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按照江庭说的先给小平安用温水擦了擦身体,又喂他喝了不少的水,反复的擦拭手心、脚心、腋下等。
等小平安睡着后,她才停下来。
换成了冷敷额头。
而外面,林长生、萧青云、麦冬还有林国庆、林长农父子俩、林村长正推杯换盏。
萧青云的目光往半夏房门口看了好几眼,他很想换她出来吃饭,但又怕惹出闲话,惹她不快。
直到看到张淑芬端着两碗盖尖儿的,和桌面上差不多的饭菜进了屋,他才放下心来,和大家边吃边聊。
下午,王媒婆的妹妹一家跑来闹了一通,又是哭又是求的,说什么希望林家放她儿子一命,赔钱都行。
惹得好些人跑来看热闹,刚好那时林村长和萧青云都没走,也不用林长生他们说什么,两人便把因果厉害关系说了一遍。
这事儿不是林家找不着麻烦原不原谅的问题,是他们触犯了法律,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严打的时候就算是林家人跑到公安局去说不计较,人家也不会放人,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
更何况,最近附近有好几个村庄失窃,他们与此事有没有勾连还未可知。
这样一说,王媒婆的妹妹一家吓得面色全无,哪里还有心情在林家找事儿,爬起来跑得飞快,跑去找关系见儿子一面,就想着自己儿子千万别参与了其他的盗窃案。
倒是二流子的家人一直没有看到,听人说他爹死娘改嫁,叔伯爷奶也只是不让他饿死而已,犯了事儿一家子人躲还来不及呢,哪里会管他的死活。
老话说得好,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反过来,这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啊。
物理降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到了晚上小平安便降了温,退烧药也不用吃了。
白天睡得多了,晚上倒是精神了起来,半夏不得不睁着眼睛陪他玩儿,直到后半夜才睡着。
第106章 建新屋
手里有了钱,半夏却一下子清闲了下来。
朱记饭店送货的事儿也不需要她盯着,家里的鸡鸭虽然还没出栏,但村里和附近的人都知道林家每天都得收几只鸡鸭,有要卖的他们自个便会提到林家来。
其他的菜,林长生之前弄的菜地,有的已经长成,家里没有的,也有固定的几家提供着,每天早上直接去菜地采摘就是,也不需要多费心。
镇上的小摊也只有赶集时才会去摆,家里自主形成的小卖部也不需要一直有人守着。
现在也不是农忙,地里积攒着的活儿林长生也不让半夏上手,自个带着麦冬就干了。
林家村本就田多地少,家家户户分到的地都不多,像是冬小麦下种,也就几分地的事儿,干不了几天。
刚好这时镇上新街的宅基地已经有几家开始动工,半夏便负责起了新屋建造的事。
买砖、买石板、砂石、水泥等,倒不用半夏怎么去跑,做这些生意的人也精,知道新街建楼房的多,早就宣传好了,打个招呼就给拉来了。
没错,新街这边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建楼房,没办法,要是只建一层,地方未免就太小了些。
半夏这几天专门画了图,就想着到时候照图施工。
当然,她画的也不是啥专业的,不过是房间格局划分,每一间大概留多少面积这些而已。
镇上虽不比城里,但新街汲取了老街遗留的问题,做了从头连接到尾的下水道。
厕所的管道埋在了房子的后面,流向远处专门修建的化粪池。
不再像老街那样,家家户户用的还是旱厕。
这一点倒是惹得老街的人羡慕得很。
帮忙建房子的人请的是本村的人,几乎都是本家的叔伯兄弟,知根知底的,也不存在偷工减料什么的,倒是比建自家的屋子还要上几分的心。
半夏家工钱给的和大家一样市场价,但是她家包吃,中午、晚上两顿饭,到了时间镇上的食店便把饭送到工地上来,一荤一素还有汤,天天如此,有时还弄个肉丝面、抄手什么的管饱,惹得旁边其他建房的工人羡慕不已。
为这,还有人专门找半夏谈了谈,说自己请的工人闹了意见,半夏哪里管这个,只说请的都是家里亲戚,不是外面的工人,自然要吃好喝好。
就连本家的叔伯兄弟们都说,半夏这是天天都在请他们下馆子。
半夏把大家的伙食交给镇上的饭馆其实并不贵,她把镇上的三家饭馆都找了,谁给的价便宜她就订谁的,所以算下来,也就比自己买菜做饭贵了点人工费而已。
人家饭馆也实诚,并没有因为半夏的价不高就缺斤少两的,薄利多销总比没得销要好吧?
