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芬一只一只的往冰箱里面放,“谁知道买到的是不是老母鸡?这是在你花婶家抓的,估摸着还是咱们当年养的那一批呢,我隔两天给你炖一只,咱们好好补补,肚子里的孩子才能长得壮!”
半夏把鸡蛋往篮子里放,“这鸡蛋总可以不拿吧?”
张淑芬头都没转,“你花婶家给的出货价,比省城的肯定便宜多了!这鸡蛋天天都不能断,消耗得多,还不是不好拿,我还想拿它五百个呢!”
半夏无奈,还五百个,也不怕吃不完放坏了。
张淑芬还给小平安带了不少零嘴,什么米花筒、蛋卷,都是纯手工的,镇上有人做着卖,也是小平安以前在家就爱吃的。
小平安乐得跟个什么似的,半夏没让他多吃,一样掰了半个给他,吃完了就带着他洗漱睡觉。
半夏给张淑芬收拾的房间在楼上,什么都是准备好了的,就在小平安的旁边。
洗漱完后,半夏过来和张淑芬说话,没多一会儿,小平安就推开门,抱着自己的小枕头爬上了张淑芬的床。
上床后就抱着张淑芬的胳膊:“我要跟姥姥睡。”怕妈妈不同意,立马闭上了眼睛。
半夏就笑,“行吧,跟你姥姥睡,免得我半夜还得起来给你盖被子。”
张淑芬坐了大半天的车也很累,半夏就没和她多聊,帮着关了灯和门,自己回屋睡去了。
有妈在,半夏却是轻松了很多,就算说早上吧,张淑芬觉少起得比她还早,等她洗漱完下来时,饭都摆桌上了,就连小平安都不用她操心,洗脸刷牙什么的都给她包圆儿了。
中午半夏在厂里吃,晚上回来,又有现成的饭吃。
知道半夏他们还要找个保姆,张淑芬直说不让找,她在就行了。
找什么保姆,有钱烧得慌!
但半夏不想她妈这么累,不说其他,就说这房子吧,打扫一次也老费劲了,她动吧,她妈肯定不让,所以这保姆还是得找。
现在又拿萧青云劝她的话劝她妈:“青云走的时候都个人打好招呼了,人家帮着找好就送过来,半途变卦的也不好,等人来了帮着做做饭、打扫卫生、洗洗衣服什么的,你也轻松些,你就帮我看好小平安就成,接送他去幼托班或是自己带着都行。”
张淑芬:“家里的这点活又不累,我能搞定……”
“我的妈呀,有你在当然好了,可你也不能把家里我爸我弟给丢一边,一直不回去,你还能待到我生呀?现在找好,你帮着把把关,有个啥事也教教人家,等你回去了,我用着也方便。”
张淑芬一听也是,她真待不到半夏生产,青云一回来她就走,主要是家里也放心不下,下次过来,估摸着得是过来伺候月子的时候了。
以后这大的小的,家里家外,半夏一个人肯定是不成的,青云就算是搭把手,他一个大男人,又能搭把多少?
要是半夏没开这个厂子,她倒是不用这么操心。
没过两天,赵慧就带着一个大概三十七八的女人上了门。
萧青云托的就是她。
这女人叫吴娟,本地人,是个寡妇,长得挺结实,看着身体就好,人家都叫她吴大姐。
以前在被服厂食堂里的上班,后来被人给顶了下来,下了岗,为了养已经在上高中的儿子,便开始给人干保姆。
也没干多久,算起来,半夏家是她的第二个雇主,第一家也是在家属院,那边也是怀孕生孩子没人照顾,前几天人家家里婆婆来了,就把她给辞了。
接到萧青云的嘱托后,赵慧立马就想起了这个人,之前在家属院见到就觉得这人是个勤快的,印象不错,还专门去问了问之前请人的那一家,人家也说不错,手脚干净,话不多,做菜的手艺也很好,要不是婆婆不愿意花这钱,人家还不想辞。
问好了后,这才把人给带了过来。
寡妇带着孩子生活不容易,张淑芬一听心就软了三分,又和人聊天说话,觉得这不是个藏奸的,脸上的笑都和气多了。
半夏和人谈好了工钱,又交代好要做什么事情后,就算是定了下来。
第二天,这位吴大姐就正式的开始在半夏家上起了班。
张淑芬轻松下来后,便开始给半夏送起了午饭,觉得厂里的伙食不好。
半夏说了几次人家都不听,也就闭了嘴,说实话,吴大姐的手艺真心不错。
小平安跟着姥姥待了几天后,又开始想念幼托班里的小朋友,便扭着让姥姥送他去。
等把小平安送到幼托班后,张淑芬就更闲了。
除了接送小平安,就是给半夏送饭,家里的事儿用不着她插手,人家吴大姐干得好着呢。
再说了,就算是让她插手,她也不干,毕竟给了钱的。
她也不是完全就放心了这个吴大姐,比如说买菜,怕人家昧下菜钱,多报了,她还会去菜市场问问价。
吴大姐在家的时候,她一般很少出去,半夏的房间要是没锁,她也会给锁上。
吴大姐也不傻,干完活了也不在家里多待,晚上收拾完就走。
要是白天,有时候忙完了她还会问张淑芬要不要出去逛逛,张淑芬待着也无聊,肯定是愿意的。
两人便经常结伴外出走走,没多久,张淑芬就把省城的路摸熟了。
还去了小乔负责的那家经营部……
“嗳!你说我把小乔介绍给你弟咋样?”
