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媳妇是吃货_庭院深深【完结】(95)

  “小满,这可怎么得了,队上都在传,卫红与你娘家生产队的那个徐达乱搞男女关系。”

  周小满眉心一跳,顿觉大事不妙。

  “到底是怎么回事,妈你慢慢说。”

  余秀莲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才说起事情始末。

  原来,今天一大早,余卫红就跑到向阳小学去找徐达。

  两人拉拉扯扯,余卫红甚至众目睽睽之下,抱住了徐达,还说什么辜负不辜负的话。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她甚至准备了土农药,差点就喝药死了。

  “…杨三媳妇今天早上去学校给儿子送东西,看了个真真切切。回来就把事情说了,你大舅他们听了,已经赶过去了。”

  周小满默然。

  余卫红是真疯了。

  明明她只要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再在她爸妈面前好好认个错,重新找个好婆家,也就水过无痕了。

  她非要吊死在徐达这棵歪脖子树上。

  从她带着土农药去找人家来看,余卫红应该是存了死志。

  哎,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

  她这么一闹腾,余家彻底出名了。

  周小满预料得不错,等消息传开,整个生产队都沸腾了。

  就是她们婆媳出门,也会被队上的社员们说三道四。

  有那不厚道的,还要说余卫红怎么就没吃农药死了算了,丢人丢到了隔壁生产队去了。

  为这事,余秀莲饭都吃不下。

  周小满看得不由担心,劝了又劝,后者才勉强喝几口粥。

  小宝当天回来,也是一脸惊吓。

  “卫红姑姑像是疯了,抱着徐老师又哭又笑,最后还要喝农药,幸好校长来得快,要不然就没命了。”

  周小满摸着小宝的头,好半晌才说道:“小宝,你要记得,之后不管遇上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寻死,活着多好啊。熬过去,你就会发现,真没什么大不了的。”

  小宝听得似懂非懂,睁大了眼睛,连连点头:“小宝不想死,咱家还有好多好吃的,我要死了,就便宜了别人。”

  周小满失笑。

  …

  不管流言怎么传,日子总要过。

  这天下午,周小满收拾好家里,就回了娘家。

  她要回娘家拿给干娘儿子准备的衣服。

  衣服早就做出来了,周小满看到成品,爱不释手。

  “妈,你的手艺真好,这就是我想要的款式,太好看了。”

  这是一套后世常见的海军服。

  天蓝色的大宽领,条纹的小领带,裤子是配套的灰色的确良,相当洋气。

  的确良面料挺阔,经脏耐磨,穿在身上轻便。

  当然,夏天穿有一点不好,就是不透气。

  原本,周小满是打算用纯棉布料做这套衣服,王桂枝听说她是送礼,当即就否定了,非要用的确良,说的确良才拿得出手。

  好在,做出来的成品相当完美。

  “妈,我觉得,就你这手艺,怕是比纺织厂的工人强百倍。”

  这倒不是恭维的话,做中规中矩的衣服并不难,但是要能做出新颖的款式,那却不简单。

  周小满之前也与余秀莲说过大致样子,人家死活就是做不出来。

  可换了王桂枝,人家就做得像模像样,而且,还能在她要求的款式上,灵活变通。

  就比如,下面的裤子,她配了两个小兜兜,能放点小玩意儿。看起来还服帖。

  “你说好就行,”王桂枝笑,“我也是头一回做这样的款式,没想到,做出来还挺好看。你家里还有布没,我再给小宝做两套。”

  “有有有,家里如今最不缺的,就是布,”周小满笑,“不过,我们自己穿,就用棉布做,我习惯穿棉布。”

  王桂枝随她,只说:“那你早点送布料过来。”

  “行,妈。我也不能让你白做衣服,一套给两块钱,怎么样。起码还要用线。”

  缝纫机是自家的,她就不说了。

  “行啊,以后你们有衣服,都可以拿到我这来做,出工钱就行。”王桂枝也不推辞。

  她知道女儿家如今条件还行,不缺这几块钱。再说了,为给女儿做衣服,媳妇没少嘀咕,也堵了她的嘴。

  周小满笑着应下,母子俩开始闲聊。

  话题就转到了前几天向阳小学发生的大事。

  王桂枝就感叹:“你这个小姑子,真是把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我要是你大舅妈,非要气得吐血不可。太可惜了。”

