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福生:“我知道,就楼上楼下的转转,能转多久?”
说着,便提步往里面走,林梅跟在他的身后。
蒋东东就穿着半夏上次给他买的新衣服,他显然对房子没什么兴趣,兴趣都在店里面了,这摸摸那儿看看,见到有客人,比半夏还积极的问人家要什么。
十来分钟过后,林梅两口子下了楼,夸赞半夏房子布置得好,还都是新家具。
本来林梅之前还想着帮半夏添个梳妆台的,现在城里就流行这个,女孩子的屋里都得有张梳妆台,没想到房里已经有一台了。
一看就是和屋子里的其他家具一起做的。
林梅一家先行回村,到了十一点半眼看没什么人了,半夏才关了店门和萧青云抱着小平安回去。
今天有客,饭桌上的饭菜自然丰盛。
蒋福生在桌上一直拉着林长生和萧青云喝酒,半道张淑芬和半夏进厨房添菜,张淑芬忍不住小声道:“你这姑父,比以前看着可热情多了。”
半夏笑了笑,的确如此,不过这也正常,毕竟以前他们家条件不怎么样,而人家又是城里人,在城里还有工作,人家自然‘矜持’些。
不热情,也不冷淡,很平常。
“后天咱们家也请客,你们到时候早点过来呗!”吃饭完,林梅把自家啥时候请客的日子说了。
张淑芬点头:“行,到时候我们早点过去,不过镇上的铺子得开,半夏他们可能会晚点儿。”
林梅道:“没事儿,晚点儿就晚点儿。”
她转过头又对萧青云道:“青云啊!你也得来啊!我可是请了你的!”
萧青云笑了笑:“姑姑放心,我肯定到。”
这声姑姑把林梅叫得是心花怒放。
他们走的时候,张淑芬还抓了两只鸡,拿了五十个鸡蛋给他们带走。
到了初四那天,林家人收拾一新,都穿着年前买的新衣裳,林长生和张淑芬在店里拿了一瓶酒、一瓶麦乳精和两包点心,两人抱着小平安先上了镇上的客车去县里,半夏几人等到十一点才进城。
过年这段时间,不仅镇上的客车班次增加,还多了好几辆三轮车在镇上拉客。
街面上的人也不少,店里的生意一直都不错,比起供销社,大家更喜欢在半夏店里买东西。
十一点过后,半夏几人去往县城。
林长生和蒋福生并几个男同志在搭了张桌子和几张椅子的家属楼下面抽烟喝茶,蒋东东坐在一旁的花台边儿嗑瓜子。
见到半夏他们,蒋东东眼睛一亮,小跑着迎了上来,“姐,麦子哥,萧大哥!你们终于来了!”
半夏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蒋福生见到他们,拉着萧青云向他的亲戚们介绍。
半夏自行上了楼。
林姑姑家住筒子楼,地方小,人来多了家里也转不开身,每次请客都会在楼下摆张桌子,他们这儿的人几乎都这样。
过道搭的厨房边儿,李梅正和两个蒋家那边的亲戚在忙活。
菜倒在油锅里滋滋作响。
这次家里请客,林梅还借了邻居家的厨房,要不然一个灶根本转不开。
“半夏来啦!”
“姑姑。”半夏笑着打招呼,和林梅一起忙碌的是她的大姑子和妯娌,半夏也叫了人。
她妯娌笑着道:“你可算是来了,你姑姑念叨你了半天,我们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半夏笑了笑,挽起袖子就要帮忙,林梅刨开她的手,让半夏进屋歇着,“被把你衣服弄脏了,饭马上就好了。”
半夏没有坚持,人多了也转不开,就进了屋。
屋里的窗户边儿,张淑芬正抱着小平安和蒋家那边的两个亲戚聊天儿。
“……要我说,就不该离,年轻人就是冲动,这夫妻还是原配好,特别是还有个孩子,那后面来的,能对前头的孩子好?”
“是这话,养孩子可得费不少钱呢,带着孩子也不好嫁……”
“这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倒是觉得离了挺好……”
半夏进来时刚好就听到这个,“妈。”她叫道。
屋里的几个女人看了过来,半夏认识她们,年轻的是林姑姑小姑子的闺女,年纪不大穿着一身时兴的衣裳,坐在墙边的凳子上翘着二郎腿在嗑瓜子,和张淑芬聊天儿的是蒋福生他老娘和他妹子。
小平安见到妈妈来 了,张着手要抱。
蒋小姑有些尴尬,笑道:“半夏来啦,好久没看到你了,怕是得有一两年了吧,这久了没见,倒是越长越好看了。”
蒋小姑的闺女见到半夏后瞟了她一眼,等看清后一脸惊讶的站了起来,围着半夏转了一圈儿,“你这大衣不会是在青青服装店买的吧?”