第189章 小乔怎么样
张淑芬去了几次经营部,刚开始的时候,人家小乔还不知道这是老板的妈,当客人一样招待,热情又周到。
张淑芬见这姑娘年纪不大,就已经管着一家店,把店里的事儿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一看就知道是个能干人,性子也好,长得不说多漂亮,但很清秀,让人一瞧着就面善,她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家那个傻儿子。
说起来,麦冬也到了可以谈对象的时候,这半年家里的那些媒人也没少上门,不是麦冬看不上,就是她和麦冬都看不上,因为麦冬就没看上过一次。
搞得人家都说麦冬眼光高,林家人挑剔。
这话张淑芬就不爱听,眼光高咋了?挑剔咋了?
咱有眼光高的条件!
条件放在这儿了,找个喜欢又合适的难道不行?
麦冬年纪又不大,慢慢找呗!总能找到合适的。
于是,和小乔聊天时,把人家的家庭条件,有没有对象都打听了个清楚。
就算是人家大麦冬一两岁,也一点不在意,大个一两岁又怎么样,老话说得好,女大三抱金砖,这是福气。
人家小乔后面也知道了原来她就是老板的妈,只觉得老板的妈妈和老板人一样好,为人温和,一点架子都没有,但她哪里会人家打着把她介绍给自己儿子的主意呢!
半夏听到这话的时候正在喝鸡汤,今年新出的黄花煲的鸡汤,汤色澄黄,味道鲜美,好喝极了!
“咳咳!”差点没给她呛着,“你咋有这想法?”
“咋?你觉得这姑娘不好?”不应该啊!要是不好,自家闺女也能招人干活?
半夏摇头,“那倒不是,小乔人还是很不错的,挺能干。”
“就是嘛!”张淑芬一拍手,在半夏办公桌的对面坐了下来,“我就是觉得她能干,性子又好,和你弟年龄也接近,才有了这个想法的。”
半夏一口气喝完碗里的汤,道:“小乔这人是不错,如果你真有这想法,最好是先问问麦冬,如果麦冬说好,咱们再和小乔开口,免得你先和小乔说了,麦冬这儿又说不行,连看都不看一眼,让以后咋好意思见小乔。”
她可还记得厂里还有个小周对麦冬也有点意思,只是不知两人现在是什么章程,以前也没见麦冬对人家有别的想法,也许是还没开窍也有可能,横竖怎样都得先问问麦冬才行。
张淑芬摆手,“这点我还是知道的,人家是姑娘脸皮薄,哪能随便开口。”
她刚才还笑着,不知怎么的又止了笑,脸上又添了些愁容:“……我有点担心,你说人家小乔一个省城里姑娘,愿意嫁到咱们那个乡下地方不?”
半夏就笑:“我的亲妈呀!你现在才考虑这个呀?不该是一开始就该想到的吗?”
张淑芬恼羞成怒,轻拍了她一下,“谁说我没想了?我不是觉得咱条件毕竟在这儿,问题应该不大吗。”
“那你还担心?”
张淑芬瞪了她一眼,“……让你出主意呢!不是让你问我的。”
见人恼了,半夏这才止了笑,“真要说起来吧,不一定,这姑娘我了解,不是很计较什么乡下城里的人,但是吧,人家家里人肯定是不愿意的,毕竟城里人哪里有愿意往乡下跑的。”
“那你说咋办?”
半夏站起身慢慢走着消食:“让麦冬来城里买套房吧!你前两天不是还说和吴大姐逛到哪儿哪儿在卖房子吗?要是合适就买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