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稳重的周老师,头一次觉得,拳头或许比讲道理更好用。
第83章 突变
这天晚上,周小满两口子没有回家。
因为余安邦一觉醒来,天都黑了。
王桂枝与周贵民两口子说什么都不肯让两人摸黑赶路。
好在周家房间多,周小满出嫁后,她的房间一直留着,两人的住宿不是问题。
晚上吃饭,就只剩下自家人了。周奶奶习惯性又劝周小满多吃,邱蝴蝶就忍不住了。
“说起来,咱们小满就是命好。别人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小满嫁了人之后,还能时不时住在娘家。还有奶奶,眼里也只有小满。这不知道的,还以为小满是咱家的长孙呢。您的重孙子,也不见您这么看重。”
周奶奶给周小满夹了一筷子凉拌西红柿,这才瞥了眼孙媳妇。
“我倒是想有重孙子疼,你生吗?”
邱蝴蝶一口饭噎在嗓子眼,差点被呛死。
她嫁进周家已经两年多了,至今依旧没有动静,这也是她在周家底气不足的原因。
可公公婆婆性情好,并没多苛责,她也就装傻,这还是她头一回被人当面指责说没有生孩子。
周奶奶活到这个岁数,哪里会看孙媳妇的脸色,继续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肚子里那点小九九。你们嘴里说关心我,眼珠子盯的,还不是我兜里那点钱。我现在把话放在这里,我就是偏心小满,我就是喜欢她,你们要怎么地?!”
场面一度尴尬。
周小满打着哈哈,笑着给周奶奶夹菜,算是活跃气氛。
周奶奶瞬间雨过天晴。
“我就说我们小满最孝顺。今天她给我带的那些东西,哎哟,我老婆子活这么大岁数,就没见过那么好的东西。我也是个有福气的。”
众人无奈,只能叹气。周奶奶儿孙众多,要什么好东西没有,周小满不过送了几尺布,她就当成了传世珍宝。
人比人,气死人。
这个插曲,除了当事人邱蝴蝶气得肝疼,其余人都没放在心上。
余安邦更是得意洋洋。
看看,这就是他媳妇,多么可人疼啊。
不过,他马上就笑不出来了。
周奶奶舍不得孙女,要周小满陪着一起睡。
周小满正想着怎么与余安邦分被窝,哪里会不答应,洗漱完之后,乐颠颠就跟去老人家房间了。
只留下余安邦哀怨地看着她。余安邦憋屈了一晚上,总算等到天亮,想着找个机会将生日礼物送出去,可他到底要失望了。
因为第二天天还没亮,周家的大门就被人拍响。
来人是白河生产队一个叫李爱国的男人。
他给余安邦两口子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你小姑家出大事了,队长让我来告诉你,叫你赶紧回去看看。”
余安邦两口子早饭都没吃,跟着人就往回走。
一路上连跑带走,平时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硬是被他们压缩到了五十来分钟。
他们先去的余有粮家。
余有粮带着两个儿子去了镇上,刘秋香则在家里看家。
看到余安邦,她三言两语就把事情说。
原来,出事的是余小姑余秀菊的儿子何援朝。
何援朝在一家鞋厂上班,平常负责开厂里的叉车,昨天下午,他连人带车翻了,当场就死了。
得知何援朝的死讯,何家就翻了天。
余秀菊是余家三姐妹中嫁的最好的。
她年轻的时候长得漂亮,又能唱能跳的。也是运气好,城里肉联厂招工,上头领导考虑到每年秋后的汇演,就特招了她。
她人长得漂亮,嘴巴又甜,很快就与同厂的何康平自由恋爱。
何家父母是双职工,自然看不上乡下来的余秀菊,可何康平就是非余秀菊不娶。
僵持了两年,眼看着何康平的年纪越来越大,却半点不松口,何家父母也就捏着鼻子认了这个媳妇。
余秀菊嫁进余家之后,似乎所有的好运气都用光了。足足守了两年,才生下长女何抗美。
何家父母当然没有好脸色,余秀菊夹紧尾巴做人,终于,又过了两年,才生了儿子何援朝。
何援朝生下来后,余秀菊终于能挺直腰杆做人。
何家爷爷那一代,何爷爷是唯一的男丁,到了何康平,何援朝,依旧是一支独传。
