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媳妇是吃货_庭院深深【完结】(70)

  余安邦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不由失笑。

  他家在余家几兄弟里面,算是条件最差的,就是有事,也跟他们没关系。

  午饭,荤菜依旧是黄鳝,泥鳅,连鸡蛋都没有了。倒是青菜有不少。当然,周小满舍得放油,做出来的菜,色香味俱全。主食则是红薯饭。

  不是周小满小气,吃饭的人太多,顿顿白米饭,谁家也吃不消。

  吃饭的时候,周小满特意留心观察,发现镇上来的余小舅与余小舅妈,压根没有半点嫌弃之色。

  因为,他们的所有注意力,都在余秀菊身上。

  余小舅妈苏叶是典型的镇上人。保养得好,举止言谈也比一般女人优雅。劝起人来,就是周小满这个有两辈子阅历的人,也不得不佩服。

  明明只是吃饭,她能扯到养生,扯到人生感悟,扯到社会主义,拉拉杂杂一通,周小满叹为观止。

  一顿饭下来,周小满似乎有点明白余有仓当时为何一门心思要娶苏叶了。

  苏叶虽然不算漂亮,但自有一股气质。而且,她很有主见,说话做事很有条理,比起一般的农村女人,不知强上多少倍。

  再说句诛心的,等苏父苏母百年了,那苏家还不就是余有仓的。

  这婚事,半点不亏。

  吃了饭,余小舅夫妻依旧围着余秀菊说话,余小舅甚至去余有粮家,将何康平请了过来。

  就这样,余安邦家又是热热闹闹。男人女人们说话聊天,余安邦与周小满依旧要上工。

  忙活一天,又要做晚饭。好不容易将客人安顿好了,周小满与余安邦还要去放地笼子。

  这段日子,家里乱糟糟,队上又有不少事,他们已经几天没去放地笼子了。

  好在之前的黄鳝还有存货,现在新做的地笼子又多,运气好,放上一晚,也够送货的。

  就这样,余秀莲沉浸在兄弟姐妹情当中,余安邦两口子忙得四脚朝天。

  这天,余小舅的两个儿子上门了。

  余小舅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苏建设在公社当干部,没有时间回来。来的是二儿子苏建强与小儿子苏建军。

  两人带着各自的媳妇,都提着礼物来了。

  与他们的妈一样,给余有粮余秀莲也带了礼物。不过,都是些面子情,重头在小姑余秀菊。

  这下子,别说周小满,就是余秀莲这个不太想事的也开始嘀咕。

  “二哥家肯定有事求小妹,啧啧,这么多年,怕是头一回吧,脸皮也真够厚的。”

