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见过半夏的武装部里的有些同志便道:“早就听说咱们萧参谋的媳妇长得漂亮,就是一直无缘得见,我们之前还说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着,这下好了,人不光是见着了,还有喜糖吃。”
半夏笑道:“是我的不是,来单位里的次数太少,没来得及拜访大家……”
又有人问怎么没请他们?
他们也想去讨杯喜酒喝。
半夏忙道:“我们是在乡下办的,有心想请大家,又怕让大家太过奔波,这不,我们在朱记饭店订了两桌酒席,就在今天中午,请大家一定赏光。”
半夏这样一说,大家都说一定去。
半夏又提醒,人来就行,可千万别送礼,送了也不收的话。
说这只是简单的在一起吃个饭,用不着送礼什么的。
萧青云也在一旁妇唱夫随的附和。
众人无奈只得笑着答应。
这话一出,有些人是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的,不用送礼这话真是说到他们的心坎里了,提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谁都知道这萧参谋来武装部属于临时借调,他又是军籍,不像武装部里的大多数人那样属于行政编,一般都不会随便挪窝,谁知道这位萧参谋什么时候就走了?
这结婚礼金送低了拿不出手,送高了心子又痛,还不知道收不收得回来。
不,应该是基本上是收不回了。
除非他们结个婚,或者是赶紧生个孩子办个满月酒。
等半夏和萧青云一走,武装部的同志们就议论开来。
后勤的一位中年女同志便道:“萧参谋这媳妇不错,落落大方,长得还漂亮,你们瞧她说话,刚结婚就能当咱们萧参谋的家呢!”
“确实是,也不知道萧参谋是怎么认识的,速度也够快的,我之前还想着给他介绍呢。”
另一位年轻一点的文职干事的心思倒不在这上面,“你们瞧见她身上穿的那件旗袍了没?一看就是纯手工刺绣的,真丝的料子,肯定不便宜!太好看了,我一直想做一件来着,就是没舍得……”
“旗袍算什么?她脖子上的珍珠项链才价值不菲!”
“错了错了,最贵的应该是她手上的那一块儿表!国外的老牌子,没个一两万都拿不下来!”开腔的是一个带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是个识货的。
“哗!”
“真的?假的?萧参谋他媳妇什么来头?这么有钱。”
“说不定是萧参谋给她买的。”
“不会吧?没听说萧参谋家里有钱啊?”
“谁知道呢!说不定人家就是个有钱人,进部队是体验生活去了。”
“……”
……
半夏的婚后生活幸福而又甜蜜,萧青云每天都会回来,省城的分配的宿舍成了他中午休息的地方。
自从小平安开始叫爸爸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走到哪儿都要他爸爸抱,不知道内情的,绝对想象不出两人不是亲生父子。
王翠花和石老实倒是在半夏婚后来看过一次小平安,带了一件给小平安做的衣裳,可惜太小,穿不下。
小平安根本认不出要抱他的两个人是谁。
王翠花还偷偷的问小平安新爸爸有没有打他,这话被张淑芬听了个正着,刺了她几句后冷脸送客。
石老实倒是说了辛苦他们教养孩子的话。
半夏回来听说后,摇着头笑了笑,这么久了才做一件衣裳过来,还是结婚后,这是怕她结婚后就成了‘后妈’吧。
到了七月中旬,半夏也没有收到石冬青说好了要给小石头的抚养费,她本来也没没记在心上,还是张淑芬提醒她,她才想起来。
凭着半夏和萧青云的经济条件,这一年一百二十块钱对他们来说,什么都不是。
他们不缺这点钱养孩子。
没给就没给吧,这件事耳朵一听也就放到了一边儿去。
现在正是采收黄花的季节,一天天忙得像个陀螺一般转,哪里有心思想这些乱七八糟的。
林家村的黄花大多数都出了花苞,太阳出来前就得完成采摘,要不然等太阳一出开了花,品质就会大打折扣。
这几天已经采了一批卖给商意远的加工厂。
有了加工厂,种植户也不用自个晒干,厂里有烘干脱水的机器,方便得很。
半夏家请了好几个工人帮忙采收黄花,要不然他们一家就算是累死也跟不上太阳出来花开的速度,毕竟五十亩的山头,可不是个小数目。
商意远的加工厂终于开始运转了起来,目前厂里招收的临时工多过正式工人,毕竟黄花是季节性的东西,忙碌也就这几个月的时间而已。
商意远这段时间也过来了,还专门带着半夏和萧青云去厂子里逛了逛,主要是去看黄花菜怎么经过杀青、消毒、烘干、包装这一流程。
厂房里的工人穿着白色的大褂,带着白色的帽子、手套和口罩,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人民医院。
有两位身材矮小的男人正拿着相机对着厂房里的设备和黄花菜拍照,偶尔也会拍一拍工人。
“他们是干嘛的?来采访的记者吗?”半夏疑惑的问道。
商意远伸出一根手指左右摆了摆,“不是,他们是日本人,我的黄花菜就是要卖给他们公司的,这是日本公司派过来……参观的员工。”
他耸了耸肩,“人家怕我这卫生不过关。”
半夏挑眉,说是参观,还不如说是检查。
第148章 商人
“山本先生、秋田先生,参观得怎么样?我们厂里的卫生条件能达到你们公司的要求吧?”
