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媳妇是吃货_庭院深深【完结】(141)

  周小满就道:“其实主要还是干爹机敏。我当时就是觉得有可能,干爹留心时事,执行力又强,这才避过一场大祸。”

  “是啊,这件事情一出,干爹在厂里的声誉,至少在朱厂长面前,怕是格外不同了。”余安邦就道,“说不定,再过两个月,又要高升了。”

  王孝敬笑了:“高不高升我不知道。至少,姓谢的倒霉,我就高兴。还有沈铁军,这个小人整天上蹿下跳的,我早就看他不顺眼了。这回,他犯了这样的大错,不管上面有谁,都保不了他。”

  “这叫恶有恶报,”曲春花呸一声,“他要不是贪心,非要偷用小满妈的底稿,还自作聪明改个红色,又上蹿下跳去催布料,哪里会有今天这样的事。活该。”

  “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回怕真是泥菩萨过江了。咱们等着看热闹就是。”王孝敬道,“你回去跟你妈说,她这回呀,是因祸得福。我回来的时候,厂长还在念叨她的名字,等着吧,她高升肯定比我快。”

  周小满听得一喜:“干爹,你的意思是,我妈有可能要升职?”

  “沈铁军估计马上就会被撸,你妈当组长的希望很大。你让她这几天好好表现,估计不超过一个礼拜,事情就会有定论。”

  “诶,好。”

  出了王家,周小满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心情极好。

  “你就是高兴,也要注意点。如今可不是大肆庆祝的时候。”

  余安邦将自行车踩得飞快,声音顺着风飘到周小满耳边,有些失真。

  周小满撇撇嘴:“我知道,还用你来提醒我,真是。”

  说完了,又高兴起来。

  “虽然说组长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职务,可有机会往上走,还是好的。最起码,妈不用在流水线上,辛辛苦苦踩机器,手缝东西。以妈的精明,估计只会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当然,至于以后的下岗潮,以后再说。

  第183章 升职了

  王孝敬预料的不错,三天后,沈铁军被撤了组长的职务,调到另外一条生产线上去了。当然,是随便寻了个由头。

  至于谢主任,他的位置敏感,不好大动。不过,在朱厂长面前,彻底失了心。这辈子,不犯大错还好,一旦再犯错,估计就只能彻底坐冷板凳。

  王桂枝则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又是整个生产线学历最高的,当仁不让,被提拔为组长。

  纺织厂的工人私底下怎么想不好说,面上却都恭喜王桂枝,有那要巴结王桂枝的,甚至故意踩沈铁军和王娇。

  王桂枝只是付之一笑。

  回到家,周家的气氛就格外好了。

  王桂枝升职,要不是此时是特殊时期怕被人抓了把柄,周贵民恨不得去放几串大鞭炮庆祝一下。

  虽然不能放鞭炮,周贵民还是叫了两个女儿回来,在家里狠狠做了一顿好的。

  这个时候,去外头买肉就太扎眼了。周贵民大手一挥,干脆杀了家里一只老母鸡。

  王桂枝哭笑不得,拦着不让,说是留着下蛋,周贵明却道:“母鸡养着就是吃的,留着做什么。再说了,又不是没有下蛋的。”

  是以,这天中午,周家吃了一顿香喷喷的炖老母鸡。鱼虾,黄鳝,泥鳅都是现成的。满满一桌子荤菜,比过年还要丰盛。

  饭桌上,周奶奶照旧念叨:“我就说咱们小满是个福星,要不是她,桂枝怎么能去纺织厂上班,就更加不会当了领导。来,小满,这只鸡腿给你吃。”

  众人哭笑不得。

  周小丽如今嫁了人,张达强又万事顺着她,早就不把这样的小事放在心上,闻言只是打趣:“姐,你什么时候把你的福气分我一点,我也想弄个正式工人当当。”

  周小满将鸡腿夹到小宝碗里,朝王桂枝的方向抬了抬下巴:“现成的菩萨,你不求,求我做什么。”

  大家哄笑。

  周贵民则是道:“小满说的也有道理。桂枝,你留意一下,看你们厂里什么时候招工,到时候让咱家小丽也去。”

  “行啊。”

  一家人开开心心吃了一顿饭。

  回去之后,周小满忍不住感叹:“日子果然是越过越好。等以后,家里条件宽裕了,咱们就天天大鱼大肉,小宝想穿新衣服,咱就给他买。”

  “天天大鱼大肉?”余安邦好笑,“咱家就是有钱,那也没有票。”