  周小满忍俊不禁。

  连余秀莲都发现了,估计,当事人也心里有底了。

  可她仔细观察余小姑夫妻,在两人身上,并没有发现端倪。

  倒是余有粮家也有了动静。

  向来抠门的刘秋香不仅送了鸡蛋过来添菜,就是舍不得拿出来的罐头,也送给了余秀菊,说是给她补身子。这都不算什么。

  一直在隔壁队上上工的余大姑,也抽空回来了。

  当然,跟着的,也有儿子媳妇。空手是不可能的。不过,余大姑家显然就厚道多了,最起码,礼物的轻重,不是很明显。

  不过两天功夫,周小满就几乎见齐了余安邦的亲戚。

  农村里,做什么都图个热闹。

  余秀莲家难得有这么多客人,她自是乐得走路都轻快了。

  只可怜了周小满。

  人多,嘴就多。

  吃饭成了眼下最大的问题。

  她不得不支使余安邦拿了钱去换票,买各类荤菜,米面回来。

  花了钱是其次,主要是累得慌。

  每天伺候二十几个人吃饭,不说做满汉全席,就是简单的几荤几素,也够呛。

  余安邦自然是心疼不已。可总不能开口赶客,只好跟着忙前忙后。

  这模样落在余家亲戚眼中,就都感叹周小满好命。

  这个年代,能心疼媳妇的男人,实在不多。

  周小满被恭维的多了,也懒得理会了。

  不过,说实在的,余安邦这个做丈夫的,目前看起来,还是相当不错的。

  就这样过了两天,余家的客人只见多,不见少。

  就在周小满担忧自家要被吃垮,自己要累死的时候,余家发生了一件事,这样吃大锅饭,像过年一般的气氛,终于被打断了。

  那天下午,周小满正在切从菜地里刚摘的苦瓜。

  她打算做苦瓜皮,给小宝当零嘴。

  正与余秀莲姐妹说苦瓜皮怎么做,就听到堂屋里传来一阵争吵。

  起先大家都没留意,最后摔了东西,这才惊得众人往堂屋跑。

  第89章 原来是巴结人

  堂屋里。

  余小舅的儿子苏建军正与余大姑的儿子孙自强打架。

  孙自强个头没有苏建军高,被他按在了地上。孙自强也不是个吃素的,虽然没打过人家,口水也当成了武器。

  一旁,孙自强的弟弟孙互助则去拉苏建军的哥哥苏建强,显然,都防着拉偏架。

  四个男人拉拉扯扯,周围还有各自的媳妇兄弟帮着劝架,堂屋里乱成一团。

  两人周围,瓷茶杯摔坏了两个,还带着热气的茶水,被踩得到处都是。

  周小满等人进来,看到的就是这副场面。

  余小舅妈与余大姑忙去拉架。

  长辈出面了,局势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两人都被各自的亲妈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周小满冷眼旁观,总算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说起来,也只是小事。

  孙自强口无遮拦,不知怎么的,就说起苏建军应该姓余,而不是姓苏。

  既然姓了苏,又不太与余家人来往,就不应该在有好处时,惦记着余家。

  两人都是年轻小伙,平日里来往就不多,自然没有什么情分可言,两句话不对付,就打了起来。

  孙家与苏家都有人在余安邦家做客,哪里能坐视自家人被欺负。

  说是拉架,也是你骂一句,我回一嘴,火气上来了,也跟着出拳踢腿。

  不过一会儿功夫,两家人就打成了一团。

  动静闹大了,长辈们才惊动了。

  按理说,亲戚间起摩擦,撕破脸皮,在乡下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周小满却对他们口中的好处颇为好奇。

  要是她没猜错,肯定与余小姑有干系。

  这么想的人,还有余秀莲。

  她将客人都送走了,这才审问余安邦。

  “安安,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这两天,你大姑大舅小舅都往咱家跑,当然不是冲着我的面子来的,快说是怎么回事。”

  周小满也盯着余安邦。

  余安邦耸耸肩,有些无奈。

  “当然是为了小姑来的。我隐约能猜到是怎么回事,但是现在还没有确定,不敢乱说。不过,跟咱家也没有关系。咱家不占任何人的便宜,他们要闹就闹去。妈,你别管。”

  余秀莲得了这么个答案,当然是不满意,再三追问余安邦。

  可余安邦就像是锯嘴的葫芦,说什么也不肯多说。余秀莲没有办法,只好丢开手。

  周小满自然也是好奇得不行,但是,她也没有多追问。

  只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到底忍不住,多问了一嘴。

  余安邦嘿嘿直笑,压根不用周小满逼问,飞快地就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

  余秀莲要是在此,肯定会认同那句话,儿子都是给媳妇养的。

  “还是援朝那个鞋厂。我不是跟人家鞋厂的领导见过面了么,事情定性为工伤,原本是要赔一大笔抚恤金。但是人家鞋厂说了,财务没那么多现钱,刚好鞋厂有个位置空出来,估计会招工。”

  也就是说,余小姑手里如今握着一个铁饭碗的缺。

  余小姑生了一儿一女。

  女儿何抗美早就嫁了人,夫妻俩都是吃商品粮的。

  这个空缺,他们就用不上。

  至于何家的其他亲戚,据说何父何母当年与本家的亲戚关系不大好,早就不来往了。而何康平,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妹妹,远嫁去了外县。

  算起来,这个招工机会,就真要落在余家了。

  “难怪你小舅家这么多年不来往,突然就跑了回来。消息倒是灵通。”周小满感叹。余安邦撇撇嘴:“我小舅跟小舅妈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别看他们两口子都是双职工,以前家里也有关系。可苏家两老都退了下来。人走茶凉,面子就不够用了。”

  “老大苏建设出生早,运气也好,两个老的使得上劲,就在公社当干部。老二苏建强因为岳家的关系,也吃商品粮。老三如今还没有着落呢,你看看咱们小舅妈,那么精明的人,能不为老幺打算?!”

  周小满点头,算是对这些日子的事有了解释。

  “你早就知道,怎么不说,害我跟妈猜了好久。”

  想清楚关系,周小满不免也有些怨言。

  他们天天上门巴结人,倒是累坏了她们两口子。今天因为打架,还摔坏了她家两个瓷杯。那都是要花钱的东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