“周周!大惊小怪的干啥?”蒋小姑一脸不赞同的呵斥道。
被叫做周周的年轻姑娘跺脚道:“妈!都怪你!你看人家身上穿的这件大衣多好看啊!要不是你舍不得那一百八十块钱,我也不会穿这个破棉袄!一点都不好看!”
蒋小姑被自己闺女给堵得噎了一下,一百八!一百八!
她当钱是大风刮来的啊!
“你懂点事儿行不行!你这棉袄哪里就破了,不也是新买的!”
周周跺脚叫道:“你就是小气!就是舍不得!”
蒋福生他老娘这时开口了,沉着脸叫道:“周周!你一个姑娘家家穿那么好干啥?当女子的,要朴素才受人喜欢,你要是穿得招摇,哪家人敢娶你进门。”
教训完自己的外孙女后,这老太太还对着半夏道:“闺女,别怪老婆子说话难听,花一百八买件衣裳真不值当,你离婚带得孩子回娘家,本就给你爸妈增加负担,现在还花这么多钱买一件不适当的衣裳,这钱留着多好?你得多为你父母和孩子考虑考虑。”
张淑芬忙道:“老婶子,不是这样,我闺女她自己能赚钱,没给我们增加负担……”
老太太打断了张淑芬的话,摆明着不信,“咱们这些当父母的,一心就为子女着想,这当子女的就不想想咱们,这说离婚就离婚,也不想想当父母的咋个被人戳脊梁骨。”
张淑芬脸色一变,“老婶子,这话就不对!我家半夏可没干让我们戳脊梁骨的事儿!”
蒋小姑连忙对老太太使眼色:“妈,你看你说这个干啥?!”
这话咋能当着人家的面上说呢!
老太太:“我说的不对?”
半夏笑了笑:“是不对!”
老太太脸色一僵,蒋小姑也变了脸色,瞧这话,哪有当面反驳当长辈的?
半夏接着道:“第一,别人的原配好不好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的原配是真不好,该离就得离,这人要是都觉得原配咋样都是好,那国家干嘛还要让离婚合法?既然国家都说不合适就能离,我这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了。”
她这是把刚才听到的话做了回答,也一一的反驳回去。
“这第二嘛,我已经有了对象,我对象对孩子也挺好,至少在我和我的家人以及我们所有认识的人看来,他都比所谓的原配对孩子更好,我家孩子也喜欢他,老话说得好,孩子的心最干净,谁好谁坏,他比咱们大人还看得清呢!”
她顿了顿又道:“对了,今年五一我和我对象结婚,到时候老太太和小姑要是有时间,可一定得来。”
“还有第三,我也知道因为离婚的事让父母操了不少的心,所以我也格外的努力,这不,给家里买了彩电,帮着家里把楼房也起了,铺子也开了,还开了个家庭作坊,又养了几百只鸡鸭和给城里好几家饭店送菜,一摊子的事儿,虽说也赚了不少的钱,但也让父母给增加了负担,让他们累了不少,这一点,老太太倒是没说错。”
“过年前带着一家人来城里买衣裳,哦!就去了周周说的那个青青服装店,花了个几百块,说起来也不多,只要家里人高兴就成。有没有人戳我爸妈的脊梁骨我倒是不知道,我只知道好些人拉住我说,我咋不是他们的闺女呢!”
半夏也知道,这老太太其实人不坏,她只是当长辈习惯了,喜欢用自己的想法来教育别人。
蒋福生他老娘和妹子:“……”面面相觑。
周周双眼放光的盯着半夏。
这时,林梅走进来道:“准备吃饭了,大家帮忙端下菜。”说完就走了出去。
张淑芬心里一阵舒爽,站起身笑道:“老婶子,咱们先吃饭,吃完饭再聊。”
老太太脸色不怎么好看,觉得自己被年轻人给下了面子,也不咋相信半夏说的。
不要说她不信了,就连她小闺女也不信。
可当他们吃饭时看到萧青云时,倒是信了一些,最起码人家这对象是真不错,对孩子也耐心,听聊天还是武装部的。
蒋小姑不由得看了看自己已经满了十八岁的闺女,这样的对像要是自己闺女的多好。
可她闺女全程没瞅萧青云一眼,反而扒着半夏聊天儿,好奇她咋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