  “再过个几年,说不定不要票了。想吃肉吃肉,想吃什么水果,就吃什么水果,衣服也是不要布票。”

  “又是你做梦梦到的?”余安邦突然道。

  周小满一噎,决定不理他。

  余安邦却不肯轻易放过她:“还有你说的,可能会要恢复高考,也是你梦到的?你的梦可真精彩呀,我怎么就梦不到。”

  周小满受不了他阴阳怪气的语气,直接怼道:“那是因为你脑子笨。国家肯定是越发展越好,城里的工人年纪大了,得退休,空出来的位置留给谁,当然是年轻人。年轻人怎么选拔出来,就是考大学。工农兵大学生怎么样,我们都知道。”

  “你连这些都知道?”余安邦这回是真吃惊了,他紧紧盯着周小满,“你快点跟我说,还有什么事情瞒着我,还有什么是我不知道的。一口气说完,要不然,早有一天我要被你吓死。”

  “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周小满懒得理他,“有这点时间琢磨,我还不如多去赚点钱。你儿子如今越来越能吃了。”

  小宝今年下半年读二年级,个子蹿得老高,跟随而来的,就是他惊人的食量。

  原先一顿两碗,现在一顿三碗,还想添饭。

  周小满怕他吃撑了睡不着,强行不许他吃。

  小家伙瘪着嘴,可怜得不行。

  “那怪谁,还不是你手艺好,顿顿换着花样给他吃。”余安邦表示不接这个锅,“别的孩子每天红锅菜。他倒好,泥鳅,黄鳝,鱼虾都吃腻了。只惦记那口肉。鸡舍里的鸡要不是等着下蛋,他都想抓一只杀了。”

  两口子斗着嘴,说着家里的烦琐事,日子就这么过着。

  时间过得很快,秋老虎的威力渐渐散退,白天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

  又到了秋收的时候。

  这回收晚稻,余安邦在家。周小满就轻松许多。

  男人在家,累活脏活都是他的。

  依旧是与余有粮家搭档。

  因为少了邓雨这个搅事的,整个过程,余家相当和谐。

  当然,生产队的吵吵闹闹不可避免。余有粮这个大队长到处救火。

  终于,花了十几天,生产队所有的谷子都收上来了。晾晒,车谷子,交粮,与双抢的时候一样,队上分工合作,很快就弄完了。

  虽然不用赶着插秧,可也没有闲着。

  稻田空出来,白河生产队用来种油菜。到了来年春天,收油菜籽榨油,也是队上的一大笔收入。

  忙忙碌碌,就到了十月中旬。

  天气慢慢转凉,周小满拿着钱到处跟人换布票。她家又要做衣服了。

  这回,沾了王桂枝的光。

  要了不少纺织厂剩下的边角料,给小宝做衣服是够了。

  等所有的事情忙完,队上的谷子也发下来了。

  按照工分,周小满家只分得了几十斤。这些谷子,要吃到下一次分粮,显然是不够的。

  余安邦就让白河生产队的人知道,什么叫财大气粗。

  他一口气买走了队上十几家有余粮的,足足买了三四百斤。

  要不是周小满说买多了没地方囤,他还要买更多。

  没办法,日子好过了,余安邦压根不想再吃红薯饭。他要吃白米饭,管够的那种。

  周小满骂余安邦是个不知足的。

  不过,她很快就打脸了。

  当余秀莲问她,要不要去买点棉籽炸油时,她一口就否决了。

  “棉籽油不好吃,炸出来黑乎乎的,炒出来的菜,也漆黑漆黑,一看就没食欲。咱们还是自己买肥肉来炼油。要不然,就买茶籽油。”

  余秀莲心痛:“猪油多奢侈,茶籽油也不便宜。棉籽便宜,到时候咱们出点加工钱,能省下不少。”

  队上的棉花,一般先送去除棉籽。棉籽留给人家,抵加工费。

  然后,不少人家家里没有油吃的,就会拿钱去跟人家买棉籽。买回来棉籽,再拿去炸油。

  不过,棉籽油味道大,而且炸出来的油卖相不好,炒出来的菜,就更加别说了。

  周小满在余大舅家吃过一回,就打死不肯再试。

  余秀莲有心想再劝她几句,可一想到自己的病,又咽了回去。

  她每个月吃药花那么多钱,还是别管媳妇怎么吃了吧。

  因为周小满的坚持,余家的伙食保住了。

  这天下午,全家出动,开始挖红薯。

  余家前面除了边角上种了两排玉米,其他地方全都是红薯。

  先把红薯藤连根拔起,放在一边,留着喂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