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冰棍儿这活儿就交给了蒋东东,把泡沫箱子往竹筐上一放,搬了张凳子就坐在了林长生身边,舅甥俩,一个卖用的,一个卖吃的,生意都还不错。
东东是不知道啥叫客气的,也知道哥哥姐姐都不是小气人,在箱子里拿了一根冰棍儿就吃,还不忘给自家舅舅也拆了一根。
炎热的夏季,太阳火辣辣的烤炙着大地,知了叫得人心烦意乱。
‘呲溜呲溜’吃冰棍儿的声音便格外的引人注目,只要见到的,都会下意识的咽一咽口水。
小孩子和年青人一般都受不了这样的诱惑,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一箱子冰棍就卖了个干净。
东东抱着泡沫箱子就进了屋,脸上的表情兴奋:“麦子哥,明天咱们还卖冰棍吧?”
麦冬没空搭理他,忙着给老乡们称重。
半夏弯着腰一边检查着收上来的黄花一边道:“明天又不赶集,生意可不一定有这么好哟,天气这么热,说不定还差没等你卖完,就差不多化完了。”
裹着棉被的泡沫箱虽说能保住冷气让冰棍没那么容易化,但也是有时间效应的。
“啊~”东东脸上的表情皱巴巴的,他刚体会到卖东西的乐趣呢,难道还要等上三天?
半夏拍了拍手上的灰,直起腰来摸了摸他的头:“那么喜欢卖冰棍儿,要不我把你的工钱发给你,你自己进货来卖怎么样?自己当个小老板,也不用给我当小工了。”
东东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好呀,好呀!”
半夏随手掏了十块钱给他,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本钱有了,好好干。”
东东接过钱,脸上笑成了一朵花,没想到半夏一下子竟然给了他十块钱,“姐,你放心,我忙完我自己的生意了,还给你当工人。”
不然他姐就亏本了。
半夏不以为意,“行,我等着你帮忙呢。”
半夏出门在她爸身旁坐下。
林长生刚卖掉一个背篓,见半夏过来,侧过头看了她一眼:“有啥事?”
半夏:“爸,你认识的人多,我有点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是收黄花菜的事吧。”林长生笃定道。
“是,韩老板说以后咱们有多少他就要多少,我想多收一些,就两个乡镇的量还是太少了,现在咱们镇上虽说还有来卖黄花菜的,但是量都不多,估摸着花桥镇也差不多。”
“而且,我怕有人见咱们赚钱了,也打起了收黄花菜的主意,到时候咱们能收上来的就更少了。”
这几天半夏明显发现,有人在铺子边转悠,她赚钱的事,也落在了有心人的眼里。
他们现在是没有结交上韩老板这个主顾,要是下次韩老板来,他们接触了,这便不会是她一家的生意了。
韩老板也是个生意人,只要货好,不可能说只收她林半夏的货。
如此,半夏只能尽量的趁着大家还在观望,把其他乡镇的黄花菜货源尽可能的先握在手里。
林长生点了点头:“自古就没有一家生意的,做生意做的也就是个先机,是不是钱不够,我和你妈还有点,都拿给你收货。”
半夏摇了摇头,把自己昨晚上想的想法告诉他。
“其实咱们也可以像韩老板那样,让其他镇上的人收了货卖给我们,我们再卖给韩老板,赚中间的差价。”
韩老板收上去的货,也不可能是自己拿去散卖的,照样是卖给的商贩,赚中间的一个差价。
半夏觉得她也可以这样做。
“爸,你认识的人多,其他乡镇也有不少的熟人,要是能找几家有能力收货的,这钱咱们就算是赚上了,只有一点,要和他们商量好,定金可以先给,但尾款咱们得先收了货,才给钱。”
如果像韩老板那样收货时就给了钱,半夏拿不出来。
但人家也不会信她一个年轻女同志,所以得靠着她爸的那些熟人的关系担保才行。
第52章 中间商赚差价
林长生沉吟片刻,“这样会不会不好?要是人家知道咱们赚了差价,得说咱们做人太奸。”
可是,无奸不商啊!
做生意靠得不就是中间商赚差价吗?
