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小宝的家底到底有多少,她门清。
“这个啊,”余安邦就笑了起来,“你别看东西买的多,其实非常便宜。就说妈那条丝巾,价钱只有咱们这边的十分之一。还有那些玩具,糖,比咱们这边便宜得多。”
周小满一拍脑门,也笑了。
她倒忘了这件事。
那边这些东西确实很便宜。
“不过,”余安邦继续道,“那小子这回的压岁钱全都花光了。还花了他妈给的钱。”
说完,怕周小满不高兴,解释道,“到底是亲母子,人家当妈的要拿钱给儿子,我也不好拦。”
周小满哭笑不得:“我是那么小心眼的人嘛。”
再说了,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你当然不小心眼,你最大气了。”余安邦立马给她送高帽子,“我就是觉得,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他说起这回在那边的事。
父子俩一过去,霍光华夫妻自然喜出望外。
霍光华忙不跌安排小宝去见律师。刘念思则是逮着空就带着小宝去外头逛。
吃的,穿的,用的,只要小宝多看一眼的东西,立马就会买下来,还不许拒绝。
小宝的三餐,更是亲自掌厨,每顿都将小宝撑得肚子圆溜才肯罢休。
“…那小子,刚去的时候,跟他妈还有些生疏,不过两天功夫,就能毫无障碍地喊妈了。不过,刘念思这个当妈的,确实对他无微不至。”
周小满边听边点头。
她很理解刘念思的心情。人家这是想把这十几年来亏欠小宝的东西,一股脑都补上。
“霍光华那边没出什么幺蛾子吧?”周小满顺口问。“他倒是想,也要他有那个本事。”余安邦撇撇嘴,不知想到什么,又笑了起来,“咱们过去,他高兴得不得了,那模样,像是中了奖似的。等着吧,以后有他哭的时候。在小舅舅手下,他别想占半点便宜。小舅舅那边的生意,是真做得挺大…”
这回过去那边,他算是开了眼界了。
跟小舅舅的生意比起来,他手里这点东西,压根就不够看的。
想起先前带着小舅舅参观他的产业,他现在还觉得臊的慌。
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这回过去,他先是安顿好了爷爷。
等到空闲的时间,他就跟着小舅舅去参观了他的工厂。
那边的工厂,技术含量非常高。都是进口的机械生产,流水线上的员工并不多。做出来的产品,质量也非常好。
人力物力降低,成本也就降下来了。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出手的价格很低廉,利润空间依旧那么大。
可以说,在那边的几天,他像是乡下人进城,眼睛怎么都不够用。
一连几天下来,他也就麻木了。
虽然差距摆在那,可他却也不自卑。
他隐隐有一种感觉,再给些时间,他们自家这边的经济,肯定也能赶上来。
“…小满,你放心,再给我点时间,咱们肯定也能跟那边一样好。”
余安邦郑重地道。
周小满点头。
后世,内陆的发展相当快,很多地方,是那边拍马不及的。
“对了,爷爷的病情怎么样了?”
