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媳妇是吃货_庭院深深【完结】(328)

  干塘的鱼大多是草鱼,清理干净后,基本上都会被做成腊鱼风干鱼。

  三个男人坐在院子里杀鱼,两个小屁孩在旁边围观。

  静静已经一岁半,懂的东西很多。

  指着水里的鱼就喊鱼粑粑。

  余闹闹小两个月,他就直接多了,上手就去抓。

  滑不溜秋的鱼到他手里,自然是抓不稳的,“嗖”一下,就在地上打挺乱跳。

  他也不怕,撅着小屁股又去抓。

  惹得张静静大哭。

  她害怕。

  周小丽又好气又好笑地把女儿牵到小板凳上坐下,安抚了好一阵,又塞给她一块鸡蛋糕,这才算是消停了。

  余闹闹看到姐姐哭,茫然了一阵,他不懂姐姐为什么哭。

  不过,他忘性大,一会儿又投入到抓鱼里头去了。

  “姐,闹闹的衣服都弄湿了,你赶紧把他带开。”周小丽见周小满稳稳当当坐着,忍不住提醒。

  “没事,我带了换的罩衣。等他玩够了再说。”

  “你可真是。”周小丽无语。

  周小满依旧与他爸说闲话。

  “没事儿,男孩子就要这么养。”周奶奶笑呵呵,“咱家闹闹玩一会儿就消停了,他可懂事了。”

  行吧,当她没说。

  周小丽无语望天。

  第409章 可怜的小宝

  这天中午,周家热热闹闹,吃了一顿团圆饭。

  饭桌上,周奶奶再次感叹。

  “可惜和平不在。要不然,咱们全家人都到齐了。”

  王桂枝就道:“妈,和平估计要过两天才回。他给我捎信回来,说是张家那边有点事要处理,弄完了就回来。”

  周小满就见周奶奶的脸拉得老长。

  “这孩子,这就成别人家的了。”

  周小满哭笑不得。

  “奶奶,娶媳妇是随随便便的事吗,还不得多花点功夫。”

  “对呀,”余安邦跟着帮腔,“当初我娶小满的时候,也三天两头往这边跑。”

  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年头,只要两家有订亲的意思,男方就会经常去女方干活。

  挑水挑粪浇菜是常事,一般遇上农忙的时节,还要帮着去收人家自留地里的红薯之类的。

  莫名的,周小满就想起了一个笑话。

  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忙活一年种出的大白菜,被猪给拱了。

  农民伯伯很生气。

  她家大哥么,白菜拱没拱着不好说,反正猪是已经丢了。

  饭后,一家人坐在桌上闲聊。

  余安邦就说起想建房子的事。

  周贵民第一个赞同。

  “你们家那房子,早就该建了。要我说,干脆新建。如今有几户人家建的都是红砖房,你们就一步到位,别省这个钱。要是钱实在不够,我支援一些。”

  “爸,不用了,咱们手里的钱建房还是够的。”余安邦笑,“就是建房得等开春之后,还有挺久。我师傅的意思是,先打口井。趁着如今雨水少,打井方便。而且咱们这段时间也在家,有人看着。”

  “行啊,要是要帮忙,只管开口。”周贵民道。

  张达强也道:“还有我,我在家,也有空。”

  事情就这么说定。

  余安邦回去之后,就开始准备打井的事。

  因为秋冬雨水季节少,打井一般都挑在这时候。

  这年头,打井可没有后世的设备。敲碎石,挑废土,全靠人力。秋冬渗水少,人工好操作。

  也不知道是不是如今光景越来越好,又加上是农闲时间,问了一圈,打井的手艺人竟然相当走俏。

  按理说,好多人家都是自己打井,毕竟可以省工钱。

  可打井实在是个力气活,如今余家的条件好了,余安邦又想赶在过年前把井打好,就打定主意请熟手。

  他没有办法,跑了好几趟他师傅家。

  尤钱经常在外面跑,认识的人也多,只能指望他了。

  终于,两天后,他给寻摸来一个手艺人。

  是隔了几十里大队的。

  余安邦一问人家才知道,如今确实不少人家在打井,就是他们生产队,也有好几户。人家都先给自家打。

  “你们隔壁马上就要打了,我一个兄弟说是明天开始。”打井的憨憨笑。

  余安邦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指着隔壁彭寡妇家。

  “他们家也要打井?”