  说着,还意味深长地看了周小满一眼。

  第122章 徐达也蹦跶不了了

  周小满哪里不知道王桂枝这眼神是什么意思。

  人家这是联想到了她。

  周小满也感叹。

  当初,要不是王桂枝夫妇快刀斩乱麻,直接断了原身的遐思,再加上周小满本性不算坏,只怕,如今倒霉的,就是周小满。

  人的际遇,真不好说。

  “那个徐达,也没落得好下场,他已经被向阳小学开除了。学校的老师都不愿意跟他说话,有家长跟校长反映,不乐意把孩子交给这样的人。”一直没吭声的周小丽突然道。周小满偏头,好奇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就今天早上,”周小丽剥着豆子,“徐达前几天都没怎么敢出门,今天一早,校长就通知他不用去学校了。我听说,为了赶他出学校,你大舅也使了不少力气。活该。”

  “你怎么知道?”周小满挑眉。

  “我,我怎么不知道,”周小丽脸一红,“当然是听别人说的,又不是什么秘密。”

  “别人是谁,怎么没告诉我?”王桂枝也追问。

  “那,那我怎么知道。”周小丽的脸更红了。

  周小满与王桂枝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有情况。

  “你老实说,是不是那个姓张的知青告诉你的,上回给你送信,让我小心的那个?”周小满紧追不舍。

  周小丽被两人四只眼睛盯着,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就是他,他跟我说的。而且,因为学校少了一个老师,陈校长让他暂时去代课。”

  “他叫什么名字,家是哪里的,家里还有些什么人,人品性怎么样?”王桂枝坐直了身子,“他为什么把这些告诉你?”

  周小丽一窘,跺了跺脚,豆子也不剥了:“就是咱们生产队的知青,你自己不会去问。”

  说完,直接跑了。

  “妈,这个姓张的知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咱们要不要去打听打听。看小丽这样子,约摸是看对眼了,别到时候事到眼前,咱们什么都不知道。”

  “你以为小丽是你,”王桂枝横了她一眼,“不过,还是得去打听清楚。我只知道,这个张知青平时不大说话,队上的女人们笑他,他也不吭声。之前还有人说他是哑巴,没想到,他竟然会主动与小丽说话,真是怪事了。回头,我跟你爸说说,让去他去打听打听人家是什么情况。”

  周小满听王桂枝这意思,知道她妈没有因为人家是知青,就一杆子打翻,也就放了心。

  母子俩又说了一阵闲话,就一起去厨房做饭了。

  …

  这天早上,周小满要去送黄鳝,顺道把回给余安邦的信去邮局寄了,还要去一趟干娘家送衣服。

  到了国营饭店,她与谈爱国像往常一样把黄鳝过秤称了,当面点好钱,就拿出十罐番茄酱。

  “这是谈叔要的,我都带过来了。最好尽快吃,如今天气热。要是可以,最好用井水镇着。”

  谈爱国笑呵呵地接过:“还好你送过来了,我还怕你家不够。我小姨子家几个孩子嚷嚷着要吃,再不带回去,我都交不了差。这是十块钱,你拿着。”

  周小满忙道:“哪里好意思要钱,是自家做的,放了点白糖,也不算什么。”

  谈爱国却是不肯:“我既然托人带话让你带过来,就不能让你吃亏,拿着吧。你不是还要给你婆婆买药,大家都不容易。”

  周小满又推辞了一阵,见他坚持,只收了五块钱,多余的,一分都不肯要。

  谈爱国也不再坚持,笑道:“如今天气热,乡下的青蛙多,你捉黄鳝的时候,顺道弄点,价钱比黄鳝更好。”

  周小满笑着点头应下,心下想的却是,黄鳝好弄,青蛙怎么弄啊。

  而且,她从不吃青蛙。

  倒不是别的,她曾经听人说,青蛙皮里有不少寄生虫。

  哎,算了,算了,这个年代,还讲究这些做什么,先把自己的肚子填饱吧。

  至于益虫不益虫的,嗐,在生计面前,乡下人真顾不过来。

  送了黄鳝,她把桶子寄在国营饭店,就去了邮局。

  上回余安邦写信回来,再三交代她要赶紧回信,连邮票都准备好了。

  周小满拖了几天,想写的话都写上去,这才趁着今天把信寄走。

  她才走到邮局门口,迎面就与徐达对上。

  徐达从邮局出来,手里抱着一个箱子,脸上还带着淡淡的笑,看到周小满时,脸上的笑意顿时没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甜宠文