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一口气,放下杯子:“萧青云同志!你这样让下面的士兵们怎么看你,以大欺小?上级欺负下级?偏偏还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候!”
他张了张嘴,声音放低:“就算你看不惯想要教训一下他,也得找个正当点儿的理由吧?操练和比武的时候不都是机会?哪能像你这样不管不顾的想揍就揍。”
他这心都快偏到胳肢窝了。
萧青云沉默着不说话。
首长对他的性格也了解,便道:“这样吧,你去慰问慰问人家一下,也让大家看看你的态度,免得下面的人议论。”
萧青云:“不去。”
首长气得站了起来,对着他便踢了一脚,“犟死你得了!”
萧青云却在这时敬礼:“首长,我申请进入减兵名单!”
“你说什么?!”
……
“就眼光高咋地!咱有这本事!”张淑芬一边收着屋檐下晒着的衣裳,一边大声的嘟囔道,生怕别人听不到。
花婶在隔壁院子笑道:“你看你,还生气了,管那些人咋说,你就当随便一听就是了,为这生气不值当。”
张淑芬把手里的衣裳往椅子上一放,脸上的表情愤愤的:“你说说这些人的嘴咋那么臭呢!咋?以为我家半夏离了婚就不该挑了?就该随便找个人应下?”
“那不能。”花婶忙道,“这都走错过一家了,就算是要找,也得比以前更用心才行,要是随便应下一家,那不是往老路上走吗?”
张淑芬听得直点头:“这话说的真没错!可不就是这样吗?她婶子,你可比那些人明事理多了。”
花婶从隔壁走了过来,帮着她叠衣裳,“半夏他们又去城里接货去了?”
张淑芬点了点头:“是呢,忙得很,估摸着今天晚上还回不来,得歇在县城。”
大清早,半夏三人便出了门。
花婶:“那晚上我过来陪你睡。”
张淑芬抱起衣服进了里屋,没一会儿便把刚睡醒的小平安抱了出来,“行,我还正想说呢,我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家心里都是慌的,听说隔壁村有一家都进了贼了。”
花婶点了点头,“我也听说了,我还听说那家独门独院和其他家离得远,咱们两家门挨门,要真是有啥不对劲,喊一嗓子也就听见了,我家国庆和他爸天天都在家。”
张淑芬便笑道:“还好咱两家挨着,这一天天的也麻烦了你们不少事儿。”
“瞧你说的,忘了你家还给着我家工钱呢,村里的人现在谁不羡慕我,在家搭把手的事就把钱给赚了,比城里人上班还轻松。”
花婶对帮着半夏家干活的事满意的不得了,她儿子就早上去城里送送菜,用不上两个小时,轻轻松松的就能赚了一块钱,当然这也不是天天都有的,也就这段时间麦冬没时间顾上。
可她和自家儿媳的活儿却是一直都有,不过早晚准备一下喂家禽的吃食,清扫一下鸡舍鸭舍里和后院的地儿,晚上归笼,一点也不耽误家里的活,一个月下来,两人便有二十块工钱,这要是在以前,她是不敢想的。
其实这活儿不管是她还是她儿媳,一个人也就干了。
张淑芬就笑:“该的,该的,你们也受了不少的累。”
第87章 买新车
接到货的当天,在县城半夏便销售出了一半左右的衣裳。
那些打电话或者是找到家里要货的进货商们都被半夏给集中在了县城,货到了以后,便让他们自己了拉回去。
而剩下的一千多斤,半夏还是像上次那样,去还没有铺过货的各个乡镇上跑上一跑 。
不过两天时间,便销售一空。
当半夏再次打电话给小李时,便收到了仓库里的货已经不多的消息。
对这个半夏早有预料,这一波她已经赚了不少,并不贪心。
陈货清完,对商老板的服装厂来说,是一件好事。
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林长生和麦冬。
“啊?这就没了?之前不是还说不好卖吗?”麦冬皱巴着一张脸问道。
半夏大概的猜到了原因,“人家又不傻,一个厂子里那么多人,渠道又多,只要转过弯来,自然能够快速的清完货,咱们也赚不少钱了,知足了。”
要不是商意远为了考核厂里的工人,他自己早想办法给清掉了,自己哪里有能吃得到这波红利。
林长生拍了拍身上沾着的灰,“是这话,人要知足,我看咱们县城也差不多了,要是再卖下去,估摸着也没这么好卖了,毕竟买过的人不会再买,要是再几千斤几千斤的拿上两次货,我看都得悬。”
半夏也点了点头,她爸说得不错,毕竟这服装又不是什么容易消耗的东西,哪有常常添置衣裳的。
麦冬瘪了瘪嘴,他也知道他爸和姐说得没错,只是……他正卖得起劲呢就听到了这个消息,难免有点失落啊。
“对了,姐,那这次能寄多少过来?”
