱怨林半夏,这才多久?就着急忙慌的嫁人!可见对冬青也不见得有真心,难怪之前死活要离婚。
又说小石头可怜,有了后爹就有后妈,等林半夏以后再生一个,哪里还有小石头的立足之地?还不知道以后会被忽略成啥样?
她絮絮叨叨的就没停过,王红英刚开始还劝道,说半夏不是那样的人,说冬青和白薇都结婚了,人家半夏再嫁也是很正常的事。
王翠花根本就听不进去,她也就不再浪费唇舌了。
她这个婆子妈,在一起生活了十来年,她也了解得很,顺着她时啥都好,不顺她心意时,那是啥都不好。
在王红英看来,估计半夏一辈子不嫁,带着小石头得靠着石冬青给钱养活,永远过得比她儿子差,估计她就满意了。
可是……怎么可能?
这会儿刚好遇见接亲的队伍,王翠花能有好脸色就怪了。
只有王红英,脸上带着笑,看着小轿车从身旁开过。
她无声的道了句:恭喜你啊!半夏。
第144章 喜宴
“新娘子来喽!”
“新娘子来了!”
在一片热闹声中,小轿车在新街的楼房门口停下,一对新人手牵着手下了车来。
新房这边才是真的热闹,门上、窗户上张贴着大红的双喜字。
小卖部里的商品都被收了起来,柜台和货架也被撤到了墙边放着,屋子里摆放着崭新的大彩电、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
成双成对的暖水瓶、毛巾、床单、被套、枕巾、洗脸盆、碗碟、衣服、鞋子、布料等,还有新打的十床新棉被。
上面都贴着双喜字。
有林长生他们准备的嫁妆,也有萧青云给的彩礼。
屋里还立着萧青云和半夏两人在省城拍的结婚照片,照片上一对新人笑容甜蜜。
门口或站或坐着不少的人,有客人,也有来看热闹的,小孩子跑来跑去,蹦蹦跳跳。
录音机里转动着的磁带从早上到现在就没有停过。
甜美圆润的女声正在唱着:
甜蜜蜜 你笑得甜蜜蜜
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
开在春风里——
在哪里 在哪里见过你
你的笑容这样熟悉
我一时想不起
啊 ~~在梦里——
……
人群中有两位面生的年轻人,一人拿着照相机,一人扛着摄影机,360度无死角的拍着一对新人,新人走到哪儿,他们的镜头就跟到哪儿。
这是商意远专门请来的,拍好后,他还得把照片和碟片寄到国外去。
他可是带着任务来的。
林长生抱着拍着小手、目不转睛盯着半夏和萧青云的小平安。
张淑芬他们在半夏他们上车后,就坐着自行车比接亲的车队先到了新家这边。
“妈妈!”小平安张着小嘴叫道。
林姑姑连忙抱过他,“小平安乖,姑奶奶抱哦,妈妈现在忙着呢!”
小平安听话的抱着她的脖子,点了点头,“小平安乖。”
林姑姑见他这样听话,“啪叽”一口亲在他的小脸蛋上,“咱们小平安以后就有爸爸疼了!”
小平安懵懂的转了转小脑袋。
谁是爸爸?
转来转去的看到了和他妈妈站在一起的叔,小眼睛一亮,张嘴便叫:“爸爸!”
小平安的声音能有多大,在这么热闹的环境,就连张淑芬都没听到,更别说离得远一些的萧青云和半夏了。
偏偏林姑姑旁边站着的人耳朵尖给听见了,便开玩笑的大声笑道:“新郎官!你儿子叫你呢!还不赶紧应一声。”
大家都朝这边看了过来,看得小平安一脸懵,吓得转身趴在林姑姑的背上。
大家发出善意的笑声。
萧青云牵着半夏走近,一把抱过了小平安,笑着问道:“小平安,我是谁?”
小平安愣了一下,眨巴着眼睛想了想,“……爸爸!”
声音响亮!
“哈哈!这小家伙可真聪明!”
“小平安,得跟你爸要个改口费才行啊!”
众人笑闹道。
萧青云嘴角上扬,认真的应了一声,还真的从兜里掏了个大红包出来递给小平安。
这一声爸爸,直叫得他心花怒放!
小平安也乖觉,小手手抓着红包后就往他妈妈的手里递。
众人见状更是笑成一团,说小平安贴心,一心想着他妈妈的话。
林姑姑把小平安又抱了过去,这会子已经到了吉时,该是新人拜堂敬父母的时候。
林长生和张淑芬端坐上首,萧青云和半夏敬拜父母。
此时,萧青云也改了口,叫了爸妈。
林长生两口子脸上乐开了花,张淑芬笑着笑着却又红了眼眶。
她拉着两人的手叮咛嘱咐:“你们俩要好好的,有商有量,青云,半夏今后要是哪里做的不对,你就告诉我,我帮你骂她……”
林长生也嘱咐了不少的话。
等到喜宴开始的时候,半夏上楼换了前两天才收到的红色绣花旗袍。
脖子上戴了一串珍珠项链,那珍珠颗颗圆润大小一致,一看就不便宜。
这是商意远代他爷爷送来的新婚贺礼,商老爷子远在上海,无法亲自过来,便让商意远帮他带来了贺礼。
看到贺礼的萧青云想到的便是,这串项链很适合半夏新做的旗袍。
这会儿,半夏便戴上了它。
半夏下楼后,自然又引起了不少的赞叹声,人家结婚能穿一身红色的衣裳就不错了,人家林半夏,竟然还穿了两套!
电视上演的白色婚纱穿了,这会儿又换成了旗袍!
女同志们羡慕嫉妒的表情差点都控制不住。
半夏不知道,就因为她的这场婚礼,让镇上的年轻姑娘们结婚的要求都提高了不少。
婚礼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都还让人津津乐道。
不止是半夏的两套婚服,还有萧青云准备的三大件,接亲用的小轿车和林家办的喜宴。
来客们都说林家这喜宴办得好,整鸡、整鱼、油晃晃的大扣肉、大块儿坨子肉、蒸酥肉、蒸烧白等,三蒸九扣席,把这喜宴是整得明明白白的。
大家都说,能把宴席办成这样的不多,倒不是说他们这儿的厨师不行,而是大家的条件有限,一般能蒸上三碗大肉就很不错了,碗里的肉也会切得很薄,一人一块儿,没有多的。
哪里能像林家这喜宴这样,鸡鸭都是整个的,扣肉得有两指宽,来吃喜宴的人都说今天有‘口福’了。
萧青云喝了不少的酒,就算是有商意远帮忙挡着,也拦不住多少。
他的酒量不差,但也说不上好,等喜宴吃得差不多的时候,萧青云也迷糊了,脚步踉跄。
见新郎官被整趴下了,大家这才放过他。
商意远和麦冬把他扶上了楼。
“呼!”商意远喘了口气,看了一眼床上的萧青云后对半夏道:“半夏妹妹,我兄弟就拜托你照顾了,放心,下面的客人我们保证给你招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