要知道他们镇上的这些饭馆,也就赶集天能有些生意,其他时候是人毛都难看到一个。
这建房子怎么着也得一两个月吧,接下这个活儿,那是天天都有进账,只要有钱赚,谁会嫌弃钱少?
天天下馆子的好处就是,大家干劲更足了,吃了晚饭都还要干上几个小时,天不黑完,大家都不会往家赶,搞得忙完了家里来新房干活的林产生都不好意思。
这就造成了,同一时间开工的几家,林家的房子是建的最快的,最主要的人家建的还是两套!
整个林家村倒不是只有半夏一家在镇上买了宅基地,唐大婶家也买了,是买来建房给自己儿子娶媳妇的,唐大婶的儿子林红兵谈了个镇上的姑娘,人家姑娘家里的人说了,不往村里嫁。
为了娶上这媳妇,唐大婶老两口才专门给儿子买了宅基地,因为建房的钱不够,还在林长生这借了三百。
他们买的时候已经是通知发出来几天后,所以宅基地比较靠后,离着半夏家有一段距离。
他们家倒是没请什么人帮着建房,都是亲兄弟子侄这些在忙上忙下,也没有怎么买新砖,只有对着街上的这一面儿用的是新砖,靠后的几乎用的都是老砖。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说一下新街上建的这些房子,有的家里估计石料积攒得比较多,从地基往上差不多一人高的位置垒的都是长条形的石块,整整齐齐、结结实实的像个石头堡垒一般,看着还挺有安全感。
有的估计是买完宅基地没啥钱了,有的地方用的便是自己做的土砖,比如说挨着隔壁邻居的两边儿墙壁这些不怎么让人注意的地方。
当然也有半夏这种,全用新料建房子的人。
“我来吧。”
停好自行车后,半夏刚要去提放在车篮里的热水瓶,便被旁边伸过来的手提了出来,不用转头她就知道,来人是萧青云。
“你是不是太闲了些?”这段时间,半夏经常能看到他,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不在县城上班,而是在镇上呢。
萧青云嘴角上扬着,看起来心情很好,“我忙的时候你没看到而已,放心,我来镇上是有正事的。”
“什么正事?”
萧青云道:“最近不是出了好几起失窃案吗?集中排查了后才发现,不止咱们乡,还有附近的其他几个乡也有失窃案发生,比咱们这儿更严重,还有失窃的老乡受了重伤。”
他把热水瓶放在工地旁边临时搭的木桌子上,桌子上放着一个编得密实的竹篮子。掀开后里面是一沓碗。
半夏把里面的碗拿了出来,挨个摆好,萧青云便往碗里倒热水壶里的醪糟糖水,里面还浮动着一颗颗珍珠般大小的汤圆儿。
这是半夏在家做好提过来给大家下午垫肚子的,她也不是天天做,隔几天偶尔做上一次。
两人一边儿倒着醪糟汤圆儿,一边儿聊着天。
“这么多?”半夏眉头微皱,“怕不是团伙作案吧?”
萧青云笑了笑:“聪明的姑娘,上面也是这样想的。”
半夏被他这样一夸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忍不住白了他一眼。
“这和你有什么关系,抓贼的事,归公安局管吧?”
“本来是和我没什么关系的,但是这件事涉及的乡镇广,又出现了苦主不敢报警,反而遮遮掩掩不敢说实话的情况,这问题就有点大了。”
萧青云停顿了一下,换了另一个壶,“这说明有的苦主知道偷窃的人是谁,但是因为惧怕恶势力只能忍气吞声。”
半夏:“的确会这样,如果是团伙被举报,就算抓住了一两个,其他人知道了肯定会报复。”
这样一分析,半夏吓了一跳!
“我们家不会被报复吧?毕竟折了两个人呢。”
“放心,不会的,那两个还不到那个级别,只有那个二流子摸到了边儿,从人家那里拿到了迷烟这些东西。”
萧青云拍了拍她的手臂,安慰问道:“明目张胆的事他们是不敢做的,又因为抓了两个人,目前估计没有人敢再下手,就算是要下手也不得等风声过了。”
半夏家有钱,有心人一打听就知道,就算是没有之前的两个贼人,这个隐藏着的团伙早晚怕是都会摸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