余安邦就道:“我是手术结束后才回来的,手术挺成功的,就是还要在那边观察一段时间。奶奶她们都在那边陪着。”
有三个女人照顾着,倒是不担心。
周小满也就没管了。正要跟他说小宝的事,就见余安邦神神秘秘地从行李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
“看看吧。”
做工精致的红色小盒被递到跟前,周小满心里隐隐有了猜测。
她接过盒子,慢慢地打开,就见里头静静地躺着一根十分粗犷的金项链。
对,就是粗犷。
黄豆大小的金珠子串成一串,非常豪气。
“要不要试试?我帮你戴。”
余安邦不由分说从她手里拿过金项链,小心翼翼地挂在了她的脖子上。
冰凉的触感传来,周小满瞬间觉得自己的脖子似乎都沉了不少。
“这也太夸张了吧。”她对着镜子,左右打量了一会儿,就要取下来。
“戴着吧。你皮肤白,戴着很好看。”余安邦不答应。
周小满感动之余,只觉得压力山大。
这么一大串金链子,挂在脖子上真的好吗。
“你给妈买了没有,”她决定垂死挣扎一下,“要是没给妈买,我还是不带了。”
余安邦瞬间秒懂她的意思,就笑道:“也买了,不过是对金耳环,待会就给她送过去。还有尤叔那边,我也准备了礼物。”
好叭。
大男人难得有这么周到的一回。
自己先戴两天,到时候就说怕丢了,取下来就是。
毕竟,还是太招摇了些。
余安邦哪里知道她的弯弯绕绕,见她答应下来,马上就高兴了。
主动说起小宝的事。
“你那时候考大学,我就说要摆酒。你说怕吵到闹闹,就没摆成。这回不管你们说什么,我都要摆酒。我余家又出一个大学生,必须大办。”
“可以啊,你挑个日子。”周小满很爽快答应。
余安邦反倒有些不适应。
他还有一肚子理由等着呢,结果都没有说出口。
不过,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毕竟是孩子考大学,跟她那时候不一样。
“我想着,把亲戚朋友都请过来吃顿饭。还有小宝那里,看他要不要请他的同学朋友过来,一起热闹热闹。”
“行啊,回头就跟他说。”
结果,小宝非常反对。
他的理由都是现成的。
“妈妈考上省状元都没有摆酒,我摆什么酒,不摆。”
那时候的事,他还记得很清楚呢。
周小满就笑:“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如今条件可比以前好多了。”
“那我也不要摆酒。”小宝将头摇得像拨浪鼓,“成绩刚出来的时候,已经热闹过了。”
考大学虽然是件很光荣的事,可他不太喜欢这种以自己为中心的热闹。
尤其是亲戚们扎堆夸他,他脸皮薄,尴尬得不行。
周小满等人还要劝,小宝死活不答应。甚至说,非要办酒,他就回乡下。
一家人只好放弃了。
可亲戚们却是拦不住的。
大家约好时间,一起上门来了。
第797章 临行
虽然不摆酒,可亲戚上门,那饭还是要吃的。
又是热热闹闹两大桌。
大家都非常羡慕周小满两口子。
梅子甚至问周小满教孩子是不是有什么秘诀。
“我家喜儿算是听话的了,回来就写作业,平时让读书就读书,可那学习成绩,还是一言难尽。她马上就升三年级了,十以内的加减法都搞不清,也不知道像谁。”
喜儿就在隔壁桌,小姑娘脸皮薄,听到妈妈这么说她,顿时眼圈都红了,放下筷子就去抹泪。周和平看不下去,起身就将女儿拉过来哄,回头对自家媳妇道:“不知道像谁,当然是像爸妈。我读书的时候,就可以把老师气得跳脚。听说你读书的时候,成绩也稀烂吧。”
“我在教育孩子,你插什么嘴。”梅子有些不满,可到底人很多,也不好让周和平当众下不来台,只好收了话题。
周小满忙打圆场:“现在还小,慢慢教就是。我以前小时候读书也不行,就是突然有一天开窍了。”
她说的是自己上辈子。
周和平就忙附和:“是啊,是啊,不能着急,慢慢来。小满以前读书也不行,后面突然就厉害了。这不,还考了状元呢。说不定咱们家喜儿以后也有这么厉害。”
“那我做梦都要笑醒。”梅子撇撇嘴,不再说话。
周小丽也开始说自家孩子的成绩不行,不知道将来能不能考上大学。
话才说完,就被梅子与周小满联合笑怼了。
周小丽家静静,虽然成绩不是最拔尖的,可也算优秀了。起码比余闹闹好得不是一星半点。
大家笑笑闹闹说着孩子们的成绩,气氛极好。
这一天,自是热闹无比。
临走时,所有亲戚都给小宝拿红包。
这也是乡下的风俗习惯了。
谁家孩子出息,读好高中读好大学,亲戚朋友都会表示表示。
或是拿钱,或是帮着买衣服,学习用具之类的。
随后几天,得了消息的王桂枝两口子从乡下赶来了,也是为了看小宝,给拿了不少钱。顺带的,还捎带了王外婆的份。
说是通电话的时候,跟王外婆提了一嘴,老人家非常高兴,就让王桂枝先帮她给。
余安邦的朋友得了消息,也纷纷上门来表示祝贺。
朋友的红包,余安邦就不收了。说是心意到了就行。
即便如此,小宝的荷包也鼓起来了。余秀莲更是笑话他发了一笔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