咱们收老乡们的货,也不是收什么价,买什么价啊。
林长生说完片刻后也觉得自己说了个傻话,便点了点头:“行,下午爸就带你去其他镇子上走走。”
林长生年轻时,也风光过一阵,那时整个新华国都在红红火火搞建设,镇上还成立过歌舞队,需要的时候聚在一起排练节目,和各个镇子搞联动演出,不需要时便各回各家。
林长生那时便是歌舞队唱歌的,他人长得不错,歌唱得还好,不知道多受欢迎,差一点就成了八大员了之一。
可惜,就因为没有什么背景,被人给顶了。
不像老李,靠着岳父吃上了商品粮。
到后面镇上的歌舞队自然而然的就解散了,林长生也再也没有上过台唱过歌了。
“……你爸那时候可风光,咱们还去县上演出过呢,那县里的女同志都给他送吃的,要是你爸和县里的女同志耍了朋友,就没你和你弟了。”说话的消瘦中年男人开着玩笑。
半夏这时正跟着她爸在石板镇的一户人家里,这人姓方,半夏叫他方叔,但是对他印象不深,只记得小时候来过家里。
“老方。”林长生白了他一眼,“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个干啥。”
老方拍了拍嘴,“是不该说,我这不是高兴吗?就多两句嘴,想起以前的日子虽然苦,但也让人怀念啊!”
半夏勾着嘴角微笑,她爸以前的事,她从小可听了不少。
她妈那时总说,也就是看上她爸歌唱得好,要不然不一定会嫁给他。
半夏垂眸深思着她一直逃避的问题,这样一辈辈鲜活的人生,怎么可能只是一本书里的故事?
还是一本对他们几乎没有描述的书,连个配角都算不上。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是真实的吗?
半夏几不可见的微微摇了摇头,不再思考这个,不管他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她只要一家人过好自己的日子,不让书里关于她和小石头的故事成真,至于其他人,是不是和书里一样,和她没有关系。
老方的侄子在石板镇上就是开杂货铺子的,知道半夏他们的来意后,便把他侄子叫了过来。
老方侄子叫方勇,听说半夏说了黄花菜的收购价后,二话不说便同意了下来。
送上门的生意,要是再往外推那就是个傻子。
半夏和他谈了谈,最后以九毛一斤收购黄花菜,以现在的市价来说,每一斤方勇便能赚上一毛钱。
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生意了,还不用找买家。
他就在镇上住着,又有自己的铺子,都不用费啥子力气钱就进了兜里。
只是对于半夏说的收完货隔两天再付尾款的事有些担心,但有了自家叔叔的担保,方勇便放下了心来。
半夏与他写了条子,给了五十块钱的定金,这笔生意便算是做成了。
半夏和林长生一共跑了两天,石板镇、宋家镇、宝成镇、观龙镇、友庆镇,再加上花桥镇、新市镇,一共七个镇子的黄花菜,半夏差不多都收入囊中。
在韩老板约定好来拉货的头一天,几个镇子搜集的黄花菜全部都拉到了新市镇的铺子里,铺子里放不下,便又借用了老李家的一间房存放。
这一次,半夏一共收了三千八百斤的黄花菜,其中有六百斤是在新市镇和花桥镇收的,用了自己的钱,其他的全是先收货后付款。
看到这些货,半夏便嘴里发干,如果韩老板食言不要这些货,那么她将欠下两千八百元的货钱。
这是一笔大数字的账。
不止半夏,林家人就没有一个不担忧的,张淑芬担心的嘴角都上了火。
估计现在只有东东这个外甥狗,还无忧无虑的,一心只想着卖他的冰棍。
“姐,你咋又来了?”
晚上,麦冬和林长生直接就睡在了铺子里,就怕货会出事,这晒干了的黄花菜是沾不得一点潮气的,要是不小心下起了雨,进了水,都得泡汤。
不安排人守着,不放心。
林长生在后面与老李聊天,铺子里就麦冬在。
“我再检查检查。”
货越多,越是要细心,半夏本来都已经回了家,半道上又倒了回来。
她的左眼皮总有些跳,老话说得好,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越是开始做生意,越是信这些 。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半夏根基浅,出不得一点问题。
还是五十斤一袋,装得整整齐齐的码在铺着石灰和稻草的地面上,半夏拆开一袋开始查看。
麦冬举着煤油灯走近:“姐你放心吧,每一袋送过来,我都是倒在簸箕上检查的,绝对没有坏的。”
半夏点头,这是她的要求,不能只看表面,一定要全部倒出来仔细检查,毕竟这里大多数的货都是别人收上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