所以,何援朝在何家是什么地位,可想而知。
现在,何援朝遭遇不测,何家这一支,算是断了根。
“你大舅得了消息,一早就去镇上了,他们要从镇上搭车去县城。你的介绍信,你大舅也开好了,他跟我说,你要是在县城有门道,也跟着帮帮忙。”
刘秋香说着,已经将介绍信递给了余安邦。
余安邦不敢再多耽误,与周小满一道往家走。
“我回家拿两身衣服,家里的事情,就拜托你了。”余安邦神色凝重。
“你放心去就是,家里有我,”周小满道,“你身上的钱够不够,我那里还有七八十块钱,刚好还剩下不少粮票,你都带着去。手里有钱有票才不慌。”
余安邦点头。
他拉着周小满的手,认真地道:“小满,有你在,我就安心多了。妈那里,怕是还要你多费心。”
周小满叹气。
两人心情沉重地回了家。
余安邦的担忧不是多余的。
余秀莲正坐在堂屋里抹泪,小宝站在旁边手足无措,想要劝她,可自己的眼睛,也是红通通的。
“妈,你别哭了,事情已经发生了,哭也没用。我现在就去县城,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余安邦耐着性子劝她。
余秀莲却是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你小姑可怎么办,援朝是她唯一的儿子,这日子要没法过了。”
余安邦头痛,求助地看向周小满。
周小满暗自叹气,上前一步,蹲在余秀莲身旁,温声细语道:“妈,你要一直这样哭,安邦都没办法安心去县城。你也知道,安邦在县城朋友多,他走一趟,说不定还能给小姑家帮上忙。您这样,是给安邦拖后腿啊。”
余秀莲一听,顿时慌了,她胡乱抹着眼泪,慌慌张张道:“我…我不哭…我没哭了,我没事,安邦,你赶紧去县城一趟,你小姑的事,才是正事。”
话是这么说,眼泪还是流个不停。
余安邦也不能再耽搁,又嘱咐了余秀莲几句,收拾了东西,叮嘱小宝在家要听话,这才出了门。
周小满看着愁云惨淡的家,先拧了帕子,让余秀莲洗脸,这才去厨房做饭。
今天小宝还要上学呢。
第84章 悲愤
周小满在家里坐立不安,却半点不敢露出来。
家里一老一小都指望着她呢。
为了转移注意力,她索性钻进地里干活。
自留地的辣椒又挂满了,她提着黑胶桶,摘了满满一大桶。
又去把挂满的西红柿摘了。
为了不让余秀莲东想西想,她把人拉过来,做辣椒酱与番茄酱。
有事做,时间就过得快。
天黑的时候,辣椒酱与番茄酱做完了,余有粮也回来了。
周小满发现,余有粮眼眶下那对黑眼袋更深了,眼睛里甚至布满了血丝。
余秀莲却是顾不得给他端水,就问起情况来。
余有粮叹气。
“援朝已经运回了家,何家现在正乱着。安邦几兄弟留在何家帮忙,我回来还有点事情,交代好了,明天再过去。怕是还有的闹腾。这个时候,你们在家好好的,别添乱。”
余秀莲捂着嘴,又开始抹眼泪。
周小满却觉得奇怪。
既然人已经不在了,不是应该马上办丧事么。可余有粮话里,半句没提丧事。
周小满满心狐疑地听着余有粮安慰婆婆,却也没有插嘴多问。
等余有粮说完了要走,她找了个借口跟了上去。
见四周没有人,这才把自己的疑问说了。
余有粮脸上有显而易见的惊讶,随即又是叹气。
“援朝死在鞋厂,厂里现在还没有一个说法,肯定还不能办丧事。”
也就是,赔偿金没有谈妥。
周小满心领神会。
难怪余有粮会让余安邦也跟着去县城。还指望着他那不知道有没有的朋友。
“我知道了,大舅,”周小满道,“妈这里你不用担心,我会安抚好她。还有小宝,他其实挺听话的。”
余有粮疲惫地点点头:“辛苦你了。”
有了准确的消息,周小满心里就有底了。
她陪着小宝写完作业,又看着他洗漱好睡下,这才抱着被子去了婆婆屋里。
余秀莲披衣坐在床上,愣愣地看着煤油灯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发现周小满过来,她又有些不好意思。
自己明明是个长辈,还要媳妇来安慰,实在是没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