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媳妇是吃货_庭院深深【完结】(618)

  两个能赚钱的子女都不理会家里,家里剩下那两个小的,都是花钱的主,就更加指望不上了。

  余卫国是个厚脸皮的,儿女指望不上,竟然心安理得啃起老来。

  气得余有粮在家里破口大骂,却拿这个大儿子没一点办法。

  最后,她就说动老伴去找余安邦。

  一开始,老伴是不愿意的。

  她就说,他们两个老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一蹬腿就走了,留下卫国可怎么办。

  老伴哎声叹气一晚上,到底还是去找余安邦帮忙。

  余安邦倒也没有一口拒绝,可人家给的活,可不是什么好活。

  去山上种树,浇水,施肥之类的。

  还是地里的活。

  按天算。

  干一天活,算一天钱。

  由尤钱监工。

  力气活也得干啊。余卫国如今也不算年轻了,又没有一技之长,出去外面开车,他们两个老的还怕他闯祸,就压着他上山干活了。

  日子勉强就这么过着。

  老二余卫民两口子那就好多了。

  自从没了拖拉机开,余卫民就跟着余安邦去城里开货车。两口子虽然不肯说每年有多少收入,可她们也算得到。

  家里几个孩子要读书,这就是大头。前年,还把房子重新翻修了。

  这几年,家里还买了不少大件。

  电风扇,自行车,电视机,缝纫机。听说,彭兰香还想再买一辆自行车,说是给孩子用。

  这是没赚到钱的样子吗?

  可每年交给他们二老的,也就是几百块。每回回来都要哭穷。

  这个儿子,被那个狐狸精教唆坏了。他们俩老是指望不上了。

  再说老三余卫红这个女儿,从小没少被她们偏疼,还读了个高中毕业,结果也是个靠不住的。

  前几年,因为她大哥的事,竟然跟娘家断了来往。

  也就是这两年,关系才慢慢缓和的,可每年也就过年过节有钱孝敬,多的,是没有的。

  听说她男人跟着余安邦一起搞砂场,要余安邦手里漏下来一些,才够他们两口子吃。

  哎,说来说去,她家三个,如今都要巴结着余安邦。

  余秀莲怎么就这么好命。

  以前他们母子两个,都是靠他们家吃饭的。她就是给余秀莲脸色看,她也只能受着。

  这才多久的时间,就彼此掉了个个。

  刘秋香越想越不是滋味,可看到周小满送过来的那一兜包装精美的吃的,心情又好了不少。

  听说是大城市来的好东西,她得好好收着了。

  出了门的周小满可不知道这些,她还没到家,又零零散散碰到几个同村的。

  大家纷纷向她打听,她家是不是来了什么有钱的亲戚。

  说她亲戚穿金戴银,用麻布袋装钱,各个都非常有钱,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周小满差点都信了。

  有更夸张的,问她,她娘家亲戚是不是在首都那边当大官,要不然怎么能开那么气派的车子,他们见都没见过。

  周小满哭笑不得。

  被恭维了一路,周小满才回了家。

  回家就跟余安邦开玩笑:“咱们如今算不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余安邦就道:“咱们家在村里不一直都是这样?大舅也就是给咱们再加了点光。”

  “是锦上添花吧。”周小满好笑。

  “差不多一个意思。”余安邦道,“你是没看到,昨天在外婆家那边,就有不少人在问。看咱们的眼神,就跟狼看到肉似的。”

  这比喻…

  周小满不知道说什么好。

  “对了,”她想起来一事,“明天我要回娘家一趟。陪我妈去镇上买点东西,你在家里看着三个孩子。”

  “啊?”余安邦一脸被雷劈了的表情。

  “就让你带一天孩子,你这什么态度。”周小满瞪他。

  余安邦忙补救道:“没有没有,我就是很惊讶。”

  带孩子其实也还好,就是费神。

  小宝不用说了,主要是余天天与余闹闹。

  两个小屁孩能把家掀了。

  周小满可不管这么多,就道:“外婆要去小舅舅那边一趟,小舅妈说要给她老人家做个全身检查。我妈会陪着过去。我得帮她准备东西。”

  “外婆要过去啊,”余安邦很惊讶,“是舅妈觉得她老人家身体不太好?”