  “是啊,昨天傍晚跟人家说好的。我那兄弟在我们大队是出了名的手艺好,速度又快。刚好闲下来,就被他们叫了过来。”

  周小满也听得诧异不已。

  白河生产队目前总共只有两口井。

  一口离他们家大概七八百米,还有一口就比较远了,要翻过一座山头。

  平时大家要喝井水,都得跑老远。

  他们两口子商量之后,觉得先打一口井,更方便余秀莲。

  只是没想到隔壁家也有打井的意思。

  不是她看不起人,这个年头能打井的人家,要么自己有闲,勤快。要么,手里有不少余钱。

  哪怕自己下井帮忙,请一个大工,也要几块钱一天。

  运气好的,出水快,七八米就够了,要是遇上那些打个七八米深的井还不见水的,可能要十几米。这样算上来,怎么着也要十天半个月。

  算起来,工钱也要大几十块了。

  不是说彭旺家从号子里出来整天游手好闲吗?

  今年他们家的工分肯定不高,年前最后一次的钱,也还没有分下来。哪里来钱。

  周小满这么想着,就见那边余安邦与打井人已经抱着工具出发了。

  他们的井要打在新房子那边。

  等位置选好,余安邦跟着手艺人一起开工了。

  此时正是农闲的时节,大伙窝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就出来看热闹。

  大人们在旁边瞎指挥,小孩子在周围跑来跑去,热闹得不行。

  就是小宝,也牵着弟弟余闹闹在旁边看热闹。

  前天他期末考试完了,考得还不错。周小满承诺他,等通知书下来,要是考班上第一名,就给他奖励两块钱。

  小家伙这两天心情特别好。就是屁股后面多了拖油瓶余闹闹也不烦。

  一上午的时间,一个大坑位置已经刨出来了。

  余安邦挑着废土去填小沟。

  新房子附近有一条小沟,刚好把它填平了,算是打地基。

  眼见坑越挖越深,余安邦虎起脸训斥在周围看热闹的人。

  大人小孩通通赶走。

  他怕他们不在的时候,有人在附近玩掉下去。

  周小满觉得他的考虑非常有道理,特意去了一趟余大舅家。

  这两天就会开大会分年底最后的钱粮,到时候,让余大舅在会上说一声安全的事。

  时间晃悠悠过着,井越打越深,年味也越来越浓。

  周小满开始准备年货。

  过年招待客人的瓜子花生糖果糕点什么的,早就买好了。

  依旧是杀了一头年猪,除了卖出去的,有些送的人,其余的全自己吃。不过,今年送了一大半去周家。

  他们家要准备办喜事。

  做腊肉,做风吹肉,跟往年惯例一样。

  周小满还要准备做丸子和扣肉。

  跟往年一样,两样一起弄。

  今年除了南瓜丸子,周小满还奢侈地做了芝麻团子。

  糯米磨成粉,加入白糖,加水,和成面团,用瓦勺子舀出一个小球,扔进油锅里。

  糯米球就很快会浮在油面上,慢慢的,变得金黄,也越来越大。

  周小满不急着捞起来,用锅铲轻轻地按住糯米球,让它炸空。

  等糯米球胀大到最大,用筷子戳一戳试一下,能按下去又弹回来,说明已经炸空了。

  用漏勺捞起来,放在早就准备好放了芝麻的盆里,滚上一圈,一个芝麻团子就好了。

  两个小时过去,满满一搪瓷盆的芝麻团子就出炉了。

  油香加上芝麻特有的香味,惹得两个孩子在厨房里直咽口水。

  余闹闹踮起脚,伸出小胖手,就要去够灶台上的搪瓷盆。

  周小满怕他人小,吃了容易上火,在他百般哭闹之下,只揪出来一小块,塞进他嘴里。

  q弹软糯香甜,余闹闹吃了还要。

  周小满没空哄他,就将人塞到小宝怀里,让他抱出去。

  余闹闹像身上有跳蚤咬似的,在小宝怀里拱来拱去。

  嘴里还喊救命。

  小宝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弟弟的德性,两只胳膊稳稳扣在他肋下,蛮横地将人带出了屋。

  余闹闹看不到妈妈,看不到芝麻团子,气得不行,眼睛瞪的铜锣大,腮帮子也鼓得高高的。

  “哥哥,坏,哥哥,坏蛋。”

  边说着,还边伸出一根小胖手指头,去戳小宝的胸口。

  小宝被小胖子逗乐了,就哄他道:“闹闹,吃不吃萝卜,甜甜的,可好吃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