商意远带着半夏他们走进那两个日本人。
被叫做山本先生的日本人有着一口流利的汉语,闻言便道:“商老板,说实话,在这一点上你们还是做得非常不错的,来之前我还一直担心,你知道的,你们华国大多数的人都不怎么讲卫生。”
商意远笑得很假,“山本君,这话你就说错了。咱们华夏民族讲究的是民以食为天,在吃这一块儿上可从不打马虎眼儿。
卫生这个东西,也不是只能有眼睛去看的,这表面光鲜,内里藏污的事又不是没有。我们讲究的就是个实在,什么东西都摊在明面上,一看就知。
我看山本君华语说得这么好,肯定也是一个喜欢华夏文化的人,不知道听没听说过咱们道家学说中这样的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山本先生和他的同事秋田对视了一眼,“这个我听说过。”
商意远笑道:“那就是了,道家讲究的是自然而然,你看到的其实不是不讲卫生的人,人家是在亲近天地,顺应自然,你们日本不也喜欢亲近自然吗?这也是贵公司不远万里进口我们安县素山珍的原因……”
商意远啪啦啪啦的又说了不少,从上下五千年,说到道家学说、宇宙自然,直说得山本和秋田两人眼中转起了蚊香圈。
半夏在一旁听着,直怀疑自己的书是不是都白读了,道家那句话的意思……是这个意思?
山本轻咳了两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商老板真是个博学多才的人。”
秋田看了商意远好几眼,有种他们被忽悠了的感觉,当然,他并不知道忽悠这两字咋写。
接下来,商意远带着他们继续参观工厂。
参观中,一直没说话的秋田先生开口道:“商老板,我看你们的成本并不高,这个价格是不是定得太贵了些?”
他的华语说的也不错,就是听着没山本说的顺溜。
商意远挑眉:“非也!”
他从台面上拿起一包包装好的黄花菜,“我们这黄花菜一年只开一季,须得在开花前采摘,最佳的采摘时间为凌晨,正应了那句‘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的诗词,洁白的月光照耀在黄花的花苞上,就像是在历经一场洗礼,又像是在吸收天地之精华。
在即将开放时把它从枝头采摘下来,所有的营养价值全部附与花苞之中,包括花苞上凝结的露珠。
这才是真正的纯天然,无污染,也只有咱们安县的水土才能培育出这样的天然佳品!”
他笑了笑:“秋田先生嫌了价格定得高,我还嫌我这价格低了呢!不知两位先生知不知道咱们安县黄花菜的历史?”
山本忙道:“这个我们知道,来之前有过了解,看过商老板发给公司的产品介绍书。”
“那就对了!”商意远晃了晃手中的黄花菜,“两位先生看过,就应该知道这黄花又称金针,素有四大素山珍之名,营养丰富,美容养颜,老少皆宜。在古代,这可是只有皇帝才能吃得起的贡品!”
他顿了顿又道:“你们日本公司不也研究过吗?它能起到清除体内胆固醇和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疾病的作用。”
山本和秋田对视一眼,心中疑惑他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
“对比这种种好处,我们定的价格,哪里又和贵字沾得上边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