半夏伸出了四个手指:“四千斤,我把人家仓库里剩的都包圆儿了,等把这事儿忙完,咱们就可以收工了。”
说出收工这两个字后,半夏整个人都感觉轻松了不少,虽然还没有到真正收工的时候。
从离婚到现在,她一直都在为了生计奔波,像个陀螺一样不敢让自己停下来,就怕自己没法儿给小平安好的生活。
现在,她手里有了一笔可观的钱财,虽然对于真正的有钱人来说并不多,但这些钱却让她心里无比的稳妥,让她有了底气,那种无处不在的紧迫感也消失了不少。
她也知道他们国家以后会发展得非常的繁荣,钱只有继续生钱才会有价值,她对自己有信心,她也许成为不了多么有钱的人,但她一定能让家人孩子衣食无忧,让小平安平安喜乐。
别的孩子有的,他也会有。
回去之前,半夏几人去了一趟百货商场,花了五百二十块钱,买了两辆已经不再要工业票的永久牌自行车。
当他们骑着崭新的两辆自行车进村时,那回头率就别提了。
林长生更是刚进村就下了车和人唠嗑,还拆了一包烟见人就发。
这真要是骑上车子就走,瞧着吧,要不了半小时就能传出林长生一家赚钱了就不认人的话。
别看村里的家家户户的关系看着还可以,这话照样能出。
“这半夏到底是赚了多少钱啊?自行车一买就买俩!”
“赚了多少不知道,但肯定成咱们村里的万元户了!”
“听说人家的衣裳咱们整个县城的都在卖呢!这得多少钱?”
“这林长生和张淑芬可真行,嫁了人的闺女还能给家里抱金蛋回来,我咋就没这闺女……”
“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有了钱也不能这么嚯嚯……”
“作!有点钱就烧得慌,生怕咱不知道一样,我看他们花完了咋办!”
这一天晚上,村里家家户户被窝里议论的都是林长生家买了两辆自行车的话。
就连张淑芬都在被窝里拧了自己男人好几下。
“你也不说拦着,哪能一买就买俩,家里又不是没有,那辆旧的不还可以骑嘛!”
林长生扒拉开她的手,摸着被她拧得生疼的手臂道:“你闺女做的主,也是你闺女出的钱,她要买我有啥办法?
人家说了,旧的那一辆给国庆,方便有时骑着送菜去城里,新的她自己一辆,一辆送给麦冬这个当弟弟的,犒劳犒劳他。”
说到这儿,他斜眼看她:“你是想让我不让她送给麦冬?还还想让她这个别人嘴里的林老板连个新自行车都没骑不上?”
张淑芬一梗,“我不是怕村里人吃饱了没事干,说咱半夏有钱就嚯嚯,不知道节约嘛。”
张淑芬作为妇女中的一员,那是太知道大家的八卦内容了。
“不买就不说了?”林长生侧身便趟了下去,“你呀,别管人家咋说了,咱们该咋过就咋过,没钱有没钱的活法儿,有钱有有钱的用法,只要咱闺女不犯法,她想咋花就咋花呗!”
张淑芬拍了他一下:“说得倒是简单,花完咋办?”
林长生转过身不搭理她,过了一会儿才开口道:“你自己的闺女自己不知道啊?她还得养小平安,心里想得周到着呢。”
林长生等了一会也没见张淑芬搭话,转过头一看,这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刚才还在这儿担心,搞得他没法睡,这才多久?
一分钟都没有吧?
这可真是一秒入睡!
他都怀疑她是真担心还是假担心。
……
半夏的那辆自行车是一辆26的女士车,她打算在前面装一个小椅子。
这样,她就可以在骑车的时候带着小平安。
在她连比带划把自己的想法给她爸说了以后,林长生用半天的功夫,动手给她编了一个竹编婴儿椅。
整个小椅子可以牢牢的卡在自行车的车杆和把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