  小舅妈是医生,这几天在这边,他们免不了问她一些头痛脚痛之类的毛病。

  “应该是这个意思。”周小满道,“顺道去那边玩一趟。”

  “那你去吧,早点回来。”余安邦没办法。

  “看着点他们,别让他们下河玩水。”

  “知道了。”

  第785章 黎定国辞职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周小满就回了娘家。

  母子二人直接去了镇上。

  先去采购了些日用品,又买了些本地的特产,王桂枝就说去百货大楼买衣服。

  周小满就道:“如今百货大楼里的衣服也就那样。我看,你就穿上回小丽给你做的那两身连衣裙,看着简单,穿上身还挺有气质。”

  “那两条行吗?”王桂枝有些不确定,“就怕咱们穿得太寒酸了,到时候给你小舅舅丢人。”

  毕竟,黄家那边的人都看着,他们可不是什么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

  “当然可以,挺大方的。”周小满笑,又道,“怎么不到你们厂里面拿?”

  纺织厂如今也对外开放卖衣服,王桂枝又是个小领导,要从厂里面买衣服,非常容易便捷。

  “别说我们厂了。”王桂枝叹气,“新上任的领导班子,非常固执,如今那款式,别说年轻人了,就是我这个上了年纪的,也不大喜欢。所以这几年,效益越来越差了。”

  王桂枝说的是实情。

  这几年,已经有国有企业改制的说法。只是还没到他们这小地方来。

  王桂枝他们纺织厂,跟时下大部分国营企业一样,依旧实行的是计划生产,员工生产积极性低下,管理混乱,经济效益差。许多已经严重到资不抵债。

  偏偏这几年许多票据都已经废除,国营企业的优势失去大半。经济发展迅速,许多私营企业,个体户萌生,就对国有企业的冲击更大。

  就说周和平兄妹的衣服生意,那真是做得红红火火,腰包也是鼓鼓的。

  跟他们一样的,还有不少个体户。

  曾经吃香的铁饭碗,如今面临的是什么,可想而知。

  “要不,妈你出来算了。”周小满就建议,“你有厂子里的管理经验,去给大哥帮帮忙也不错。他如今刚好缺一个搞管理的。”

  “还没到那份上。”王桂枝摇头,“到底是铁饭碗,以后养老也有保障。倒是你爸,一直跟着你们,我都担心给你们添负担。”

  周贵民是木匠,几年前,就进城帮余安邦一起搞建筑队。有木工活干木工活,没木工活,就负责管理。

  余安邦每个月给他发工资。

  工资自然是比普通工人多许多。比王桂枝一个端铁饭碗的月薪都高。

  “妈,你想多了。”周小满就笑道,“安邦早就说了,自从爸过去,他就轻松多了,也能腾开手来搞别的。爸拿的工资,都是他该得的。”

  王桂枝也就是提这么一嘴,自己的亲闺女,不计较这个。

  要是余安邦在,她肯定还要表表态。因为如今还没到下岗潮,王桂枝又不乐意,周小满就没有多说了。

  到时候便是真下岗了,再安排吧。

  长辈都是固执的,劝不了。

  母子两个又采购了些东西,这才回了家。

  三天后,是小舅舅返程的日子。

  周小满等人来送行。

  又各自准备了不少土特产。

  大家相互道别,说保重之类的话。

  小舅舅则将余安邦拉到了一边。

  “关于霍家留给小宝的东西,你们该要的,还是要拿。”

  余安邦一愣:“舅舅的意思是——”

  王厚朴点头:“下次霍光华再找你们,你们就答应了。具体的细节,等你过去那边,我跟你说。”

  余安邦点点头:“其实我也觉得不要白不要。不过是尊重小宝的意见。再有,就是怕有什么后续的麻烦。”

  “后续的麻烦吗,”王厚朴呵呵笑,“他霍光华打的什么算盘,我心里有数。放心,咱们只有占便宜的份。”

  那他就放心了。

  余安邦答应下来,决定回头跟小宝说说。

  送走小舅舅一行人,周小满就带着孩子回城了。

  余安邦事情多的很,她也要忙出版社的事。最重要的是,他们要等小宝的录取通知书。

  可录取书没等来,等来了个意料之外的人。

  “定国,你可许久没来了。”

  周小满端了一盘切好的西瓜摆在他面前招呼他吃。

  黎定国也不客气,顾不得擦满头的大汗,捡了片西瓜,就吭哧吭哧咬了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